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2月28日讯】►如果告诉中国,不要向往第一世界国家的生活水平,中国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态度。但是你要第一世界国家人民放弃他们如今的生活水平,他们也不能容忍。那么大家都过上“穷奢极欲”的生活呢?地球又不能容忍。
►中国飙升的房价通过从制造行业转移而来的钱而被炒起来,仅仅是助长了中国的‘泡沫经济’,中国的制造业将是它发展的尽头。因为制造业领域所面临的两大难题,第一是跨国投资环境的恶化,第二则是严重的产能过剩。
►房地产带动了汽车、装修、建材、家具、家电、园林和基础建设;一旦地产停摆,这些行业也将面临着雪崩的危险。
►如果说如同战争一般的房地产狂潮是一场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话,那么在后地产时代的物业税则是另一场财富大洗牌。
两年之前,一部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2012》——这个出自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黙里奇的视觉大片在当年中国和世界票房榜上独占鳌头,“《2012》讲述是一种可能性,地球会不会在2012年迎来他的终点,如果是真的,人类文明何去如从?”在许多故事和传说中,马上就要到来的2012年无疑是一个诡异的年份。天体物理学家指出,地球与太阳的磁极将在这一年发生颠倒;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这将可能引发地球生命的毁灭。在古老而神秘的玛雅传说中,2012年12月21日将是人类文明结束的日子。这个神秘的预言在西方世界广为传播,《2012》就是对这个玛雅预言的夸张演绎。
古老的玛雅历法认为,地球生命有5个太阳纪,分别遭遇人类的5次浩劫:第一个太阳纪是洪水浩劫,世界遭受大洪水;第二个太阳纪是风蛇浩劫,建筑物被飓风催毁;第三个太阳纪是火雨浩劫;第四个太阳纪是地震浩劫;第五个太阳纪就是世界末日,太阳会消失,大地剧烈摇晃,灾难四起……当第五个太阳纪来临,地球会彻底毁灭,按照玛雅历法为3113年,换算成耶稣纪元的公历便是2012年12月21日。
所谓中国模式
在电影《2012》中,美国政要面对即将修建完成的诺亚方舟赞叹道:“这么艰巨的项目交给中国是对的,没有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比中国做得更好。”这句台词在中国影院中引发了观众们的狂笑。
作为《枪炮、钢铁和病菌》的姊妹篇,《崩溃》一书的副标题是“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贾雷德•戴蒙德在书中用大量笔墨来分析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即使有危言耸听之嫌,但戴蒙德的话绝非杞人忧天,更像是一部“盛世危言”。他提出两点:一,中国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世界性的问题;二,如果中国人也想过上发达国家人“穷奢极欲”的生活,那么地球就要崩溃。戴蒙德将中国的环境问题归为6大类,即空气、水、土壤、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消失以及超大型工程。因为污染,中国城市居民平均血铅浓度几乎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每年因空气污染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大约30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每年中国大约有73万人死于抽烟。
加入WTO10年来,中国经济在后发优势下,依靠全球化经济分工体系,一直在“大规模快速增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也是世界上化肥生产和消费最多的国家。自1981年以来,中国的化肥使用量增长了5倍,每亩农田的化肥使用量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中国农药生产和消费位居世界第二,占全球农药消费量的14%,是农药净出口国。此外,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水泥生产国。在过去20年里,中国的钢铁、钢铁制品、水泥、塑料和化学纤维产量分别提高了5倍、7倍、10倍、19倍和30倍,而洗衣机的产量则增加了34000倍。
随着肥胖病的增多,中国食肉者也越来越多。猪肉是中国首要的肉制品,牛肉、羊肉和鸡肉等产品的消费量也快速增长,而中国的人均蛋类消费早已与第一世界国家等同。动物类食品人均消费量在30年间翻了几番,这意味着粮食消耗和农业废弃物也随之增加,因为每生产1斤的肉食就需要10或20斤的粮食或植物。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玉米进口国。而饲养动物所产生的排泄已经远远超过工业废弃物,更加重了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在2010年,天灾人祸中的海地让全人类提前看到了世界末日,人们怎会相信它曾经是地球最为繁荣富裕的殖民地,而且它第一个取得独立。中国用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事实。但很少有人提及另一个事实:中国占全球7%的耕地,消耗了全球35%的氮肥,单位面积上的磷肥和钾肥使用量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从1984年到200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增长21%,但化肥投入增加了3368万吨,增长200%。中国的粮仓东北,农业正在陷入对化肥的过度依赖。农民的化肥用量,逐年增加,不仅造成了土壤土质的恶化,而且某些化肥所含有的重金属,正在威胁人类的安全,而过度使用的化肥,也使水和空气的污染加剧。实际上,化肥的边际效应在逐年递降,但农民对于化肥就像吸毒一样,产生了依赖,欲罢不能。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土壤的进一步被破坏,东北这个粮仓,将出现大范围的危机。换言之,粮仓将有崩解的危险。中国农业问题专家党国英说:“中国目前粮食高产主要是依靠化肥、农药,依靠地表水和地下水灌溉,为此我们付出了极大的环境代价。”
随着中国交通的提速,灾难与成本也在迅速上升。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轮子上的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根据官方统计,每年因车祸死亡者达到10多万人,受伤者有100多万人。平均每天要用300个中国人的身体和生命来祭拜轮子。尽管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只占全世界的1/18,但每年车祸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5。中国的车祸死亡率已经连续1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国以世界3%的汽车保有量,制造了全球16%的死亡人数。中国城市每万辆车死亡率是美国的17.8倍。在过去一年,小悦悦事件和甘肃校车事件引发全社会关注。
北京的机动车数量超过500万之后,首都不仅变成了“首堵”,汽车排放的废气污染在2011年的冬天发展成为一场社会事件。对很多人来说,空气污染唯一的好处是污染面前人人平等,即使你是身家亿万的老板,或是身居要职的高官,在一个重度污染的环境中,你也必须接受这种看不见蓝天的囚禁。或者说,除非你乘坐直升飞机,那怕是悍马或宝马,也照样得在路上“卧着”。面对未来,中国还将会生产更多的汽车,也会有更多的土地被改造成公路兼停车场。无论是在路上或者在家里,你都必须呼吸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
从经济结构来说,所谓中国模式可以归纳为“廉价劳动力+投资+加工制造+出口+外汇储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的出口工业将制造成品运往国外,污染物则留给自己,而且这种现象正在变本加厉。贾雷德•戴蒙德指出:“如果告诉中国,不要向往第一世界国家的生活水平,中国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态度。”但是你要第一世界国家人民放弃他们如今的生活水平,他们也不能容忍。那么大家都过上“穷奢极欲”的生活呢?地球又不能容忍。可以说,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发展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关于人类未来的最大的政治问题。值得赞赏的是,作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正在转变态度,开始接受相应的减排义务。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说过一句实话:“缺乏自由的繁荣是另一种形式的贫乏。”中国政府为此反驳道:“希望有关国家尊重各国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毫无疑问,经济增长是一个社会繁荣的基础,但如果经济增长的成本过高、代价过大,这种弱肉强食的繁荣与杀鸡取卵的暴富只会带来巨大的社会不公,从而出现崩溃的危险;这种饮鸩止渴式的所谓增长其实是不可持续的。一旦中国的经济真的开始崩盘,它内部的纷争会事整个国家陷入混乱。根据孙立平教授的说法,去年中国有多达18万起抗议和骚乱(官方称为“群体性事件”),平均每天500起。
