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1月3日讯】(中央社记者黄旭昇新北市3日电)新北市瑞芳水湳洞山城美馆,迁移到附近的台电礼堂,新家除静态展览,也是“不一实验鼓坊”的练习场地,5日将发表不一鼓新曲,以海洋的声音,迎接秋天的新乐章。
策展人施岑宜今天表示,水湳洞背山面海的美景,吸引艺术工作者进驻,结合艺术与环保,打造新型乐器“不一鼓”。
不一实验鼓坊去年9月成立,社区居民踊跃参与练习,让工作与家务劳累的身心有疏解的管道,也藉“不一鼓”乐音,让白浪芒花翻飞的山城聚落,演奏希望之声。
施岑宜说,陶艺工作者许居福、画家欧阳彦城,为练身体,平常喜欢学习打非洲鼓,在“山城美馆”交流中,发现来自世界各地订置渔网用的漂流浮球,蒙上兽皮后制成鼓,效果很好。
但使用兽皮需杀生,于是改用胚布当鼓面,再运用钩钉当做松紧的调节器,历经调音试验,浮球长年在海上“漂浮”,英文念起来像中文的“不一”,每个鼓形状、大小、声音不一,便诞生了“不一鼓”。
水湳洞展演艺廊“山城美馆”最近迁移新居,对艺术工作者来说,挑高旧礼堂是创作的最大挑战;不过,居民不气馁,一样练习击鼓,也以墨为鼓面画上海洋之眼,希望藉由鼓音,引领浮球回家乡。
移馆别恋将在5日举办特展,邀10名“水金九”的在地或回乡艺术家,姜新、林勤霖、吴熙吉、柯应平、许居福、任秀儿、欧阳彦城、洪志胜、林金龙、林正文展出画作、手捏、电焊与雕刻,记录黄金岁月。
会中也将发表不一鼓新曲“记忆山城”,展现惜物的心情与对生命的尊重与慈悲,让浮球在水湳洞获得新生,期望有一天透过鼓音,带着它们重返海洋。
施岑宜说,记忆山城的曲目发想,来自于过往矿山的声音印记,过去金瓜石矿坑充满敲击声音,从坑道中的敲凿声到十三层遗址,层与层间的传递声音记忆无所不在,期望不一鼓是个说故事的鼓。
策展人施岑宜今天表示,水湳洞背山面海的美景,吸引艺术工作者进驻,结合艺术与环保,打造新型乐器“不一鼓”。
不一实验鼓坊去年9月成立,社区居民踊跃参与练习,让工作与家务劳累的身心有疏解的管道,也藉“不一鼓”乐音,让白浪芒花翻飞的山城聚落,演奏希望之声。
施岑宜说,陶艺工作者许居福、画家欧阳彦城,为练身体,平常喜欢学习打非洲鼓,在“山城美馆”交流中,发现来自世界各地订置渔网用的漂流浮球,蒙上兽皮后制成鼓,效果很好。
但使用兽皮需杀生,于是改用胚布当鼓面,再运用钩钉当做松紧的调节器,历经调音试验,浮球长年在海上“漂浮”,英文念起来像中文的“不一”,每个鼓形状、大小、声音不一,便诞生了“不一鼓”。
水湳洞展演艺廊“山城美馆”最近迁移新居,对艺术工作者来说,挑高旧礼堂是创作的最大挑战;不过,居民不气馁,一样练习击鼓,也以墨为鼓面画上海洋之眼,希望藉由鼓音,引领浮球回家乡。
移馆别恋将在5日举办特展,邀10名“水金九”的在地或回乡艺术家,姜新、林勤霖、吴熙吉、柯应平、许居福、任秀儿、欧阳彦城、洪志胜、林金龙、林正文展出画作、手捏、电焊与雕刻,记录黄金岁月。
会中也将发表不一鼓新曲“记忆山城”,展现惜物的心情与对生命的尊重与慈悲,让浮球在水湳洞获得新生,期望有一天透过鼓音,带着它们重返海洋。
施岑宜说,记忆山城的曲目发想,来自于过往矿山的声音印记,过去金瓜石矿坑充满敲击声音,从坑道中的敲凿声到十三层遗址,层与层间的传递声音记忆无所不在,期望不一鼓是个说故事的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