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2月21日讯】今年奥斯卡摘冠呼声最高的《王者之声》(The King's Speech),是一部根据真实历史题材改编的励志片。以典雅洗练的风格、平实深刻的细节、舒缓从容的节奏,讲述英王乔治六世在治疗师莱诺的帮助下努力克服口吃,最终在二战时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讲的故事。
亦师亦友的挚交
乔治六世是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继位前人称艾伯特王子。与风流倜傥的哥哥爱德华截然相反,艾伯特十分害羞自卑,受尽口吃痼疾的困扰。那种如鲠在喉的滞涩痛苦,结结巴巴的尴尬耻辱,每一次演讲都是一场灾难。妻子伊丽莎白请了无数名医专家,用尽种种治疗方法,均告无效。
偶然的,伊丽莎白找到了籍籍无名、自学成才的语言治疗师莱诺•罗格。莱诺刻着沧桑纹路的脸,宽和幽默的笑颜,老派绅士风度。初次相见,那洞悉世事、明察秋毫的慧眼,就把艾伯特敏感矜持、焦灼暴躁的性格了然于心。
莱诺温和且坚决的禁止艾伯特吸烟,来到诊室,必须是他的患者。平民出身的他,可不是卑躬屈膝的奴才,不卑不亢,宠辱不惊,淡定明澈。他学养深厚,有着无比的耐心和与众不同的奇特方法,还时不时的搞笑逗趣一番。
“你很古怪。”莱诺把艾伯特的观感当作赞美。艾伯特发现自己听音乐时朗读莎翁竟然很流利,就开始配合治疗。
父王乔治五世驾崩,兄长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艾伯特不情愿地被推上了国王的位置,成为了乔治六世。
公开演讲是国王生活的一部份,无法逃避。国王硬着头皮苦练。莱诺故意坐在国王加冕的宝座上,激怒他,唤醒他君王的轩昂气概和潜在力量。在莱诺面前,国王还原为真实的普通人,敞开心扉,倾诉苦恼,发泄叫骂,释放压力,袒露深层的创伤、孤独和恐惧。将近六十的莱诺比乔治年长近二十岁,脸上掠过一阵悲悯,那是很深的理解和怜惜,还有种父性的关怀……亦师亦友,治疗师与国王成了难得的心灵挚交。
经过艰辛的矫正训练,乔治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最重要的时刻来临,在直播室里,莱诺鼓励乔治放下包袱,“甚么也别想,就当只对我讲,对一个朋友演讲。”他像乐队指挥一样,以柔缓的手势引导着国王声调的抑扬顿挫。吐字清晰,语速缓慢,声音诚恳又坚定。克服自身缺陷,展现王者风范。国王的宣战演说成功了!激励了战火中的军民,感动了无数听众。
国王再次向站在后边、默默守护的莱诺投去感激的目光,莱诺微微颔首,神色沉稳又深邃。国王携妻女走上阳台,向皇宫外鼓掌、喝采的民众挥手致意。
乔治六世本人是长脸,五官优雅,眼神清澈。方脸、仪表堂堂的柯林•佛斯演活了国王多层次丰富的内心。杰佛瑞•罗许曾在《伊莉莎白》中饰演辅佐伊莉莎白一世的谋臣心腹,这次又化身帮助乔治六世克服语障的幕后推手,可谓驾轻就熟。
危难之时的担当
王室是凝聚全民的向心力,传统文化的代表。国王虽没实权,却是整个民族的精神领袖。王位继承人都要受到系统正规的传统教育和严格的礼仪教育。
兄长爱德华聪明潇洒,具备作为国王的广受欢迎的外在条件。但他对父母为他挑选的新娘毫无兴趣,纵情于一连串的不伦之恋。继位后,爱德华竟要迎娶有夫之妇华利斯•辛普森夫人,为王室传统和宗教教规所不容,也遭到朝野上下的强烈反对。
关于爱德华八世与华利斯,影片寥寥几笔,点到为止,却入木三分,惹人思考。
艾伯特携妻赴宴,辛普森夫人在伊丽莎白鄙夷的目光和艾伯特的瞠目结舌中亮相,风骚、时髦又强势。把贵为一国之尊的爱德华支配得团团转,亲自到酒窖中为她找陈年佳酿,不理会跟在他身后劝其另觅佳偶的弟弟。
算不上美人的37岁的辛普森夫人究竟如何俘获君王之心?伊丽莎白同丘吉尔探讨道:“显然她有独到的手段咯……”
1936年12月,在位325天的爱德华八世发表退位宣言。继位的乔治六世给哥哥一个温莎公爵的封号。1937年6月,爱德华与刚离完第二次婚的华利斯在法国结婚。
当乔治六世发表着名的宣战演讲时,镜头闪现曾引发英国宪政危机的韵事主角——温莎公爵夫妇也坐在沙发上聆听,爱德华有点落寞颓丧,华利斯心虚地抚慰……