《谎言帝国:21世纪的中国真相》一书的作者、法国政治经济学家居伊•索尔曼指出,中国的最大变化不在于经济的层面。自由市场的发展如果没有和自由思想的进程同步,那么经济的发展将是毫无意义的。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模式现在已经走到一条死路。因为任何增长终究会到达一个瓶颈。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征只是资本的重复堆积,这种陈旧的经济模式就是典型的“重商主义”。因此说,貌似强大的中国其实只是一堆木头捆在一起凑成的庞大的木筏,而不是一艘真正的有机组织的、形成强大力量的战舰。这样的中国不管怎样庞大,也是不堪一击的,一个小小的风浪就足以使其瞬间崩溃。
塔吊上的中国
在电影《2012》中,代表官方话语的中国军人正在进行末日宣传:“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创造更多工作的机会。”毫无疑问,就业与GDP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意识形态:无论怎样,“发展是硬道理”;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成为权力合法性的最重要支撑。在衣和食的问题解决之后,住和行成为最大的消费市场。住房与汽车齐头并进,成为中国经济的两根铁轨,使中国经济迅速驶入快车道,连续10多年保持着两位数左右的增长率。反过来,唯GDP主义发展模式也产生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负面效应:收入分配不公平、社会分化、劳工权利得不到保障、环保恶化和社会道德体系瓦解等等。
当水立方的泡沫造型为中国树立了一个“不差钱”的形象后,泡沫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现实。早在2008年,《福布斯》评出了全球七大的经济泡沫,其中中国房地产市场位居第二大泡沫。依靠中国政府4万亿强心针救市,有惊无险的2008“拐点”被成功延后,地产继续一路狂奔。王志纲认为,2008年出现全球金融危机,正是中国宏观调控的绝佳机遇,借此给过热的中国经济泼泼冷水,趁势痛下决心实现转型,中国经济将更有后劲,更加可持续。但相反,盲目的货币投放,只不过把危机向后拖延,实则加重了中国的经济病。到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总金额达15000亿元,占当年GDP的4.4%。中国70个大中城市土地出让金共计10836亿元,比2008年猛增140%,比“疯狂”的2007年增加49%。“卖地”持续多年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许多城市包括北京的土地出让金实际占到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今年初,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公开承认,最近5年来,中国政府出售土地3300多万亩,获得土地暴利7万多亿元。
“退休女工”王炼利女士的《中国房地产之厄》一书历经坎坷,日前终于在香港出版。王炼利通过对来自国家统计局的公开信息中有关房地产的统计分析,她不仅“证实”了“很多专家学者违背了常识在信口开河”的现状,更重要的是告诉了人们“中国的方方面面是怎样‘被’房地产的”。在这个过程中,全国城镇野蛮大拆迁、居民就业难、社会消费难以启动等等社会动荡因素,都可以从“中国‘被’房地产”中找到答案。中国房地产真正的高速发展,其实是从1998年开始的,至今已经一路狂奔了整整13年。如果从2001年入世算起,中国房地产用了10年时间将房价推高了整整10倍,而相反,股市还在2000点徘徊,这显然与货币超发有很大关系。10年前,当时中国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彻底结束,整个金融行业几乎毫不例外地纷纷开办房地产按揭业务。银行的介入使中国房地产业开始空前繁荣。按揭拉低了购房门槛;宽松的信贷政策降低了开发商的融资成本;“招拍挂”的土地财政彻底消除了土地瓶颈。
对中国来说,房地产从来就是政治问题,对中国房地产来说,这里没有真正的市场,却有真正的政治。可以说,这10年来,地方财政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依靠玩弄房术的“土地财政”,而中国政府成为房地产狂飙中的最大获益者,大部分地产收益最终都会落进政府的腰包。据全国工商联对三个一线城市的调查,上海财政从房价中分得的份额为64.50%,北京为48.28%,广州为46.94%。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地产都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火车头,或者说是中国经济的“劫持者”。房地产业即使不占据支柱地位,也是这10年来地方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以2009年为例,房地产行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约6%;中国民众当年消费性支出约12万亿,其中商品房消费支出为6万亿。2010年,鄂尔多斯的房地产开工面积是1009.4万平方米,而同期北京市是1639.5万平方米,开工面积已经接近北京市的2/3。鄂尔多斯人均的购房面积是15平方米,而北京的数据则只有0.78平方米。作为狂热的投资品,房地产资产的高度泡沫化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不用说唐福珍钱云会们——1.2亿失去了土地的失地农民与300万户城市拆迁户的血泪故事,地产同样的成为中国中产阶级的灾难,作家阎连科不得不在网上向胡温求救。
中国目前有8万多家房地产开发商,它们拥有的土地足以建造近1亿套住房。据瑞信分析师估算,加上空置的待售住房,中国已有能力满足长达20年的住房需求。在户口隔离制度下,只有劳动力而不要人的中国城市化其实是对城市化的反动。房地产业在过去几年完全陷于一种失控的非理性繁荣。房地产泡沫吸引大量实业资本杀入,中国的经济结构迅速地房地产化。作为一个典型代表,曾经作为中国电脑第一企业的联想竟然早已放弃了电脑制造,而急急杀入地产。外资制造业云集的东莞工业园区已经变成一座巨大的幽灵城。2010年这里还有100多家企业和10多万员工,如今仅剩下寥寥数家企业和几百名工人。这印证了中国对欧洲出口因欧元区危机遏制消费开支而出现“断崖式下跌”。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中国飙升的房价通过从制造行业转移而来的钱而被炒起来,仅仅是助长了中国的‘泡沫经济’,中国的制造业将是它发展的尽头。因为制造业领域所面临的两大难题,第一是跨国投资环境的恶化,第二则是严重的产能过剩。”
曾有一部着名的好莱坞电影,叫《生死时速》(《Speed》)。电影情节很简单,恐怖分子在一辆巴士里安装了炸弹,只要巴士的时速超过每小时50英里,就不能减速。一旦低于时速50英里,就会引发炸弹爆炸,导致车毁人亡。所以整部电影都在这个疯狂疾驶、充满死亡恐惧的巴士中进行。在世界危机蔓延的2011年,有一个段子说:希腊“破产”了,没事,还有欧洲诸国可以救援;欧洲“破产”了,没事,还有美国可以救援;美国“破产”了,没事,还有中国可以救援;中国“破产”了,没事,我们还有上帝……经济学家张维迎则这样说:“中国已到了离开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再无空间的地步。美国的市场经济如平地推车,停歇无妨,而中国的市场经济,则如推车爬坡,停顿便是倒退。与政治体制改革这样的大局相比,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已变成次要。”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越来越趋于纯粹生产型国家,只制造,不创造;只生产,不消费;只出口,不进口。西方国家则越来越趋于纯粹消费型国家,只创造,不制造;只消费,不生产;只进口,不出口。在欧洲陷入一片经济困境之时,温州的失落已经成为一个不祥的预兆,中国的经济问题最终仍要回到内需层面。但仅仅依靠富人的挥霍来拉动内需只能制造一个“内虚”的中国。内需的缺失与出口的受阻将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2009年,中国钢材产能达到7亿吨,产能过剩将近5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75%。从某种程度上,地产从一开始就成为提振内需的唯一砝码。
房地产在推升GDP增长的同时,在政治上产生了更加诡异和无法替代无法动摇的作用。首先,地产有效地化解了产能过剩的严峻压力,钢筋水泥的高消耗高耗能消解了最大的产能过剩。连续最近10几年来,中国钢铁和水泥产量和消耗量一直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其中绝大部分被用来盖房子。2008年全国水泥总产量13.9亿吨,平均1个中国人1年就要消耗1吨水泥。钢铁和水泥行业都是典型的高耗能产业。目前中国建筑行业的总能耗已经占到整个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每年新屋建设量也占世界60%以上,而中国只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其经济总量只占全世界的7%左右。
毫无疑问,房地产对“内需”和“GDP”的带动是其受到官方鼓励核心原因。一旦地产崩溃,则整个能源行业、钢铁业、水泥业、煤炭工业也都将一损俱损。这些原始工业仍然构成落后中国的核心经济因素,因为中国尚未发展出成熟完善的知识经济体系。中国GDP的列车几乎全部系在房地产的火车头上。一旦房地产市场倒塌,其结果就是GDP增速放缓、公共债务的上升和通货膨胀的居高不下,这些将是未来中国面临的最大困境。应当看到,在中国光鲜的新摩天大楼、高速公路以及子弹头列车背后,是无人居住的鬼城、空荡荡的公路和空驶的高铁。蒋方舟在《纪事2011》中写道:
“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之后,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唱衰忽然多于唱好。在危机感面前,越来越多人开始考虑移民,在2012年前抢一张船票。2011年,所有人都参与了一场没有赢家、庄家通吃的游戏。就连春风得意的房地产商,也在史上最严厉的行政手段的强压下,在年末,变得忧心忡忡、愁云惨淡。”
地产的末日?
