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2月16日讯】茅台酒价连年飙升,现在已经高达2000多元一瓶。有市场预测说,在未来的三年内,飞天茅台的零售价有可能突破5000元一瓶。致使网议纷纭,热闹非凡,不过,最终都归结为一句话:茅台不是酒!
茅台不是酒,它是什么呢?有的说,茅台是身份,喝得起的人,非权力在握者,就是大腕大款;有的说,茅台是投资珍藏品,1957年出厂的几元钱一瓶的茅台,2007年拍到了138万元;有的说,茅台是奢侈品,2000多元一瓶酒,老百姓只有吓懵的份,决没有享用的福;有的说,茅台是腐败祸水,买的不喝,喝的不买,乃行贿受贿“专供品”……
上述说法皆不无道理,但要补充一句:茅台不是酒,茅台是“皇上”。这不是小民诓语,有稽可考。1958年中央成都会议期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周林,一天晚饭后同毛泽东散步,毛要求周回去把茅台酒搞成年产万吨。1959年,周林指示茅台酒厂说:“对于你们(茅台酒厂)来说,钢铁是元帅,茅台酒是皇上。”“皇上”意味至高无上,必须集全民之命全国之力确保。这一年,国家投资茅台酒厂120万元搞扩建,当年的茅台酒产量为820吨,比大跃进的1958年高出197吨,是1953年产量的10倍以上。1960年再放卫星,创下了年产912吨纪录。这个记录,一直到15年后的1975年才被超过。1959至1961三年间,茅台酒合计产量2079吨,其中出口139.86吨,国人自饮1939吨。这三年国营茅台酒厂实际使用高粱和小麦合计1.13万吨。这1万多吨酿酒的粮食都是哪里来的呢?是从老百姓嘴里掏出来的,是成千上万生命换来的!
在直面是保百姓性命还是保茅台酒增产的抉择面前,我们选择的是后者。“民以食为天”,长时间的饥饿致百姓大面积地群体发病,茅台酒乡仁怀县截至1959年7月16日,已报告8384人患病,其中浮肿5335人,有的地方浮肿病人达到9%以上。就在这种哀鸿遍野的惨境下,我们仍然坚持确保“皇上”需求不动摇。1960年为满足茅台厂用粮需要,强令各地调粮:遵义11万斤、毕节29万斤、铜仁10万斤、黔东南12万斤、贵阳7万斤、湄潭1万斤、习水10万斤、铜梓10万斤、正安1万斤、赤水4万斤、务川1万斤、息烽1万斤、仁怀20万斤,共计调粮117万斤。中央粮食部还从四川江津调粮70万斤。而上述被强制调粮的地方,无不饿殍遍野。遵义地区三年饥荒期间人口减少50多万人。湄潭县到1960年4月共死亡12.2万人,死绝户2938户;铜梓县截至1960年底人口负增长121.32%,全县人口在1959至1960年一年间减少41734人;习水县三年减少人口42624人,死绝499户以上;毕节县三年减少53990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曹树基教授以1050种地方志人口统计数字为基础研究证明,在三年灾害期间全国“非正常死亡人口”为3245.8万人,其中,贵州省死亡174.6万人,死亡率10.23%,位列全国第三。
大灾三年生产的茅台酒中,不知融入了多少生命的代价,每一瓶茅台酒都萦系着一簇饿殍的冤魂。古人云,茅台酒乃提取“高粱之‘精’,小麦之‘魂’”。殊不知,在那三年里,茅台酒所提取的,可是“黎民之‘精’,殍殕之‘魂’”呀!前些日有媒体报导,一瓶1959年产的“五星”茅台在北京拍出103.4万元的天价。现在难矿偿命费的“官价”,一条人命40万元,一瓶1959年产的茅台酒何止勾兑进二三条人命?大灾三年所生产的茅台酒,其中有64.4%是国人自食的。且不知道这都是些什么样的国人,他们吃下肚的哪里是一杯杯酒水,分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人性良心安在?
