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6月11日讯】(中央社记者龙瑞云台北11日电)市售胶原蛋白产品多元,有吃的、喝的、抹的;但专家指像鸡脚、猪皮等胶原蛋白分子太大,不易被吸收;医师萧敦仁今天表示,胶原蛋白分子大小差异直接影响吸收功效。
吃的、喝的、抹的,民众花钱买“美”,但对于“胶原蛋白”产品的认知仅限于这是保健与美容食品及保养品,选购时会考量成分内容与吸收程度,不过却不知胶原蛋白分子大小的差异也影响在人体内的吸收。
肝胆肠胃科开业医师萧敦仁以吃的胶原蛋白保健食品为例表示,民众都希望吃入肚中的胶原蛋白可以完全被肠道吸收,以发挥原有功效。
萧敦仁说,若在3000道尔顿(Da)以下的胶原蛋白量,才能有效被肠道吸收。不过,一般胶原蛋白分子量约30万道尔顿以上,在胃中经胃酸分解成“胺基酸”后,胶原蛋白形态也会改变,失去原有功效,肠道也很难有效吸收。
外用胶原蛋白产品可能也会让民众期待落空,萧敦仁指出,日本研究显示,胶原蛋白分子量在950到1500道尔顿,才能由皮肤直接吸收。不过一般胶原蛋白产品,属大分子蛋白质,可能难以通过皮肤表皮层,并无法进一步进入到达需要作用的真皮层。
台北医学大学保健营养学系主任陈俊荣说,随年纪增长人体内的胶原蛋白含量也会渐渐减少,同时消化功能也渐退,坊间许多民众深信吃鸡脚、猪皮、鱼翅等补充胶原蛋白。
陈俊荣说,鸡脚、猪皮、鱼翅等食物含有“不完全蛋白质”,这是品质较差的蛋白质,所含的胺基酸也非必须的胺基酸,人体可以自行合成,不需额外补充,这反而易造成脂肪、胆固醇摄取过多,也会增加肾脏负担恐会发胖。
陈俊荣说,涂抹式的胶原蛋白产品,因分子量太大,无法进入皮肤真皮层,更无法刺激真皮层产生胶原蛋白,因此没有除皱功能,但仍有保湿功能,因为胶原蛋白的大分子覆盖在皮肤上会吸收环境四周水分,锁住皮肤表面水分以减缓蒸发,让皮肤含水量提高,看起来水当当。
陈俊荣建议,日常生活可以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C以及透过运动来帮助身体合成胶原蛋白。
吃的、喝的、抹的,民众花钱买“美”,但对于“胶原蛋白”产品的认知仅限于这是保健与美容食品及保养品,选购时会考量成分内容与吸收程度,不过却不知胶原蛋白分子大小的差异也影响在人体内的吸收。
肝胆肠胃科开业医师萧敦仁以吃的胶原蛋白保健食品为例表示,民众都希望吃入肚中的胶原蛋白可以完全被肠道吸收,以发挥原有功效。
萧敦仁说,若在3000道尔顿(Da)以下的胶原蛋白量,才能有效被肠道吸收。不过,一般胶原蛋白分子量约30万道尔顿以上,在胃中经胃酸分解成“胺基酸”后,胶原蛋白形态也会改变,失去原有功效,肠道也很难有效吸收。
外用胶原蛋白产品可能也会让民众期待落空,萧敦仁指出,日本研究显示,胶原蛋白分子量在950到1500道尔顿,才能由皮肤直接吸收。不过一般胶原蛋白产品,属大分子蛋白质,可能难以通过皮肤表皮层,并无法进一步进入到达需要作用的真皮层。
台北医学大学保健营养学系主任陈俊荣说,随年纪增长人体内的胶原蛋白含量也会渐渐减少,同时消化功能也渐退,坊间许多民众深信吃鸡脚、猪皮、鱼翅等补充胶原蛋白。
陈俊荣说,鸡脚、猪皮、鱼翅等食物含有“不完全蛋白质”,这是品质较差的蛋白质,所含的胺基酸也非必须的胺基酸,人体可以自行合成,不需额外补充,这反而易造成脂肪、胆固醇摄取过多,也会增加肾脏负担恐会发胖。
陈俊荣说,涂抹式的胶原蛋白产品,因分子量太大,无法进入皮肤真皮层,更无法刺激真皮层产生胶原蛋白,因此没有除皱功能,但仍有保湿功能,因为胶原蛋白的大分子覆盖在皮肤上会吸收环境四周水分,锁住皮肤表面水分以减缓蒸发,让皮肤含水量提高,看起来水当当。
陈俊荣建议,日常生活可以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C以及透过运动来帮助身体合成胶原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