在电影《2012》中,中国制造了拯救人类的诺亚方舟,最后登上“神舟”的却是美国人。有些经济学家指出,2008年是中国经济由盛而衰的拐点,2009年以来的GDP增长只是依靠资产泡沫催生出来的非理性亢奋。英国渣打银行的报告预计,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50%以上都是由投资驱动的,而在危机重重的2008年,这一比例仅为43%。事实上,东莞和温州制造业的崩溃才是中国经济的真实场景。从温州老板跑路潮,可以想见那些承担了60%以上的税收和90%以上就业的中国民间中小企业主的悲惨结局。从2011年伊始,由于对房地产购买和银行贷款的严格限制,中国房地产交易量和价格双双下降,引发人们对房地产市场崩盘的恐慌,这将把债台高筑的房地产开发商逼至绝境。随着地产狂热和经济泡沫的破裂,中国经济必将进入非理性萧条时期,即所谓的“硬着陆”或者“软着陆”。硬着陆就是暂时性的扬汤止沸,泡沫并没有消除,泡沫破灭引发经济危机和经济持续衰退,社会陷入动荡。相比之下“软着陆”则使泡沫渐破,消弥于无形,社会可能出现阵痛但不会出现震荡。地产列车上的中国经济会成为拯救世界的“诺亚方舟”,还是相反,成为“泰坦尼克”,这是2012年最大的悬念和猜想。
地产兴起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房地产吸纳富人的富馀资金,同时借助房价的节节拔高使富人更加感觉富有,从而使富人得到最大的满足。在股票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地产甚至成为热钱的唯一方向。在“波士顿谘询”所做的调查中,14%的中国富人完全靠地产投资(投机)获利,实际数字明显比这大得多。这对农民化的中国富人来说,当今买房就如同古代买地,“不在地主”变成了今天的“不在房东”。事实上,中国地产从一开始就与居住无关。《人民日报》曾毫不讳言地指出,普通购房者早已被中国房地产彻底抛弃。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指出,中国房价收入比超出合理承受范围,85%中国家庭无能力买房。类似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城这样的“城市幻影”、“空城计”、“幽灵城”或者“鬼城”在中国绝非孤例。《人民网》曾有一文为《巨大楼市泡沫显现,中国空置房可供2亿人居住》,据此,可以推算出中国住房空置率至少超过30%。据刘植荣先生说,荷兰安排无房户免费入住空置一年以上的住房;法国对空置住房的产权所有人进行罚款;丹麦强迫空置超过两个月的住房免费供他人使用;瑞典征用空置住房当做廉租房供无房户使用,甚至把空置住房推倒。
美国谘询机构Demographia2011年对全球数百个城市的居民房屋购买力进行的调查显示,香港房价高达平均家庭年收入的11.4倍,在调查中最高;澳大利亚的主要大城市房价为其平均家庭年收入的6.1倍;而美国这一比例为3.3倍,在被调查的7个国家及地区中最低。该机构认为,当房价收入比达到5.1以上就属于严重偏离购买力(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前房价收入比达到5)。中国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高达8.76,而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更高,北京、上海、深圳更高达15倍以上,让城市居民无法承受。
对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开发商来说,限购令纯属“逼上梁山”的无奈。即使阻力重重,为了避免更大的泡沫危险,限购令仍可能会走向长期化和扩大化,这种釜底抽薪的办法无疑将主动挤压地产泡沫。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地产泡沫危机并不是第一次。据《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1996)》统计,“1988年,海南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猛涨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短短3年,增长超过4倍。……海南全省财政收入的40%来源于房地产业。……广西北海黄金地段的楼盘价格达到了6000-7000元/平方米,最高的超过1万元/平方米。”接下来泡沫破裂,楼价跌到500元/平方米,且有价无市。这场地产危机给占全中国0.6%总人口的海南省留下了占全国10%的积压商品房。
早在2008年,华尔街空头大师詹姆斯•查诺斯就曾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1000倍以上,甚至更糟。”他认为,中国经济只是一个等待破裂的泡沫,其中房地产是一个风向标。中国房地产业主要靠银行贷款支撑,随着房价进一步下滑,呆账、坏账会成为困扰中国银行业的一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将无法在经济增长不出现严重放缓的情况下遏制通货膨胀。专家预计,房价下降30%银行将增加1万亿元以上的坏帐;房价下跌30%以上,银行就会受巨创。一旦银行倒闭,中国金融和中国经济必然衰退,甚至崩溃。不容忽视的一点,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的债务馀额为人民币10.7万亿元。这尚未包括中央和乡村一级的债务。
对于素来大秤分金大块吃肉的开发商来说,2011年更像是一场悲剧的序幕。从年初的限购到年中的限贷,调控政策的紧箍咒从未放松。销售量下滑、存货激增、现金流紧张、消费者观望,这些巨大的压力之下,开发商不得不放下身段,开始降价促销。从温州到鄂尔多斯,进入10月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46个城市素来坚挺的房价终于出现停涨或下降。被很多开发商寄予厚望的“金九银十”黯然收场,低迷的成交态势仍在延续,能按进度完成销售比例的开发商屈指可数。很多企业无奈之下选择降价促销,结果引发了先期购房者的愤怒抗议,甚至成为可怕的群体性事件。在量价齐跌的严峻势态下,“卖不掉”的问题仍在持续发酵,逐步演变成整个地产行业的最大危机。
向来以中国地产的旗手而着称的万科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8.97%,这个负债率也是万科2008年以来近4年期间里的最高值。万科11月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环比分别减少了26%和20%。绿城净资产负债率从去年底的132%飙升到了令人咋舌的163.2%。险境中的绿城,不得不向中国最大的“金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求救,而绿城足球队也准备转让。12月12日,房地产股票领跌大盘,致沪指失守2300点,成交量创3年来新低。让中国地产商感到绝望的是,这种败相或许还只是开始。从12月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传出明确声音:2012年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如果说2011年是中国地产业的秋天的话,那么2012年就是一个真正严酷的寒冬。
从10月份开始,国内房价停止疯涨而转入下滑,资金紧张的开发商不得不大幅降价,抛售房屋。35个国内大城市房屋销售指数显示,其中29个城市的销量同比下降,包括北京在内的6个城市销量下降超过50%。10月份房价下跌的中国城市有34个,比9月份翻了一番。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发布,全国100个主要城市住宅价格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降,郑州市住宅均价在全国100个城市中跌幅进入前10。从7月份开始,郑州商品住房成交均价就一路缓缓下滑,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虽然幅度只有几十元,但抛物线的趋势却是持续阴跌。历来坚挺的中国房价,第一次从习惯性的假摔变成了真降。据一位长期生活在鄂尔多斯的人透露:继高利贷危机之后,康巴什楼市大面积降价,从去年的均价10000元暴跌至现在3000多元。
从12月5日,广州市海珠区琶洲纵横公寓一夜之间将房价由25000元/㎡降为13800元/㎡,此前3个月,这个项目总共1000套房子之售出16套。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2011年北京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为900万平方米左右,比上一年下跌27%,也远低于2008年,成交量创10年来的最低点。二线城市的西安11月份商品房交易面积为85.33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跌了五成。与此同时,房产中介市场正在经历2008年以来最严酷的寒冬。今年以来,北京二手房中介共关店约1000家,深圳更是从8000家锐减到5000家,不少门店几个月没有成交一套房。目前中国楼市萧条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下降,房屋库存继续上涨。毫无疑问,全国性的楼市调控拐点已经出现。
12月的第一周,全国35个重点城市中,13个城市房屋成交量同比跌幅超过50%,贵阳降幅达到74.09%,蚌埠降幅达到72.1%。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11月的成交量下降具有拐点意义,以前都是一线城市下降,现在是二三线城市下降。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1~2012)》中住房报告称:“2012年第二、三季度房价将有大幅下降的可能,降价势头将由城市的边缘区域向中心区域扩散。”
作为房地产的未来预期,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中国土地市场成交巨幅缩量,住宅用地成交量更是创出年内最低。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133个城市共成交土地1365宗,成交面积550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0%,同比减少37%;其中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408宗,成交面积2004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7%,同比减少45%。由郑州市国税局提供的税收数据显示,前11个月,郑州市房地产行业入库税款9.10亿元,这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达到13.1%,减收1.37亿元。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130个主要城市土地市场总土地出让金为1.18万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200亿元,减少了30%。如果计算全国所有城市,则今年土地财政将可能减少上万亿。
据《东方早报》报导,整个“金九银十”阶段,中国钢价跌幅超过500元/吨,势头直逼2008年末。应当说,房地产带动了汽车、装修、建材、家具、家电、园林和基础建设,一旦地产停摆,这些行业也将面临着雪崩的危险。不久前,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和花旗银行陆续调低了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预期。如果明年中国实际的增长率为8%,那么这将自1999年以来最缓慢的增长;相对于去年10.4%的增长率而言,这样的减速对于中国人来说感觉会像是衰退。
当年,日本房价在创下天价后,下跌70%;中国香港1998年开始,连续下跌6年,下跌近70%;泰国房价曾跌掉3/4;中国台湾曾下跌50%以上。歌星王菲在1997年以七成按揭,分20年供款的方式以4800万港元购入了沙田宝松苑的一个豪宅住房单元,每月供款额达29万港元,两年后只能以半价出售。30年前,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曾给日本带来巨大的痛苦,银行破产,大量的银行被兼并,整个社会进入10年的经济通缩时代。如果说日本的房灾导致了该国经济倒退了10年,那么中国地产的崩溃将是一场多米诺骨牌式的政治灾难,远比民主化和富裕的日本和香港更加危险。与日本当年高达2/3跌幅相比,谢国忠所说“中国房价跌去一半”的预言并不夸张。事实上,此番降价风暴是中国经济放缓的必然结果,并非因为调控政策。种种不祥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这辆疾驰了10年之久的高速列车,似乎快要到燃料耗尽的时候了,因为“中国房价永不落”的神话已经变成谎言。
中国的国歌有一句着名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早在2008年,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就警告中国面临着“溃败”的危险。2011年10月22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沈阳进行了一场禁止录音录像的演讲。郎咸平根据中国制造业将要坍塌和地方债已经达到债务危机程度等因素,得出了“中国政府已经破产”、“中国将会陷入几十年大萧条”、“中国将会成为全世界最穷国家”等悲观结论。俗话说,风雨来临蚁上树,大船将沉鼠先逃。精英们的“叛国”告诉人们,暴风雨就要来了。据美国移民局透露,2001年到2009年移民美国的中国人是59万多人,而2011年移民美国的数量超过100万人,2012年符合条件的移民人数至少将达到130万人。另据福布斯排行榜调查,目前中国大约六分之一的千万富豪已经或正在移民国外,三分之一的千万富豪已经拥有海外资产,至少有十几万亿财富已经被席卷而去,这意味着未来的中国将“人财两空”。移民的原因有许多种,但最关键的是安全感缺失;这包括生命的安全,财产的安全,食品的安全,空气的安全,教育的安全,权利的安全等等。
物业税元年
圣雄甘地曾经说过:“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当经济泡沫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纷纷破灭时,中国经济必将进入无可奈何的后地产时代。届时,中国将出现当年日本和香港楼市崩盘的景象:房屋价值严重缩水,大量的按揭出现断供,银行出现大量的坏账,地产商纷纷破产……在后地产时代,压力最大的无疑是被土地财政撑大肚子的地方政府。如果说房地产是鸦片,那么很多人都已经成瘾了。从2011年的情况来看,对中国地产商来说,未来的2012年绝对是一个不祥的年代。2011年与2010年相比,许多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就已经减少五成左右,连累财政收入下降。制造业的萧条和破产浪潮无疑已经削断了政府税利的另一条财路。正处于建设高峰期的政府一旦陷入财政困境,下一步会做出什么举动,这是值得每一个人关注的。温家宝今年特别指出,要利用房价合理回归的有利时机,出台治本之策。那么何为“治本之策”?
