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频繁 防灾刻不容缓

2010年08月22日大陆
【新唐人2010年8月22日讯】(中央社台北22日电)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说,从前期气象灾害特点看,今年中国天气极端异常,气象灾害防御刻不容缓。

矫梅燕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入汛以来,气象灾害的异常性、突发性、局地性十分突出,极端气象事件多发重发,灾害分布广,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

华南、江南地区入汛以来连遭14轮暴雨袭击;7月,北方地区连遭5轮暴雨袭击,渭河、辽河、第二松花江出现严重汛情;北方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南方多地高温持续超历史同期;特别是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了1949年以来最严重的特大山洪土石流灾害。这都充分表明当前中国天气气候的异常性。

矫梅燕指出,每个极端天气事件有其独特的原因。比如,舟曲特大山洪土石流灾害起因之一就是,高空冷空气东移南下,低层切变线产生的中尺度强对流暴雨云团造成的短时局地强降雨。再如,南方大范围持续高温的主要原因就是,近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一直控制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矫梅燕说,造成天气气候异常的原因很复杂,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大气环流的异常,也不能忽视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气中能量分布也发生了变化,海洋和大气循环、大气中温度场分布出现了紊乱,使得天气气候变化规律被打乱,极端天气变得越来越频繁。

目前中国的天气预测预报能力达到什么程度?矫梅燕说,近年来中国天气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预报精细程度可以细到部分乡镇,干旱的长中期预报和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及短时临近(1-3小时)的预报能力也明显提高,目前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可以做到实时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

但矫梅燕也表示,中国天气气候条件很复杂,就现有技术能力和水准,天气预报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毕竟大气系统很复杂,人们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也有限,要很准确地预报每一场天气过程,特别是具体到某个地点、某个时刻降多少雨的预报,还是很难做到。

矫梅燕强调,要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的效益,气象部门必须努力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准。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就必须建立能覆盖城乡的、多元化的实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率。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