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大旱是炸掉三峡大坝的最佳时机!

2011年05月31日网闻
【新唐人2011年5月31日讯】首先声明,我是一个无犯罪前科、且不准备违法犯罪的中国公民,之所以提出这个炸掉三峡大坝的建议,不是策划和煽动恐怖犯罪活动,而是本着对人民、对国家、对社会、对后世子孙认真负责的态度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论证我建议合理性的实证材料均来源于国内媒体的公开资料。如果有媒体因为这个建议要给我稿酬,我请媒体百度后找到提供实证材料的作者,直接寄给他们,使他们给了我提这个建议的底气。

众所周知,三峡大坝位于重庆市市区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1992年4月3日在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同、171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的结果获得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经过17年,耗资2000多亿元建设,但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未达到预期目的。

在经济效益方面:

一是创造的电量。水电专家和经济专家测算,到2015年到2017年之间,累计发电量才可以达到10000亿度,巨额投资才可以收回,投资的成本大,收益低。

二是上交的税收。从2003年7月10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到2008年10月,三峡工程累行上缴国税202.77亿元。但是,国家对三峡工程实行了非常优惠的税收政策,“三峡电站对外销售电力产品的增值税负担超过8%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三峡电站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在全部投产前100%缴入中央金库,作为三峡工程建设基金,直接返还给三峡工程建设单位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用于三峡工程建设”也就是说,老百姓还没有在三峡上交的税款中得到直接受益。返还给他们的建设款是用来建设营利性的电站的。

在社会效益方面:

首先是三峡大坝的防洪功能不确定。建坝之初,专家们说,三峡大坝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防洪。但是,刚刚几年的工夫,三峡大坝的防洪等级就从“万年一遇”到“千年一遇”“百年一遇”,最后降到了2010年的“不能指望”!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专家们心里都没底,何况是老百姓呢?

其次是航运不畅。三峡建好后,上游因为水位提高,航运功能减弱了,下游因为没水,航运功能更弱了。尤其是有些地方,某些时段全部停航,特别是枯水期,船就只好搁浅了。

其三是蓄水、补水功能弱化。今年4月份以来,黄淮大部降雨偏少2至5成,江淮和长江中下游大部偏少5成以上,江南大部和华南、西南大部偏少2至5成,河湖水位持续偏低,水利工程蓄水不断减少,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情。长江、汉江水位处于历史最低点,湖北千馀水库跌至死水位,而中国的鱼米之乡洞庭湖旱情严重。尤其是鄱阳湖,湖底已经成为草场,渔民退却,牧民进驻,大草场成为牛羊饱餐的餐桌。

其四对长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干扰。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变为停滞水,失去了自洁能力。来自淹没地区和沿岸高污染工业的污染引起赤潮频繁发生。重要鱼类受到灭绝的威胁,长江及长江口外渔业产量直线下降。

其五是影响了局部气候。三峡大坝建成后,蓄水位增加,大面积的湖水被日光照射后升腾大量的水蒸气,干扰了气流的正常流动,导致三峡大坝周边气候异常,不是多雨就是干旱。这就像大地震后底层喷出的气流影响天气一样,不是大雨就是大雪,只不过这种影响气流的变化不像地震时地层喷发的气流那么明显而已。此外,三峡大坝引起海岸线被侵蚀,这使得上海要面临更多的台风。

其六是改变了地壳承受重量的支点。地壳承受外力作用是慢慢演变的,所以内部构造才相对稳定。但是现在三峡大坝蓄水200多亿立方,地壳局部突然增加几十万吨的重量,难免要受到影响。不用搞太多复杂的实验,只是用握鸡蛋的比喻就可以使大家明白。一个鸡蛋用手握,均匀受力,鸡蛋就会安然无恙,如果把力用到一点,使劲挤压,结果会怎样,不用说大家都是知道的?专家说地震和三峡蓄水没关系,有多少可信的程度?再说了,近年来无数事情例证,专家说的话,只要反着听就是正确的,你敢相信专家?何况的确有专家说,三峡水库的水位每年在145米到175米之间波动,这破坏了长江流域山丘的稳定性,并引发了严重的冲蚀和塌方的危险呢!

其七是下游居民的不安全感增加。很多专家说,建了大坝,三峡下游的人就有安全感了。可是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地震,恐怖活动的不断猖獗,三峡大坝下的居民到底有没有安全感,谁的心里都清楚!

除此之外,为了建设大坝,124万多人被重新安置,未来还有更多的人需要搬迁,以躲避水库区域的环境灾害,而许多政府最初的承诺并没有兑现。一些地区克服了搬迁的创伤,其他地区则陷入了贫困和绝望的循环,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以上这些损失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投资的2000亿元与这些损失相比,不是小巫见大巫,而是没法比较!鉴于此,新月建议:

趁着目前三峡流域的枯水季节,分期分批组织人员撤离,做好三峡大坝的炸毁拆迁工作,让三峡恢复原样,恢复自然功能。当然,这要有壮士断臂的决心,也要有超乎常人的胆略和智慧,才能完成这件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改错工程!

(本文转自互联网论坛)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