从过往的事实来看,近10年来的每一次政府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其结果都是“空调”——房价更进一步地飞涨。房子越来越贵,土地才奇货可居,能卖个好价钱。限贷、限价和限购,中国本轮房地产调控仍然富于强烈的行政色彩。相比受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人为操纵的限贷和限价,封杀富人囤积的限购成为中国地产的真正毒药。任志强说过:“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房地产开发商只替富人建房。”限购彻底断绝了中国地产的源头。后地产时代的来临,失去土地财政的政府极有可能再次启动物业税。
物业税已经被无数政客和经济学家呼喊了许多年。每当房价高涨时,许多“专家”就说抑制房价上涨的唯一方法是实行物业税。理由是现行的中国房地产在生产、流通环节的税赋很重(包括土地出让金),但持有环节的税很轻。因此造成有钱人买很多套房,这种投机活动让房价暴涨,使穷人买不起房子。如果加大了持有环节的税收,则拥有多套房的投资者会减少,房价就会跌下来了。这种持有环节的税收就是指物业税。
房地产飞涨了10多年,中国虽然没有成为全世界最富的国家,但至少已经成为全世界房子最贵的国家。按理说,物业税就应该早就该出台了,好让房价回归其应有的价值,至少不要使其氾滥成泡沫。然而事实上,物业税并没有引起政府的任何兴趣。理论上,税收是政府唯一的合法收入。政府好比民众饲养的一条狗,看家守夜,为人民服务。正如人是狗的主人,民众也是政府的主人。准确地说,政府是纳税人用税收供养的一个公共组织,维持正义和公理,保护弱者,抑制强权。税收具有双重功能,它不仅是政府存在的物质基础——政府需要税收作为生存费用,税收也是维持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依靠税收的杠杆原理,削富济贫,以福利的名义缩小社会差距,增强人民普遍的幸福感。税收的这两种功能中,前者有利于改善政府的生存状态,后者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和人民的幸福。
“毋庸置疑,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泡沫,但我们的房产税比津巴布韦还要低;这种情况真是可笑”(易宪容)。虽然目前中国房产税(物业税)起征额度极低,甚至仅仅是一种象征性意义,但并不意味在土地财政断绝之后仍然能保持这种“象征性”程度。从人类历史来看,“劫富济贫”永远是一种“替天行道”正义;特别是在基尼系数从20年前的0.24发展到超过0.5的当下中国,合理的物业税将能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效果。至少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原因,物业税遭遇到体制内的强力阻击,这被黑领群体视为阳光法案的预演。地产投机的背后隐藏着大量洗钱暗流,物业税极有可能造成对腐败和体制的“误伤”。2009年陈绍基案发后,拔出萝卜带出泥,广东因害怕被牵连的社团要员在风声鹤唳之下,外逃多达150个家庭。其中退休的省级干部6人,厅级干部多达70人,被他们带走的灰色资产估计至少超过100亿。因事发突然,这些黑领们在国内囤积的房产基本都没来得及变卖,仅在广州一地被中纪委查封的“无主”(已经潜逃)房地产就超过1800套,散布在碧桂园等上百万的豪华别墅多达160套。又比如贵阳市常委樊中黔被查有13套;茂名副市长杨光亮有14套;文强被查有16套;楚雄州长杨红卫被查有23套;杭州副市长许迈永被查有25套;山西蒲县煤炭局长郝鹏俊被查有35套房产;浙江省药监局长黄萌被查有84套房产……
学者袁剑曾说:“正如热恋会让情人们智商降低一样,繁荣也可以让人迷狂。长久的繁荣更是特别容易推动普遍的幼稚预测,明天还会像今天一样繁荣。”如果说资本从制造业流向房地产给“通胀棺材”上敲下了最后一根钉子,那么接下来的就是世界末日般的泡沫清算。2012年无疑是这场清算的最美妙时刻。在古老的玛雅传说中,2012年是世界末日;对中国来说,至少是地产的世界末日,地产泡沫终将破灭。所谓“政府不会让房价下跌”的童话是绝对荒谬的,4年前的股灾曾使平均每个中国股民损失了20多万。财富是不会“蒸发”的,它只是从一个人的口袋跑进另一个人的口袋而已。可以想像,当地产已经崩盘时,房地产一片萧条,击鼓传花的游戏在一声鼓响中宣布结束,这场非理性游戏的不幸儿将成为替罪羊被推上祭坛——你必须为你的房产支付税费。你可以断供拖欠银行的钱,但你不可以欠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努力建设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毫无疑问,这是物业税的前提,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是为全国范围内开征房产税做技术上的铺垫。
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据《中国证券报》报导,房产税试点扩大方案即将出台。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之前表示,未来房产税进一步推开的大方向已经明确。年底将会对重庆、上海两地的房产税试点情况进行总结,届时会出台下一步扩大试点的方案。“政府调节房价未来的方向,将是以房产税等经济手段来逐步替换‘限购令’这样的行政手段。”贾康近日直言,房产税将(取代土地收入)成为未来政府的财源支柱。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认为,目前中国房产税税基很小,未来限购政策或将取消,届时房产税的作用将会发挥出来。
中国有世界上最富有的政府和最贫穷的家庭,在福布斯的榜单上,中国税负痛苦指数在公布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列第二。曾有网友这样计算中国官方的税收:“月收入1万,要交14%个税,12%公积金,8%养老保险,4%医疗失业险=3800元,如果你拿出6200全部消费,需要为你消费的商品埋单17%增值税,28%各种杂税=2800元,所以,一个月赚1万的人,你相当于要拿出6600元来缴税。”在官方制定的高中教科书中,明确地说明:“税收具有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以调控之名,突然宣布将证券印花税税率从1‰调整为3‰;10天后,国税局宣布实行新的车船税缴纳制度;紧接着,不少企业的出口退税制度被宣布取消;同时大幅提高资源税税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股市从6100跌倒1600,而政府财税收入每年增长率从超GDP双倍变成3倍。民主的终极其实还是税收问题。荷兰的建国,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都是从政府征税问题引起的。
历史是一个扳弯的竹子,一切最终还要弹回来。
10年来,中国地产狂飙猛进,酿成一场无远弗届的经济灾难、政治灾难和文化灾难;作为这场中国灾难的始作俑者,注定逃脱不了一场末日审判。地产的每一轮暴涨都脱离了房价的基本面,为日后的下跌积聚动能,上涨预期下的楼市繁荣完全是一场“金融传销”。对于这样的畸形市场,停涨便意味着暴跌,“稳定房价”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12年会是一场世界的末日吗?至少对地产人是这样,还有很多没钱回家过年的农民工,怒砸售楼部的业主,亡命天涯的老板和高利贷者。如果说如同战争一般的房地产狂潮是一场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话,那么在后地产时代的物业税则是另一场财富大洗牌。
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在郑州黄河滩区租地种田的农民韩洪刚,在60亩地里种了40万斤萝卜,5分钱一斤还卖不出去,他干脆广告免费送给市民;结果不仅40万斤萝卜被一抢而光,甚至连他地里的红薯也被挖走不少,“萝卜哥”一夜之间蹿红网络。虽然开发商不是“萝卜哥”,房子也不是萝卜,但它们都长在地上,道理是一样的。10馀年来,中国地产商最爱说的话就是“卖楼就像卖菜一样”。
文章来源:《博客中国》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中国飙升的房价通过从制造行业转移而来的钱而被炒起来,仅仅是助长了中国的‘泡沫经济’,中国的制造业将是它发展的尽头。因为制造业领域所面临的两大难题,第一是跨国投资环境的恶化,第二则是严重的产能过剩。
►房地产带动了汽车、装修、建材、家具、家电、园林和基础建设;一旦地产停摆,这些行业也将面临着雪崩的危险。
►如果说如同战争一般的房地产狂潮是一场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话,那么在后地产时代的物业税则是另一场财富大洗牌。
两年之前,一部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2012》——这个出自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黙里奇的视觉大片在当年中国和世界票房榜上独占鳌头,“《2012》讲述是一种可能性,地球会不会在2012年迎来他的终点,如果是真的,人类文明何去如从?”在许多故事和传说中,马上就要到来的2012年无疑是一个诡异的年份。天体物理学家指出,地球与太阳的磁极将在这一年发生颠倒;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这将可能引发地球生命的毁灭。在古老而神秘的玛雅传说中,2012年12月21日将是人类文明结束的日子。这个神秘的预言在西方世界广为传播,《2012》就是对这个玛雅预言的夸张演绎。