民间酿酒,历来得遵循灾荒伦理底线和灾荒市场规则。1937年,贵州省政府曾颁布“违背酿酒处罚规则”,禁止在天灾缺粮时期用粮食煮酒、熬糖、米浆刮布。违禁者,除将酒没收变价及封禁器具外,并依酿酒量,按当地酒价,处以2倍以上4倍以下罚金,再犯者,处以4倍以上8倍以下罚金。为保民食,仁怀全县曾经有过严禁煮酒熬糖长达一年时间。改朝换代了,灾荒伦理底线和灾荒市场规则也被“革命”掉了,我们居然,越是荒年,越是粮食奇缺,越要大干快上茅台酒。好让人非夷所思焉!
2003年,茅台酒年产量首次突破一万吨,实现了47年前毛泽东的期望。在庆祝活动上,茅台酒厂董事长、党委书记季克良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3月29日《中国经济周刊》)试问,这种“最幸福”中蕴含着多少悲哀和恸怛?季董事长知晓否?茅台人和全体国民忘却否?
茅台不是酒!尽管当下中国已经实现了温饱并向小康迈进,毕竟95%以上的国民无缘于茅台酒(这是作者武断估测)。既如此,那它还是正常意义上酒吗?显然不是!于消费,茅台是奢侈品。富人有花不完的钱,他们有权利奢侈,法纪无权干预,任何外人无须“眼红”。
于官场,茅台是腐败的风向标。哪里有茅台现身,哪里必有腐败踪影,不是行贿受贿,就是饕餮公款。对此,有责任心的匹夫应该检举揭发,官家则必须严查严惩。莫说是一般小吏,即便是省部级高官,他也舍不得掏自己口袋去买数千元一瓶的“辣水”过酒瘾。为廉政和珍惜公帑,中央应该出台铁规,严禁公款消费茅台酒。当然了,涉外公务另当别论,应予网开。
(本文参考资料:帅好:《大饥荒年代的茅台酒生产》,《炎黄春秋》2010年第1期;王民三:《1959—1960年贵州粮政日记》,《炎黄春秋》2010年8期)
文章来源:《博客中国》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茅台不是酒,它是什么呢?有的说,茅台是身份,喝得起的人,非权力在握者,就是大腕大款;有的说,茅台是投资珍藏品,1957年出厂的几元钱一瓶的茅台,2007年拍到了138万元;有的说,茅台是奢侈品,2000多元一瓶酒,老百姓只有吓懵的份,决没有享用的福;有的说,茅台是腐败祸水,买的不喝,喝的不买,乃行贿受贿“专供品”……
上述说法皆不无道理,但要补充一句:茅台不是酒,茅台是“皇上”。这不是小民诓语,有稽可考。1958年中央成都会议期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周林,一天晚饭后同毛泽东散步,毛要求周回去把茅台酒搞成年产万吨。1959年,周林指示茅台酒厂说:“对于你们(茅台酒厂)来说,钢铁是元帅,茅台酒是皇上。”“皇上”意味至高无上,必须集全民之命全国之力确保。这一年,国家投资茅台酒厂120万元搞扩建,当年的茅台酒产量为820吨,比大跃进的1958年高出197吨,是1953年产量的10倍以上。1960年再放卫星,创下了年产912吨纪录。这个记录,一直到15年后的1975年才被超过。1959至1961三年间,茅台酒合计产量2079吨,其中出口139.86吨,国人自饮1939吨。这三年国营茅台酒厂实际使用高粱和小麦合计1.13万吨。这1万多吨酿酒的粮食都是哪里来的呢?是从老百姓嘴里掏出来的,是成千上万生命换来的!
