灾区民众:过渡房不理想

2008年07月03日四川地震
四川大地震使一千多万群众无家可归,目前灾区正在安装活动板房作为过渡房,民众普遍反映板房的空间太小,卫生和生活条件很差,也不符合农民的需求,农民希望直接得到二万块的补助,修建永久房。

记者:当局虽然公布对灾区自建过渡房的农户,给予2000元的补贴,建永久性住房2万元的财政补贴。彭州维权人士陈云飞表示,是板房不符合农民的需求,比较适合于城镇,农民希望直接得到二万块的补助。

陈云飞:要求大家住那个集体的平房,老百姓都很多不愿意,如果一但住进去之后就会爆发很多矛盾,农村他都要搞那个副业,那么他的牛啊羊啊鸡啊,关在那儿呢?如果不让他搞副业,农家肥钱谁出啊,减少他的收入。

有民众也反映,规定二十平米的小屋住一家五口人太拥挤了,灾区学生也表示,板房的空间很小,夏天在里面上课很拥挤很热,下大雨就得停课。

学生:我是都江堰中学的,我们学校的旧校区,现不能够学习,学校就是搭的板房,我们在里面学习,我们在学校里面几十个人在一起就很热,没有很好的条件。

一位灾区志愿者表示,目前灾区的生活和卫生条件很差,公共设施和日常用品很缺。

灾区志愿者:大部份的家当都没了嘛,甚么扫把拖把毛巾日常用品,他们都比较缺的,这样导致他们的卫生生活条件比较差,我去一个学校是没有扫把,也没有拖把,连洗手的地方都没有,可想而知他的卫生条件,临时建置嘛,所以都很简陋嘛。

据报导,过渡安置住房使用三年,每套建筑面积在15至22平方米,每50套住房要配建一个供水点、一公共卫生间、一个垃圾收集点,每5至10套住房配建一处公用厨房,截至6月30号,灾区农民自建板房已达869664套,省外援建板房352568套。

新唐人记者 李馨 陆芳 熊斌采访报导。


灾区农民心里的话

文/陈云飞

6月26日,我第九次和朋友一道深入重灾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救灾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想找一灾区希望国小和农村村民,了解目前他们迫切需要的救灾物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我们志愿者再根据灾民的需要做对口援助。我们将我们带的部分药品送给需要的灾民。

上午八点从成都出发,我们途径彭州石化+炼油厂基地。在这里我们见到离该基地二公里(比基地离震中心更远二公里)的龙丰二国小校舍震塌的震塌、危房。附近农民的房屋百分九十九 倒塌的倒塌,危房的危房。更可笑正准备上的石化基地项目的办公大楼的附楼也被震成危楼。 十点我们来到重灾区彭州市磁峰庙坪村。

来到这里,我们遇到一老农(听他说,他以前还是这村里干部,现已退职)。我们将我们想法跟他一说,他马上就滔滔不绝说出他的想法,而且还希望对我们的温总理说。他说︰中央给我们修三年过渡平板房出发点是好的。可惜他们让援助单位牵着鼻子干。 没有真正了解我们农村灾后需要怎合理的建设家园。就说这小平房,在我们村民住进后就可能暴发很多矛盾。在这些矛盾出现后,就有可能大家主动搬出小平房,国家又可能造成近300亿的损失。要这样,还不如把这为每家庭花近二万修建小平房的款项补助给每户家庭。这他们更能有效渡过三年过渡期。

这小平房给我们带来的困惑具体是︰
1.我们都农村,我们都有农田,几乎每户早中晚要在小平房与农田间,来回跑4公里到20公里。你说我们累不累。
2.农村每家每户都希望搞点副业,主要以养殖为主,这小平房建了,我们怎么养?如在老宅地养,谁来保证安全?
3.没有了副业的农家肥,我们每年种田地所需的费料,要多增加几百到一千元化肥。
4.到粮食收割季节,我们粮食又在那里晒干?晒干后又堆放在那里?我们一般五口近三代人只有近二十平米的小平房。
5.我们每户五人近三代,大小男女人在二十平米的小屋里怎么住三年?
6.十户人共用一厨房、餐具,在煮饭时间每户至少得花四十分钟,谁先谁后? 饭做了餐具的卫生、安全又谁来保证?我们可是连选票都不会用、老实巴交的农民啊﹗
7.平时大家分散,同家族的家庭之间就时不时打架斗嘴,这突然集中,摩擦还会少吗?
8.公共卫生很难解决,这可不像部队、学校。这吃喝拉撒都是老少男女。突然的传染病更是防疫艰难。9...总理﹗你说我们会高兴住这小平房吗? 这小平房每平方花了近1000元的血汗钱啊。你不心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