古老的玛雅历法认为,地球生命有5个太阳纪,分别遭遇人类的5次浩劫:第一个太阳纪是洪水浩劫,世界遭受大洪水;第二个太阳纪是风蛇浩劫,建筑物被飓风催毁;第三个太阳纪是火雨浩劫;第四个太阳纪是地震浩劫;第五个太阳纪就是世界末日,太阳会消失,大地剧烈摇晃,灾难四起……当第五个太阳纪来临,地球会彻底毁灭,按照玛雅历法为3113年,换算成耶稣纪元的公历便是2012年12月21日。
所谓中国模式
在电影《2012》中,美国政要面对即将修建完成的诺亚方舟赞叹道:“这么艰巨的项目交给中国是对的,没有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比中国做得更好。”这句台词在中国影院中引发了观众们的狂笑。
作为《枪炮、钢铁和病菌》的姊妹篇,《崩溃》一书的副标题是“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贾雷德•戴蒙德在书中用大量笔墨来分析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即使有危言耸听之嫌,但戴蒙德的话绝非杞人忧天,更像是一部“盛世危言”。他提出两点:一,中国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世界性的问题;二,如果中国人也想过上发达国家人“穷奢极欲”的生活,那么地球就要崩溃。戴蒙德将中国的环境问题归为6大类,即空气、水、土壤、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消失以及超大型工程。因为污染,中国城市居民平均血铅浓度几乎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每年因空气污染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大约30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每年中国大约有73万人死于抽烟。
加入WTO10年来,中国经济在后发优势下,依靠全球化经济分工体系,一直在“大规模快速增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也是世界上化肥生产和消费最多的国家。自1981年以来,中国的化肥使用量增长了5倍,每亩农田的化肥使用量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中国农药生产和消费位居世界第二,占全球农药消费量的14%,是农药净出口国。此外,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水泥生产国。在过去20年里,中国的钢铁、钢铁制品、水泥、塑料和化学纤维产量分别提高了5倍、7倍、10倍、19倍和30倍,而洗衣机的产量则增加了34000倍。
随着肥胖病的增多,中国食肉者也越来越多。猪肉是中国首要的肉制品,牛肉、羊肉和鸡肉等产品的消费量也快速增长,而中国的人均蛋类消费早已与第一世界国家等同。动物类食品人均消费量在30年间翻了几番,这意味着粮食消耗和农业废弃物也随之增加,因为每生产1斤的肉食就需要10或20斤的粮食或植物。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玉米进口国。而饲养动物所产生的排泄已经远远超过工业废弃物,更加重了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在2010年,天灾人祸中的海地让全人类提前看到了世界末日,人们怎会相信它曾经是地球最为繁荣富裕的殖民地,而且它第一个取得独立。中国用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事实。但很少有人提及另一个事实:中国占全球7%的耕地,消耗了全球35%的氮肥,单位面积上的磷肥和钾肥使用量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从1984年到200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增长21%,但化肥投入增加了3368万吨,增长200%。中国的粮仓东北,农业正在陷入对化肥的过度依赖。农民的化肥用量,逐年增加,不仅造成了土壤土质的恶化,而且某些化肥所含有的重金属,正在威胁人类的安全,而过度使用的化肥,也使水和空气的污染加剧。实际上,化肥的边际效应在逐年递降,但农民对于化肥就像吸毒一样,产生了依赖,欲罢不能。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土壤的进一步被破坏,东北这个粮仓,将出现大范围的危机。换言之,粮仓将有崩解的危险。中国农业问题专家党国英说:“中国目前粮食高产主要是依靠化肥、农药,依靠地表水和地下水灌溉,为此我们付出了极大的环境代价。”
随着中国交通的提速,灾难与成本也在迅速上升。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轮子上的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根据官方统计,每年因车祸死亡者达到10多万人,受伤者有100多万人。平均每天要用300个中国人的身体和生命来祭拜轮子。尽管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只占全世界的1/18,但每年车祸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5。中国的车祸死亡率已经连续1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国以世界3%的汽车保有量,制造了全球16%的死亡人数。中国城市每万辆车死亡率是美国的17.8倍。在过去一年,小悦悦事件和甘肃校车事件引发全社会关注。
北京的机动车数量超过500万之后,首都不仅变成了“首堵”,汽车排放的废气污染在2011年的冬天发展成为一场社会事件。对很多人来说,空气污染唯一的好处是污染面前人人平等,即使你是身家亿万的老板,或是身居要职的高官,在一个重度污染的环境中,你也必须接受这种看不见蓝天的囚禁。或者说,除非你乘坐直升飞机,那怕是悍马或宝马,也照样得在路上“卧着”。面对未来,中国还将会生产更多的汽车,也会有更多的土地被改造成公路兼停车场。无论是在路上或者在家里,你都必须呼吸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
从经济结构来说,所谓中国模式可以归纳为“廉价劳动力+投资+加工制造+出口+外汇储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的出口工业将制造成品运往国外,污染物则留给自己,而且这种现象正在变本加厉。贾雷德•戴蒙德指出:“如果告诉中国,不要向往第一世界国家的生活水平,中国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态度。”但是你要第一世界国家人民放弃他们如今的生活水平,他们也不能容忍。那么大家都过上“穷奢极欲”的生活呢?地球又不能容忍。可以说,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发展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关于人类未来的最大的政治问题。值得赞赏的是,作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正在转变态度,开始接受相应的减排义务。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说过一句实话:“缺乏自由的繁荣是另一种形式的贫乏。”中国政府为此反驳道:“希望有关国家尊重各国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毫无疑问,经济增长是一个社会繁荣的基础,但如果经济增长的成本过高、代价过大,这种弱肉强食的繁荣与杀鸡取卵的暴富只会带来巨大的社会不公,从而出现崩溃的危险;这种饮鸩止渴式的所谓增长其实是不可持续的。一旦中国的经济真的开始崩盘,它内部的纷争会事整个国家陷入混乱。根据孙立平教授的说法,去年中国有多达18万起抗议和骚乱(官方称为“群体性事件”),平均每天500起。
《谎言帝国:21世纪的中国真相》一书的作者、法国政治经济学家居伊•索尔曼指出,中国的最大变化不在于经济的层面。自由市场的发展如果没有和自由思想的进程同步,那么经济的发展将是毫无意义的。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模式现在已经走到一条死路。因为任何增长终究会到达一个瓶颈。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征只是资本的重复堆积,这种陈旧的经济模式就是典型的“重商主义”。因此说,貌似强大的中国其实只是一堆木头捆在一起凑成的庞大的木筏,而不是一艘真正的有机组织的、形成强大力量的战舰。这样的中国不管怎样庞大,也是不堪一击的,一个小小的风浪就足以使其瞬间崩溃。
塔吊上的中国