在直面是保百姓性命还是保茅台酒增产的抉择面前,我们选择的是后者。“民以食为天”,长时间的饥饿致百姓大面积地群体发病,茅台酒乡仁怀县截至1959年7月16日,已报告8384人患病,其中浮肿5335人,有的地方浮肿病人达到9%以上。就在这种哀鸿遍野的惨境下,我们仍然坚持确保“皇上”需求不动摇。1960年为满足茅台厂用粮需要,强令各地调粮:遵义11万斤、毕节29万斤、铜仁10万斤、黔东南12万斤、贵阳7万斤、湄潭1万斤、习水10万斤、铜梓10万斤、正安1万斤、赤水4万斤、务川1万斤、息烽1万斤、仁怀20万斤,共计调粮117万斤。中央粮食部还从四川江津调粮70万斤。而上述被强制调粮的地方,无不饿殍遍野。遵义地区三年饥荒期间人口减少50多万人。湄潭县到1960年4月共死亡12.2万人,死绝户2938户;铜梓县截至1960年底人口负增长121.32%,全县人口在1959至1960年一年间减少41734人;习水县三年减少人口42624人,死绝499户以上;毕节县三年减少53990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曹树基教授以1050种地方志人口统计数字为基础研究证明,在三年灾害期间全国“非正常死亡人口”为3245.8万人,其中,贵州省死亡174.6万人,死亡率10.23%,位列全国第三。
大灾三年生产的茅台酒中,不知融入了多少生命的代价,每一瓶茅台酒都萦系着一簇饿殍的冤魂。古人云,茅台酒乃提取“高粱之‘精’,小麦之‘魂’”。殊不知,在那三年里,茅台酒所提取的,可是“黎民之‘精’,殍殕之‘魂’”呀!前些日有媒体报导,一瓶1959年产的“五星”茅台在北京拍出103.4万元的天价。现在难矿偿命费的“官价”,一条人命40万元,一瓶1959年产的茅台酒何止勾兑进二三条人命?大灾三年所生产的茅台酒,其中有64.4%是国人自食的。且不知道这都是些什么样的国人,他们吃下肚的哪里是一杯杯酒水,分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人性良心安在?
民间酿酒,历来得遵循灾荒伦理底线和灾荒市场规则。1937年,贵州省政府曾颁布“违背酿酒处罚规则”,禁止在天灾缺粮时期用粮食煮酒、熬糖、米浆刮布。违禁者,除将酒没收变价及封禁器具外,并依酿酒量,按当地酒价,处以2倍以上4倍以下罚金,再犯者,处以4倍以上8倍以下罚金。为保民食,仁怀全县曾经有过严禁煮酒熬糖长达一年时间。改朝换代了,灾荒伦理底线和灾荒市场规则也被“革命”掉了,我们居然,越是荒年,越是粮食奇缺,越要大干快上茅台酒。好让人非夷所思焉!
2003年,茅台酒年产量首次突破一万吨,实现了47年前毛泽东的期望。在庆祝活动上,茅台酒厂董事长、党委书记季克良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3月29日《中国经济周刊》)试问,这种“最幸福”中蕴含着多少悲哀和恸怛?季董事长知晓否?茅台人和全体国民忘却否?
茅台不是酒!尽管当下中国已经实现了温饱并向小康迈进,毕竟95%以上的国民无缘于茅台酒(这是作者武断估测)。既如此,那它还是正常意义上酒吗?显然不是!于消费,茅台是奢侈品。富人有花不完的钱,他们有权利奢侈,法纪无权干预,任何外人无须“眼红”。
于官场,茅台是腐败的风向标。哪里有茅台现身,哪里必有腐败踪影,不是行贿受贿,就是饕餮公款。对此,有责任心的匹夫应该检举揭发,官家则必须严查严惩。莫说是一般小吏,即便是省部级高官,他也舍不得掏自己口袋去买数千元一瓶的“辣水”过酒瘾。为廉政和珍惜公帑,中央应该出台铁规,严禁公款消费茅台酒。当然了,涉外公务另当别论,应予网开。
(本文参考资料:帅好:《大饥荒年代的茅台酒生产》,《炎黄春秋》2010年第1期;王民三:《1959—1960年贵州粮政日记》,《炎黄春秋》2010年8期)
文章来源:《博客中国》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