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内幕谍影重重。解密档案显示,辛普森夫人是个纳粹政权的狂热支持者,与希特勒外交部长关系甚密。这是导致爱德华八世退位的深层原因。 1937年10月,温莎公爵夫妇访问德国,受到希特勒及高级官员们的盛情招待。二战爆发后,希特勒派密使到西班牙与温莎公爵接洽,准备扶持他重登王位,建立一个亲德政府。1940年8月,丘吉尔首相安排温莎公爵出任巴哈马总督,远离欧洲战场。
电影里,英王全家观看加冕典礼的录像,接着放映了希特勒连珠炮般疯狂演讲的片段,既点明了战云密布、危机四起的动荡时局,又见识了这位新国王的强悍对手的口才,那真是天壤之别。
然而,历史是口若悬河的天才演讲家、不可一世的战争狂人,极尽煽动蛊惑之能事,把亿万人引向灾难痛苦的深渊;木讷羞涩、认真负责、脚踏实地的君主却真正赢得了百姓长久的敬重和爱戴。
1940 年9月,纳粹德国开始对伦敦实施不分昼夜的大规模空袭,到处是火海和废墟,死伤惨重,白金汉宫也遭到轰炸。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不顾自身安危,坚持留守在臣民身边,同生死共患难。伊丽莎白秉持“绝不抱怨,绝不推诿”的人生观,一如既往地给丈夫有力的支持和恒定的温暖。国王和王后视察被炸毁的房屋,探访饱受战争摧残的平民,为前线将士鼓劲打气,用行动展现了王者的仁爱和勇气。
难怪丘吉尔感慨:“在如此危险的时刻,我们恐怕再也找不到比现在更好的国王和王后了。”万众一心,殊死抵抗。1941年5月,皇家空军粉碎了希特勒的侵略计划。
从乔治六世的演讲内容看,他是个虔诚的信徒,强调的是上帝指引和赐予,希望军民在这一充满试炼的时刻保持冷静、坚定与团结。
他说:“我们只能做正确的事,并且以崇敬的心将我们的宗旨献给上帝。如果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决心坚守正确的方向,随时准备做出必要的付出或牺牲,那么在上帝帮助下,我们将获得胜利。”
没有喧嚣的暴力之语,也没有华丽的煽情。非常平和、朴实、纯正。也许正是这样善良、坚定可靠、令人信赖的特质,在危难之时的勇气和担当,使这位口吃国王同人民一起走过最艰难的时期。
── 转自《大纪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亦师亦友的挚交
乔治六世是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继位前人称艾伯特王子。与风流倜傥的哥哥爱德华截然相反,艾伯特十分害羞自卑,受尽口吃痼疾的困扰。那种如鲠在喉的滞涩痛苦,结结巴巴的尴尬耻辱,每一次演讲都是一场灾难。妻子伊丽莎白请了无数名医专家,用尽种种治疗方法,均告无效。
偶然的,伊丽莎白找到了籍籍无名、自学成才的语言治疗师莱诺•罗格。莱诺刻着沧桑纹路的脸,宽和幽默的笑颜,老派绅士风度。初次相见,那洞悉世事、明察秋毫的慧眼,就把艾伯特敏感矜持、焦灼暴躁的性格了然于心。
莱诺温和且坚决的禁止艾伯特吸烟,来到诊室,必须是他的患者。平民出身的他,可不是卑躬屈膝的奴才,不卑不亢,宠辱不惊,淡定明澈。他学养深厚,有着无比的耐心和与众不同的奇特方法,还时不时的搞笑逗趣一番。
“你很古怪。”莱诺把艾伯特的观感当作赞美。艾伯特发现自己听音乐时朗读莎翁竟然很流利,就开始配合治疗。
父王乔治五世驾崩,兄长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艾伯特不情愿地被推上了国王的位置,成为了乔治六世。
公开演讲是国王生活的一部份,无法逃避。国王硬着头皮苦练。莱诺故意坐在国王加冕的宝座上,激怒他,唤醒他君王的轩昂气概和潜在力量。在莱诺面前,国王还原为真实的普通人,敞开心扉,倾诉苦恼,发泄叫骂,释放压力,袒露深层的创伤、孤独和恐惧。将近六十的莱诺比乔治年长近二十岁,脸上掠过一阵悲悯,那是很深的理解和怜惜,还有种父性的关怀……亦师亦友,治疗师与国王成了难得的心灵挚交。