在电影《2012》中,代表官方话语的中国军人正在进行末日宣传:“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创造更多工作的机会。”毫无疑问,就业与GDP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意识形态:无论怎样,“发展是硬道理”;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成为权力合法性的最重要支撑。在衣和食的问题解决之后,住和行成为最大的消费市场。住房与汽车齐头并进,成为中国经济的两根铁轨,使中国经济迅速驶入快车道,连续10多年保持着两位数左右的增长率。反过来,唯GDP主义发展模式也产生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负面效应:收入分配不公平、社会分化、劳工权利得不到保障、环保恶化和社会道德体系瓦解等等。
当水立方的泡沫造型为中国树立了一个“不差钱”的形象后,泡沫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现实。早在2008年,《福布斯》评出了全球七大的经济泡沫,其中中国房地产市场位居第二大泡沫。依靠中国政府4万亿强心针救市,有惊无险的2008“拐点”被成功延后,地产继续一路狂奔。王志纲认为,2008年出现全球金融危机,正是中国宏观调控的绝佳机遇,借此给过热的中国经济泼泼冷水,趁势痛下决心实现转型,中国经济将更有后劲,更加可持续。但相反,盲目的货币投放,只不过把危机向后拖延,实则加重了中国的经济病。到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总金额达15000亿元,占当年GDP的4.4%。中国70个大中城市土地出让金共计10836亿元,比2008年猛增140%,比“疯狂”的2007年增加49%。“卖地”持续多年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许多城市包括北京的土地出让金实际占到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今年初,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公开承认,最近5年来,中国政府出售土地3300多万亩,获得土地暴利7万多亿元。
“退休女工”王炼利女士的《中国房地产之厄》一书历经坎坷,日前终于在香港出版。王炼利通过对来自国家统计局的公开信息中有关房地产的统计分析,她不仅“证实”了“很多专家学者违背了常识在信口开河”的现状,更重要的是告诉了人们“中国的方方面面是怎样‘被’房地产的”。在这个过程中,全国城镇野蛮大拆迁、居民就业难、社会消费难以启动等等社会动荡因素,都可以从“中国‘被’房地产”中找到答案。中国房地产真正的高速发展,其实是从1998年开始的,至今已经一路狂奔了整整13年。如果从2001年入世算起,中国房地产用了10年时间将房价推高了整整10倍,而相反,股市还在2000点徘徊,这显然与货币超发有很大关系。10年前,当时中国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彻底结束,整个金融行业几乎毫不例外地纷纷开办房地产按揭业务。银行的介入使中国房地产业开始空前繁荣。按揭拉低了购房门槛;宽松的信贷政策降低了开发商的融资成本;“招拍挂”的土地财政彻底消除了土地瓶颈。
对中国来说,房地产从来就是政治问题,对中国房地产来说,这里没有真正的市场,却有真正的政治。可以说,这10年来,地方财政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依靠玩弄房术的“土地财政”,而中国政府成为房地产狂飙中的最大获益者,大部分地产收益最终都会落进政府的腰包。据全国工商联对三个一线城市的调查,上海财政从房价中分得的份额为64.50%,北京为48.28%,广州为46.94%。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地产都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火车头,或者说是中国经济的“劫持者”。房地产业即使不占据支柱地位,也是这10年来地方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以2009年为例,房地产行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约6%;中国民众当年消费性支出约12万亿,其中商品房消费支出为6万亿。2010年,鄂尔多斯的房地产开工面积是1009.4万平方米,而同期北京市是1639.5万平方米,开工面积已经接近北京市的2/3。鄂尔多斯人均的购房面积是15平方米,而北京的数据则只有0.78平方米。作为狂热的投资品,房地产资产的高度泡沫化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不用说唐福珍钱云会们——1.2亿失去了土地的失地农民与300万户城市拆迁户的血泪故事,地产同样的成为中国中产阶级的灾难,作家阎连科不得不在网上向胡温求救。
中国目前有8万多家房地产开发商,它们拥有的土地足以建造近1亿套住房。据瑞信分析师估算,加上空置的待售住房,中国已有能力满足长达20年的住房需求。在户口隔离制度下,只有劳动力而不要人的中国城市化其实是对城市化的反动。房地产业在过去几年完全陷于一种失控的非理性繁荣。房地产泡沫吸引大量实业资本杀入,中国的经济结构迅速地房地产化。作为一个典型代表,曾经作为中国电脑第一企业的联想竟然早已放弃了电脑制造,而急急杀入地产。外资制造业云集的东莞工业园区已经变成一座巨大的幽灵城。2010年这里还有100多家企业和10多万员工,如今仅剩下寥寥数家企业和几百名工人。这印证了中国对欧洲出口因欧元区危机遏制消费开支而出现“断崖式下跌”。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中国飙升的房价通过从制造行业转移而来的钱而被炒起来,仅仅是助长了中国的‘泡沫经济’,中国的制造业将是它发展的尽头。因为制造业领域所面临的两大难题,第一是跨国投资环境的恶化,第二则是严重的产能过剩。”
曾有一部着名的好莱坞电影,叫《生死时速》(《Speed》)。电影情节很简单,恐怖分子在一辆巴士里安装了炸弹,只要巴士的时速超过每小时50英里,就不能减速。一旦低于时速50英里,就会引发炸弹爆炸,导致车毁人亡。所以整部电影都在这个疯狂疾驶、充满死亡恐惧的巴士中进行。在世界危机蔓延的2011年,有一个段子说:希腊“破产”了,没事,还有欧洲诸国可以救援;欧洲“破产”了,没事,还有美国可以救援;美国“破产”了,没事,还有中国可以救援;中国“破产”了,没事,我们还有上帝……经济学家张维迎则这样说:“中国已到了离开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再无空间的地步。美国的市场经济如平地推车,停歇无妨,而中国的市场经济,则如推车爬坡,停顿便是倒退。与政治体制改革这样的大局相比,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已变成次要。”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越来越趋于纯粹生产型国家,只制造,不创造;只生产,不消费;只出口,不进口。西方国家则越来越趋于纯粹消费型国家,只创造,不制造;只消费,不生产;只进口,不出口。在欧洲陷入一片经济困境之时,温州的失落已经成为一个不祥的预兆,中国的经济问题最终仍要回到内需层面。但仅仅依靠富人的挥霍来拉动内需只能制造一个“内虚”的中国。内需的缺失与出口的受阻将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2009年,中国钢材产能达到7亿吨,产能过剩将近5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75%。从某种程度上,地产从一开始就成为提振内需的唯一砝码。
房地产在推升GDP增长的同时,在政治上产生了更加诡异和无法替代无法动摇的作用。首先,地产有效地化解了产能过剩的严峻压力,钢筋水泥的高消耗高耗能消解了最大的产能过剩。连续最近10几年来,中国钢铁和水泥产量和消耗量一直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其中绝大部分被用来盖房子。2008年全国水泥总产量13.9亿吨,平均1个中国人1年就要消耗1吨水泥。钢铁和水泥行业都是典型的高耗能产业。目前中国建筑行业的总能耗已经占到整个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每年新屋建设量也占世界60%以上,而中国只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其经济总量只占全世界的7%左右。
毫无疑问,房地产对“内需”和“GDP”的带动是其受到官方鼓励核心原因。一旦地产崩溃,则整个能源行业、钢铁业、水泥业、煤炭工业也都将一损俱损。这些原始工业仍然构成落后中国的核心经济因素,因为中国尚未发展出成熟完善的知识经济体系。中国GDP的列车几乎全部系在房地产的火车头上。一旦房地产市场倒塌,其结果就是GDP增速放缓、公共债务的上升和通货膨胀的居高不下,这些将是未来中国面临的最大困境。应当看到,在中国光鲜的新摩天大楼、高速公路以及子弹头列车背后,是无人居住的鬼城、空荡荡的公路和空驶的高铁。蒋方舟在《纪事2011》中写道:
“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之后,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唱衰忽然多于唱好。在危机感面前,越来越多人开始考虑移民,在2012年前抢一张船票。2011年,所有人都参与了一场没有赢家、庄家通吃的游戏。就连春风得意的房地产商,也在史上最严厉的行政手段的强压下,在年末,变得忧心忡忡、愁云惨淡。”
地产的末日?
