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植荣:中国人为何压力大 没幸福感

2010年12月24日评论
【新唐人2010年12月24日讯】中国人压力大,欧美国家的人生活很从容,其主要原因是,中国这些年来福利制度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百姓为生老病死等基本人权尊严开支所占收入比例增大。国外的福利制度比较健全,穷人可以享受很多福利。

法国共有400多种福利,政府每年从税收中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各种福利补贴,孩子从母亲受孕后的第五个月起,一直到他长大成人直至死亡,可享受这400多种福利中的各种项目。法国的福利全民享有,无论公务员还是工人、农民,前提是你的收入低,收入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就不能享受这些福利。

如一位在美国加州的华人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失业,可他一点也不感到恐慌,因为他可以领一年的失业金,然后再申请政府的救济金,救济金每月1600美元,折合人民币10000元左右,房贷供不起,不要紧,也由政府无偿补助,小日子照样过得很滋润。

我再举个我身边的例子。我有个在美国定居的朋友,在美国属于中上收入阶层,去年,父亲在国内检查出癌症来,她了解了一下国内的医疗情况,其中一种抑制癌细胞扩散的药是12000元/支,这属于自费药,她父亲在国内治疗癌症她这个美国中产也承受不起。于是,她就把父亲接到美国治疗,手术费就花了50多万美元,然后是每两个星期一次化疗,还有每个月的口服药10000多美元,每六个星期一次的全身磁共振扫描,这样下来,一年的医药费估计高达100万美元。我想看看医疗帐单,她说没有保留这些帐单,因为不需要她支付一分钱,所有费用美国政府买单,连住院的伙食费都由政府出。美国的医疗制度是,对任何有生命危险的疾病,不管有钱没钱,先看病,后买单。你有钱,那你就自己掏腰包或由保险公司支付;你是穷人,买不起保险,就由政府买单。生命权属于最基本的人权,命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其他的人权?

所以,由于国外的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同步发展,这就解除了许多工薪族的后顾之忧,不管是白领还是蓝领,生活就不会感觉有多大的压力。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反应在居民身上就是“同步增长”,或者说是“包容性增长”。中国政府每年忽悠GDP增长9%、10%,可百姓却没感到自己的生活有这么大的改善,百姓不仅要问:增长的GDP都跑哪里去了?

中国2009年的人均GDP世界排名第99位,可最低工资却排在第158位,最低工资标准显然与经济发展不相称,人民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可他们却没有因此受益。世界最低工资平均是人均GDP的58%,中国最低工资只是人均GDP的25%,不及世界平均水准的一半。

联合国把日生活支出 1.25美元划为赤贫线,2 美元划为贫困线。中国每个劳动者赡养的人口数为1.72个,普通劳动者家庭的人均最大生活支出为4698元,也就是平均每天12.87元,按2007年底的汇率合1.73美元,也就是说,中国90%的人生活在联合国规定的贫困线以下。我们的食品类生活消费也占收入的很大比重。欧美人挣100元只拿出5元购买食品,我们挣100元要拿出40元购买食品。如果还在温饱线上挣扎,那能有幸福感吗?

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准和生活品质,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不是GDP,而是公民的钱袋子,要看GDP是跑到权贵那里去了、被贪官带到了国外,还是跑到公民的腰包里去了、用在国内消费。中国平均每个外逃贪官卷走一个亿!世界许多国家都为公民分红,因为国有资产盈利是全体人民的,要把盈利分给全体人民,中国百姓什么时候得到过国家的分红?

我最后要强调的是,幸福感来自于公平。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一个社会再富裕,如果收入分配不公,少数人幸福了,多数人则失去了做人的尊严,财富分配失衡了的社会就会动荡不安。社会是个共生体,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穷人,那它也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在欧美国家,人们对开豪车招摇过市是嗤之以鼻的,人们追求的是平等,不但是政治权利上的平等,也是经济权利上的平等。正因为如此,欧美国家规定公务员工资不得超过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

一些官员为给自己加薪找藉口,谎称外国公务员工资如何之高,并提出“高薪养廉”的混帐逻辑,使很多中国人误认为国外白领属于高收入阶层。其实不然,国外的白领收入和蓝领没什么显着差别,甚至低于一些劳动强度大的蓝领,如瑞典公务员工资不如建筑工人的工资高,新加坡公务员工资不如筑路工的工资高。

央视采访美国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时,发现这位部长的邻居竟是水管工和超市营业员,他们住一样的别墅,上下班互相亲热地打招呼。我想,美国水管工和超市营业员过的就是体面生活。

摘自——《搜狐论坛》--《制度优劣决定生活品质》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