经过艰辛的矫正训练,乔治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最重要的时刻来临,在直播室里,莱诺鼓励乔治放下包袱,“甚么也别想,就当只对我讲,对一个朋友演讲。”他像乐队指挥一样,以柔缓的手势引导着国王声调的抑扬顿挫。吐字清晰,语速缓慢,声音诚恳又坚定。克服自身缺陷,展现王者风范。国王的宣战演说成功了!激励了战火中的军民,感动了无数听众。
国王再次向站在后边、默默守护的莱诺投去感激的目光,莱诺微微颔首,神色沉稳又深邃。国王携妻女走上阳台,向皇宫外鼓掌、喝采的民众挥手致意。
乔治六世本人是长脸,五官优雅,眼神清澈。方脸、仪表堂堂的柯林•佛斯演活了国王多层次丰富的内心。杰佛瑞•罗许曾在《伊莉莎白》中饰演辅佐伊莉莎白一世的谋臣心腹,这次又化身帮助乔治六世克服语障的幕后推手,可谓驾轻就熟。
危难之时的担当
王室是凝聚全民的向心力,传统文化的代表。国王虽没实权,却是整个民族的精神领袖。王位继承人都要受到系统正规的传统教育和严格的礼仪教育。
兄长爱德华聪明潇洒,具备作为国王的广受欢迎的外在条件。但他对父母为他挑选的新娘毫无兴趣,纵情于一连串的不伦之恋。继位后,爱德华竟要迎娶有夫之妇华利斯•辛普森夫人,为王室传统和宗教教规所不容,也遭到朝野上下的强烈反对。
关于爱德华八世与华利斯,影片寥寥几笔,点到为止,却入木三分,惹人思考。
艾伯特携妻赴宴,辛普森夫人在伊丽莎白鄙夷的目光和艾伯特的瞠目结舌中亮相,风骚、时髦又强势。把贵为一国之尊的爱德华支配得团团转,亲自到酒窖中为她找陈年佳酿,不理会跟在他身后劝其另觅佳偶的弟弟。
算不上美人的37岁的辛普森夫人究竟如何俘获君王之心?伊丽莎白同丘吉尔探讨道:“显然她有独到的手段咯……”
1936年12月,在位325天的爱德华八世发表退位宣言。继位的乔治六世给哥哥一个温莎公爵的封号。1937年6月,爱德华与刚离完第二次婚的华利斯在法国结婚。
当乔治六世发表着名的宣战演讲时,镜头闪现曾引发英国宪政危机的韵事主角——温莎公爵夫妇也坐在沙发上聆听,爱德华有点落寞颓丧,华利斯心虚地抚慰……
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内幕谍影重重。解密档案显示,辛普森夫人是个纳粹政权的狂热支持者,与希特勒外交部长关系甚密。这是导致爱德华八世退位的深层原因。 1937年10月,温莎公爵夫妇访问德国,受到希特勒及高级官员们的盛情招待。二战爆发后,希特勒派密使到西班牙与温莎公爵接洽,准备扶持他重登王位,建立一个亲德政府。1940年8月,丘吉尔首相安排温莎公爵出任巴哈马总督,远离欧洲战场。
电影里,英王全家观看加冕典礼的录像,接着放映了希特勒连珠炮般疯狂演讲的片段,既点明了战云密布、危机四起的动荡时局,又见识了这位新国王的强悍对手的口才,那真是天壤之别。
然而,历史是口若悬河的天才演讲家、不可一世的战争狂人,极尽煽动蛊惑之能事,把亿万人引向灾难痛苦的深渊;木讷羞涩、认真负责、脚踏实地的君主却真正赢得了百姓长久的敬重和爱戴。
1940 年9月,纳粹德国开始对伦敦实施不分昼夜的大规模空袭,到处是火海和废墟,死伤惨重,白金汉宫也遭到轰炸。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不顾自身安危,坚持留守在臣民身边,同生死共患难。伊丽莎白秉持“绝不抱怨,绝不推诿”的人生观,一如既往地给丈夫有力的支持和恒定的温暖。国王和王后视察被炸毁的房屋,探访饱受战争摧残的平民,为前线将士鼓劲打气,用行动展现了王者的仁爱和勇气。
难怪丘吉尔感慨:“在如此危险的时刻,我们恐怕再也找不到比现在更好的国王和王后了。”万众一心,殊死抵抗。1941年5月,皇家空军粉碎了希特勒的侵略计划。
从乔治六世的演讲内容看,他是个虔诚的信徒,强调的是上帝指引和赐予,希望军民在这一充满试炼的时刻保持冷静、坚定与团结。
他说:“我们只能做正确的事,并且以崇敬的心将我们的宗旨献给上帝。如果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决心坚守正确的方向,随时准备做出必要的付出或牺牲,那么在上帝帮助下,我们将获得胜利。”
没有喧嚣的暴力之语,也没有华丽的煽情。非常平和、朴实、纯正。也许正是这样善良、坚定可靠、令人信赖的特质,在危难之时的勇气和担当,使这位口吃国王同人民一起走过最艰难的时期。
── 转自《大纪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