在电影《2012》中,中国制造了拯救人类的诺亚方舟,最后登上“神舟”的却是美国人。有些经济学家指出,2008年是中国经济由盛而衰的拐点,2009年以来的GDP增长只是依靠资产泡沫催生出来的非理性亢奋。英国渣打银行的报告预计,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50%以上都是由投资驱动的,而在危机重重的2008年,这一比例仅为43%。事实上,东莞和温州制造业的崩溃才是中国经济的真实场景。从温州老板跑路潮,可以想见那些承担了60%以上的税收和90%以上就业的中国民间中小企业主的悲惨结局。从2011年伊始,由于对房地产购买和银行贷款的严格限制,中国房地产交易量和价格双双下降,引发人们对房地产市场崩盘的恐慌,这将把债台高筑的房地产开发商逼至绝境。随着地产狂热和经济泡沫的破裂,中国经济必将进入非理性萧条时期,即所谓的“硬着陆”或者“软着陆”。硬着陆就是暂时性的扬汤止沸,泡沫并没有消除,泡沫破灭引发经济危机和经济持续衰退,社会陷入动荡。相比之下“软着陆”则使泡沫渐破,消弥于无形,社会可能出现阵痛但不会出现震荡。地产列车上的中国经济会成为拯救世界的“诺亚方舟”,还是相反,成为“泰坦尼克”,这是2012年最大的悬念和猜想。
地产兴起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房地产吸纳富人的富馀资金,同时借助房价的节节拔高使富人更加感觉富有,从而使富人得到最大的满足。在股票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地产甚至成为热钱的唯一方向。在“波士顿谘询”所做的调查中,14%的中国富人完全靠地产投资(投机)获利,实际数字明显比这大得多。这对农民化的中国富人来说,当今买房就如同古代买地,“不在地主”变成了今天的“不在房东”。事实上,中国地产从一开始就与居住无关。《人民日报》曾毫不讳言地指出,普通购房者早已被中国房地产彻底抛弃。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指出,中国房价收入比超出合理承受范围,85%中国家庭无能力买房。类似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城这样的“城市幻影”、“空城计”、“幽灵城”或者“鬼城”在中国绝非孤例。《人民网》曾有一文为《巨大楼市泡沫显现,中国空置房可供2亿人居住》,据此,可以推算出中国住房空置率至少超过30%。据刘植荣先生说,荷兰安排无房户免费入住空置一年以上的住房;法国对空置住房的产权所有人进行罚款;丹麦强迫空置超过两个月的住房免费供他人使用;瑞典征用空置住房当做廉租房供无房户使用,甚至把空置住房推倒。
美国谘询机构Demographia2011年对全球数百个城市的居民房屋购买力进行的调查显示,香港房价高达平均家庭年收入的11.4倍,在调查中最高;澳大利亚的主要大城市房价为其平均家庭年收入的6.1倍;而美国这一比例为3.3倍,在被调查的7个国家及地区中最低。该机构认为,当房价收入比达到5.1以上就属于严重偏离购买力(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前房价收入比达到5)。中国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高达8.76,而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更高,北京、上海、深圳更高达15倍以上,让城市居民无法承受。
对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开发商来说,限购令纯属“逼上梁山”的无奈。即使阻力重重,为了避免更大的泡沫危险,限购令仍可能会走向长期化和扩大化,这种釜底抽薪的办法无疑将主动挤压地产泡沫。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地产泡沫危机并不是第一次。据《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1996)》统计,“1988年,海南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猛涨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短短3年,增长超过4倍。……海南全省财政收入的40%来源于房地产业。……广西北海黄金地段的楼盘价格达到了6000-7000元/平方米,最高的超过1万元/平方米。”接下来泡沫破裂,楼价跌到500元/平方米,且有价无市。这场地产危机给占全中国0.6%总人口的海南省留下了占全国10%的积压商品房。
早在2008年,华尔街空头大师詹姆斯•查诺斯就曾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1000倍以上,甚至更糟。”他认为,中国经济只是一个等待破裂的泡沫,其中房地产是一个风向标。中国房地产业主要靠银行贷款支撑,随着房价进一步下滑,呆账、坏账会成为困扰中国银行业的一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将无法在经济增长不出现严重放缓的情况下遏制通货膨胀。专家预计,房价下降30%银行将增加1万亿元以上的坏帐;房价下跌30%以上,银行就会受巨创。一旦银行倒闭,中国金融和中国经济必然衰退,甚至崩溃。不容忽视的一点,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的债务馀额为人民币10.7万亿元。这尚未包括中央和乡村一级的债务。
对于素来大秤分金大块吃肉的开发商来说,2011年更像是一场悲剧的序幕。从年初的限购到年中的限贷,调控政策的紧箍咒从未放松。销售量下滑、存货激增、现金流紧张、消费者观望,这些巨大的压力之下,开发商不得不放下身段,开始降价促销。从温州到鄂尔多斯,进入10月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46个城市素来坚挺的房价终于出现停涨或下降。被很多开发商寄予厚望的“金九银十”黯然收场,低迷的成交态势仍在延续,能按进度完成销售比例的开发商屈指可数。很多企业无奈之下选择降价促销,结果引发了先期购房者的愤怒抗议,甚至成为可怕的群体性事件。在量价齐跌的严峻势态下,“卖不掉”的问题仍在持续发酵,逐步演变成整个地产行业的最大危机。
向来以中国地产的旗手而着称的万科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8.97%,这个负债率也是万科2008年以来近4年期间里的最高值。万科11月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环比分别减少了26%和20%。绿城净资产负债率从去年底的132%飙升到了令人咋舌的163.2%。险境中的绿城,不得不向中国最大的“金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求救,而绿城足球队也准备转让。12月12日,房地产股票领跌大盘,致沪指失守2300点,成交量创3年来新低。让中国地产商感到绝望的是,这种败相或许还只是开始。从12月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传出明确声音:2012年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如果说2011年是中国地产业的秋天的话,那么2012年就是一个真正严酷的寒冬。
从10月份开始,国内房价停止疯涨而转入下滑,资金紧张的开发商不得不大幅降价,抛售房屋。35个国内大城市房屋销售指数显示,其中29个城市的销量同比下降,包括北京在内的6个城市销量下降超过50%。10月份房价下跌的中国城市有34个,比9月份翻了一番。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发布,全国100个主要城市住宅价格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降,郑州市住宅均价在全国100个城市中跌幅进入前10。从7月份开始,郑州商品住房成交均价就一路缓缓下滑,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虽然幅度只有几十元,但抛物线的趋势却是持续阴跌。历来坚挺的中国房价,第一次从习惯性的假摔变成了真降。据一位长期生活在鄂尔多斯的人透露:继高利贷危机之后,康巴什楼市大面积降价,从去年的均价10000元暴跌至现在3000多元。
从12月5日,广州市海珠区琶洲纵横公寓一夜之间将房价由25000元/㎡降为13800元/㎡,此前3个月,这个项目总共1000套房子之售出16套。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2011年北京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为900万平方米左右,比上一年下跌27%,也远低于2008年,成交量创10年来的最低点。二线城市的西安11月份商品房交易面积为85.33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跌了五成。与此同时,房产中介市场正在经历2008年以来最严酷的寒冬。今年以来,北京二手房中介共关店约1000家,深圳更是从8000家锐减到5000家,不少门店几个月没有成交一套房。目前中国楼市萧条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下降,房屋库存继续上涨。毫无疑问,全国性的楼市调控拐点已经出现。
12月的第一周,全国35个重点城市中,13个城市房屋成交量同比跌幅超过50%,贵阳降幅达到74.09%,蚌埠降幅达到72.1%。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11月的成交量下降具有拐点意义,以前都是一线城市下降,现在是二三线城市下降。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1~2012)》中住房报告称:“2012年第二、三季度房价将有大幅下降的可能,降价势头将由城市的边缘区域向中心区域扩散。”
作为房地产的未来预期,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中国土地市场成交巨幅缩量,住宅用地成交量更是创出年内最低。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133个城市共成交土地1365宗,成交面积550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0%,同比减少37%;其中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408宗,成交面积2004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7%,同比减少45%。由郑州市国税局提供的税收数据显示,前11个月,郑州市房地产行业入库税款9.10亿元,这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达到13.1%,减收1.37亿元。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130个主要城市土地市场总土地出让金为1.18万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200亿元,减少了30%。如果计算全国所有城市,则今年土地财政将可能减少上万亿。
据《东方早报》报导,整个“金九银十”阶段,中国钢价跌幅超过500元/吨,势头直逼2008年末。应当说,房地产带动了汽车、装修、建材、家具、家电、园林和基础建设,一旦地产停摆,这些行业也将面临着雪崩的危险。不久前,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和花旗银行陆续调低了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预期。如果明年中国实际的增长率为8%,那么这将自1999年以来最缓慢的增长;相对于去年10.4%的增长率而言,这样的减速对于中国人来说感觉会像是衰退。
当年,日本房价在创下天价后,下跌70%;中国香港1998年开始,连续下跌6年,下跌近70%;泰国房价曾跌掉3/4;中国台湾曾下跌50%以上。歌星王菲在1997年以七成按揭,分20年供款的方式以4800万港元购入了沙田宝松苑的一个豪宅住房单元,每月供款额达29万港元,两年后只能以半价出售。30年前,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曾给日本带来巨大的痛苦,银行破产,大量的银行被兼并,整个社会进入10年的经济通缩时代。如果说日本的房灾导致了该国经济倒退了10年,那么中国地产的崩溃将是一场多米诺骨牌式的政治灾难,远比民主化和富裕的日本和香港更加危险。与日本当年高达2/3跌幅相比,谢国忠所说“中国房价跌去一半”的预言并不夸张。事实上,此番降价风暴是中国经济放缓的必然结果,并非因为调控政策。种种不祥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这辆疾驰了10年之久的高速列车,似乎快要到燃料耗尽的时候了,因为“中国房价永不落”的神话已经变成谎言。
中国的国歌有一句着名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早在2008年,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就警告中国面临着“溃败”的危险。2011年10月22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沈阳进行了一场禁止录音录像的演讲。郎咸平根据中国制造业将要坍塌和地方债已经达到债务危机程度等因素,得出了“中国政府已经破产”、“中国将会陷入几十年大萧条”、“中国将会成为全世界最穷国家”等悲观结论。俗话说,风雨来临蚁上树,大船将沉鼠先逃。精英们的“叛国”告诉人们,暴风雨就要来了。据美国移民局透露,2001年到2009年移民美国的中国人是59万多人,而2011年移民美国的数量超过100万人,2012年符合条件的移民人数至少将达到130万人。另据福布斯排行榜调查,目前中国大约六分之一的千万富豪已经或正在移民国外,三分之一的千万富豪已经拥有海外资产,至少有十几万亿财富已经被席卷而去,这意味着未来的中国将“人财两空”。移民的原因有许多种,但最关键的是安全感缺失;这包括生命的安全,财产的安全,食品的安全,空气的安全,教育的安全,权利的安全等等。
物业税元年
圣雄甘地曾经说过:“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当经济泡沫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纷纷破灭时,中国经济必将进入无可奈何的后地产时代。届时,中国将出现当年日本和香港楼市崩盘的景象:房屋价值严重缩水,大量的按揭出现断供,银行出现大量的坏账,地产商纷纷破产……在后地产时代,压力最大的无疑是被土地财政撑大肚子的地方政府。如果说房地产是鸦片,那么很多人都已经成瘾了。从2011年的情况来看,对中国地产商来说,未来的2012年绝对是一个不祥的年代。2011年与2010年相比,许多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就已经减少五成左右,连累财政收入下降。制造业的萧条和破产浪潮无疑已经削断了政府税利的另一条财路。正处于建设高峰期的政府一旦陷入财政困境,下一步会做出什么举动,这是值得每一个人关注的。温家宝今年特别指出,要利用房价合理回归的有利时机,出台治本之策。那么何为“治本之策”?
