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6月11日讯】(中央社华盛顿11日路透电)美国政府昨天将塑胶和其它普遍使用产品中可见的甲醛(formaldehyde),列入已知致癌物清单中,并警告化学物质苯乙烯(styrene)可能会致癌。
科学家在为美国卫生福利部(Department of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HS)撰写的报告中警告,甲醛暴露量较高的人,罹患鼻咽癌、骨髓性白血病等癌症的风险也较高。
这份“致癌物报告”(Report on Carcinogens)指出:“现有来自人体研究的充足证据显示,暴露在较高量甲醛下的个人,罹患某些种类的罕见癌症风险会增加。”
甲醛是无色、易燃且气味浓烈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制造合成树脂。合成树脂可用于制造家庭用品,例如复合木质产品、纸制品涂膜、塑胶、合成纤维,以及纺织品整理剂等。
甲醛也常被医学实验室、太平间,以及包括直发造型品在内的部分消费者产品,用来当作防腐剂。
由美国“国家毒物学计画”(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 NTP)提出的这份报告,也将苯乙烯加入人类合理预期致癌物清单中。
苯乙烯是1种合成化学物质,用于制造橡胶、塑胶、隔热物、玻璃纤维、管子、汽车零组件、食品容器和地毯背衬等产品。
报告指出,一般人会暴露在最大量苯乙烯的情况,是透过吸烟。
产业团体“美国化学委员会”(American Chemistry Council, ACC)强烈抨击这份报告,表示该组织担心,科学进程可能已遭政治挟持。
ACC的会长兼执行长杜利(Cal Dooley)发表声明说:“卫生福利部今天发布的报告,对甲醛和苯乙烯做出莫须有的归类,将让消费者产生不必要的惊慌。”
美国环保团体“全国资源保护委员会”(National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的沙斯(Jennifer Sass),肯定美国政府发表这份报告,尽管政府面临她所谓的化学公司阻止发布的压力。
这份报告也将可在部分植物中发现的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列入已知致癌物,并将四氯丹杀真菌剂(fungicide captafol)、部分可被人体吸入的玻璃棉(glass wool fibers)、钴钨硬质合金(cobalt-tungsten carbide)、riddelliine,以及邻位硝基甲苯(o-Nitrotoluene),加入合理预期致癌物的清单中。
不过报告也指出,将这些物质列入清单中,并不意味它们会致癌。报告说,在影响某人是否会罹癌的许多因素中,暴露的总量和时间长短,以及对某种物质的过敏性,也是其中原因。(译者:中央社陈宜君)
科学家在为美国卫生福利部(Department of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HS)撰写的报告中警告,甲醛暴露量较高的人,罹患鼻咽癌、骨髓性白血病等癌症的风险也较高。
这份“致癌物报告”(Report on Carcinogens)指出:“现有来自人体研究的充足证据显示,暴露在较高量甲醛下的个人,罹患某些种类的罕见癌症风险会增加。”
甲醛是无色、易燃且气味浓烈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制造合成树脂。合成树脂可用于制造家庭用品,例如复合木质产品、纸制品涂膜、塑胶、合成纤维,以及纺织品整理剂等。
甲醛也常被医学实验室、太平间,以及包括直发造型品在内的部分消费者产品,用来当作防腐剂。
由美国“国家毒物学计画”(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 NTP)提出的这份报告,也将苯乙烯加入人类合理预期致癌物清单中。
苯乙烯是1种合成化学物质,用于制造橡胶、塑胶、隔热物、玻璃纤维、管子、汽车零组件、食品容器和地毯背衬等产品。
报告指出,一般人会暴露在最大量苯乙烯的情况,是透过吸烟。
产业团体“美国化学委员会”(American Chemistry Council, ACC)强烈抨击这份报告,表示该组织担心,科学进程可能已遭政治挟持。
ACC的会长兼执行长杜利(Cal Dooley)发表声明说:“卫生福利部今天发布的报告,对甲醛和苯乙烯做出莫须有的归类,将让消费者产生不必要的惊慌。”
美国环保团体“全国资源保护委员会”(National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的沙斯(Jennifer Sass),肯定美国政府发表这份报告,尽管政府面临她所谓的化学公司阻止发布的压力。
这份报告也将可在部分植物中发现的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列入已知致癌物,并将四氯丹杀真菌剂(fungicide captafol)、部分可被人体吸入的玻璃棉(glass wool fibers)、钴钨硬质合金(cobalt-tungsten carbide)、riddelliine,以及邻位硝基甲苯(o-Nitrotoluene),加入合理预期致癌物的清单中。
不过报告也指出,将这些物质列入清单中,并不意味它们会致癌。报告说,在影响某人是否会罹癌的许多因素中,暴露的总量和时间长短,以及对某种物质的过敏性,也是其中原因。(译者:中央社陈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