从过往的事实来看,近10年来的每一次政府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其结果都是“空调”——房价更进一步地飞涨。房子越来越贵,土地才奇货可居,能卖个好价钱。限贷、限价和限购,中国本轮房地产调控仍然富于强烈的行政色彩。相比受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人为操纵的限贷和限价,封杀富人囤积的限购成为中国地产的真正毒药。任志强说过:“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房地产开发商只替富人建房。”限购彻底断绝了中国地产的源头。后地产时代的来临,失去土地财政的政府极有可能再次启动物业税。
物业税已经被无数政客和经济学家呼喊了许多年。每当房价高涨时,许多“专家”就说抑制房价上涨的唯一方法是实行物业税。理由是现行的中国房地产在生产、流通环节的税赋很重(包括土地出让金),但持有环节的税很轻。因此造成有钱人买很多套房,这种投机活动让房价暴涨,使穷人买不起房子。如果加大了持有环节的税收,则拥有多套房的投资者会减少,房价就会跌下来了。这种持有环节的税收就是指物业税。
房地产飞涨了10多年,中国虽然没有成为全世界最富的国家,但至少已经成为全世界房子最贵的国家。按理说,物业税就应该早就该出台了,好让房价回归其应有的价值,至少不要使其氾滥成泡沫。然而事实上,物业税并没有引起政府的任何兴趣。理论上,税收是政府唯一的合法收入。政府好比民众饲养的一条狗,看家守夜,为人民服务。正如人是狗的主人,民众也是政府的主人。准确地说,政府是纳税人用税收供养的一个公共组织,维持正义和公理,保护弱者,抑制强权。税收具有双重功能,它不仅是政府存在的物质基础——政府需要税收作为生存费用,税收也是维持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依靠税收的杠杆原理,削富济贫,以福利的名义缩小社会差距,增强人民普遍的幸福感。税收的这两种功能中,前者有利于改善政府的生存状态,后者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和人民的幸福。
“毋庸置疑,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泡沫,但我们的房产税比津巴布韦还要低;这种情况真是可笑”(易宪容)。虽然目前中国房产税(物业税)起征额度极低,甚至仅仅是一种象征性意义,但并不意味在土地财政断绝之后仍然能保持这种“象征性”程度。从人类历史来看,“劫富济贫”永远是一种“替天行道”正义;特别是在基尼系数从20年前的0.24发展到超过0.5的当下中国,合理的物业税将能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效果。至少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原因,物业税遭遇到体制内的强力阻击,这被黑领群体视为阳光法案的预演。地产投机的背后隐藏着大量洗钱暗流,物业税极有可能造成对腐败和体制的“误伤”。2009年陈绍基案发后,拔出萝卜带出泥,广东因害怕被牵连的社团要员在风声鹤唳之下,外逃多达150个家庭。其中退休的省级干部6人,厅级干部多达70人,被他们带走的灰色资产估计至少超过100亿。因事发突然,这些黑领们在国内囤积的房产基本都没来得及变卖,仅在广州一地被中纪委查封的“无主”(已经潜逃)房地产就超过1800套,散布在碧桂园等上百万的豪华别墅多达160套。又比如贵阳市常委樊中黔被查有13套;茂名副市长杨光亮有14套;文强被查有16套;楚雄州长杨红卫被查有23套;杭州副市长许迈永被查有25套;山西蒲县煤炭局长郝鹏俊被查有35套房产;浙江省药监局长黄萌被查有84套房产……
学者袁剑曾说:“正如热恋会让情人们智商降低一样,繁荣也可以让人迷狂。长久的繁荣更是特别容易推动普遍的幼稚预测,明天还会像今天一样繁荣。”如果说资本从制造业流向房地产给“通胀棺材”上敲下了最后一根钉子,那么接下来的就是世界末日般的泡沫清算。2012年无疑是这场清算的最美妙时刻。在古老的玛雅传说中,2012年是世界末日;对中国来说,至少是地产的世界末日,地产泡沫终将破灭。所谓“政府不会让房价下跌”的童话是绝对荒谬的,4年前的股灾曾使平均每个中国股民损失了20多万。财富是不会“蒸发”的,它只是从一个人的口袋跑进另一个人的口袋而已。可以想像,当地产已经崩盘时,房地产一片萧条,击鼓传花的游戏在一声鼓响中宣布结束,这场非理性游戏的不幸儿将成为替罪羊被推上祭坛——你必须为你的房产支付税费。你可以断供拖欠银行的钱,但你不可以欠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努力建设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毫无疑问,这是物业税的前提,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是为全国范围内开征房产税做技术上的铺垫。
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据《中国证券报》报导,房产税试点扩大方案即将出台。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之前表示,未来房产税进一步推开的大方向已经明确。年底将会对重庆、上海两地的房产税试点情况进行总结,届时会出台下一步扩大试点的方案。“政府调节房价未来的方向,将是以房产税等经济手段来逐步替换‘限购令’这样的行政手段。”贾康近日直言,房产税将(取代土地收入)成为未来政府的财源支柱。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认为,目前中国房产税税基很小,未来限购政策或将取消,届时房产税的作用将会发挥出来。
中国有世界上最富有的政府和最贫穷的家庭,在福布斯的榜单上,中国税负痛苦指数在公布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列第二。曾有网友这样计算中国官方的税收:“月收入1万,要交14%个税,12%公积金,8%养老保险,4%医疗失业险=3800元,如果你拿出6200全部消费,需要为你消费的商品埋单17%增值税,28%各种杂税=2800元,所以,一个月赚1万的人,你相当于要拿出6600元来缴税。”在官方制定的高中教科书中,明确地说明:“税收具有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以调控之名,突然宣布将证券印花税税率从1‰调整为3‰;10天后,国税局宣布实行新的车船税缴纳制度;紧接着,不少企业的出口退税制度被宣布取消;同时大幅提高资源税税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股市从6100跌倒1600,而政府财税收入每年增长率从超GDP双倍变成3倍。民主的终极其实还是税收问题。荷兰的建国,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都是从政府征税问题引起的。
历史是一个扳弯的竹子,一切最终还要弹回来。
10年来,中国地产狂飙猛进,酿成一场无远弗届的经济灾难、政治灾难和文化灾难;作为这场中国灾难的始作俑者,注定逃脱不了一场末日审判。地产的每一轮暴涨都脱离了房价的基本面,为日后的下跌积聚动能,上涨预期下的楼市繁荣完全是一场“金融传销”。对于这样的畸形市场,停涨便意味着暴跌,“稳定房价”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12年会是一场世界的末日吗?至少对地产人是这样,还有很多没钱回家过年的农民工,怒砸售楼部的业主,亡命天涯的老板和高利贷者。如果说如同战争一般的房地产狂潮是一场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话,那么在后地产时代的物业税则是另一场财富大洗牌。
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在郑州黄河滩区租地种田的农民韩洪刚,在60亩地里种了40万斤萝卜,5分钱一斤还卖不出去,他干脆广告免费送给市民;结果不仅40万斤萝卜被一抢而光,甚至连他地里的红薯也被挖走不少,“萝卜哥”一夜之间蹿红网络。虽然开发商不是“萝卜哥”,房子也不是萝卜,但它们都长在地上,道理是一样的。10馀年来,中国地产商最爱说的话就是“卖楼就像卖菜一样”。
文章来源:《博客中国》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