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0月12日讯】(新唐人记者张旖旎综合报导)中共十八大召开在即,有关十八大后中国的政治走向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日前,中共党报《人民日报》旗下刊物《人民论坛》推出特别策划系列文章,称确立现代政治观或曰新政治观迫在眉睫。外界认为,在十八大权利交接的关键时期党媒再放政改信息或在给十八大及其之后中共的走向定调,为习近平接班后施展拳脚打基础。然而分析人士指出,无论中共如何政改,都无法改变中共体制下带来的问题,解决中共体制才是正道。
喉舌称不怕民主 再释放政改信号
《人民论坛》杂志刊发的这篇题为《新政治观 创新点与突破口》的文章作者是具有有军方背景的政治研究人士公方彬。另外,该文是《人民论坛》主办的“新政治观探讨”系列文章中的一篇。该文刊发后,大陆各门户网站纷纷转发。并且将标题改为《人民网:迟迟未政改因理论准备不足 非惧怕民主》。
文章称,中国社会矛盾不断积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在发展,但为什么民众的幸福指数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相反社会矛盾大量积聚,冲突燃点不断下降?喉舌文章提出这一问题后,回答称是“政治体制改革未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尚未确立起现代政治观或曰新政治观”。不难看出,该文放出强烈政改信息。
事实上这并非近期人民报系第一次掀起此类讨论,早在2月23日,中共权威喉舌《人民日报》在两会召开之前发表该报评论部文章——《宁要改革 不要危机》称,改革进入“深水区”,呼吁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引发大陆各界热烈讨论。随后的4月23日,中共三大官方喉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再次一齐发文,共议改革,被外界解读为深化改革已成为中共高层共识,而政改又是改革大范畴中最为关键的一步。5月14日,《人民日报》再次极其罕见地刊登整版文章谈“政改”。《人民日报》在第5版,用全版论述了“政改”。
高层改革派谈政改
温家宝在任内10年中,曾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及政改,被认为是中央层面推动政改议题前进的关键人物。9月20日,温家宝在任期内最后一次出席中欧领导人会议。他在布鲁塞尔会见当地华人华侨时表示自己即将归隐山林,再为中国政经改革呐喊。而被认为有对十八大报告起定调意义的、胡锦涛7月23日在省部级干部培训领导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也将政治体制改革放到了重要位置进行阐述。
另外,9月1日至9月14日习近平“失踪”期间,路透社发表独家报导称,中共储君习近平近日与政治改革倡导者胡德平举行了私人会谈,强调必须改革、严格办理薄熙来案。德国之声在9月26日更报导,7月13日习近平找到胡德平,和他进行一场深入的谈话。胡德平作为太子党中宪政民主和普世价值一派系的总代表,向习近平提出:经济稳中求进;政治稳中求改;文化稳中求变的改革建议。
各界看法不一
虽然有关中共政治体制改革的话题一直是各界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而有官方背景的学者在最具权威性的党的喉舌之上发出这类文章,被认为是在对外“吹风”,预示十八大后或将开启政治体制改革的风向标;也有人结合近期胡、温的有关政改的表态,认为这或是决策层所主导的讨论,甚至不排除是在为抛弃“毛泽东思想”做舆论铺垫;胡温习联手拿下薄熙来,薄熙来正面临受审,不排除喉舌发出政改信息也可能是为审判薄熙来舆论造势,推动薄熙来案受审;还有观点认为,这一系列的动作是在习近平的主导下开展的,为自己接班后施展拳脚夯实基础。
据海外中文媒体的报导称,当时据知情人士透露,《宁要改革 不要危机》一文之所以能在两会前发表,产生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力,的确是此前高层有人放话,要求《人民日报》发声,推动改革议题的进一步讨论。但通过这半年中共官媒的动作来看,舆论已经普遍认为十八大后中共或有进一步推动措施出台。甚至有分析人士将其与1978年转载《光明日报》所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比较,因为在当时的政治舆论生态下《人民日报》刊登这篇文章被外界认为有“拨乱反正的积极意义在里面”。
同时也有反对者认为此文是在为中共遮羞,决策层迟迟不政改和理论准备无关,有声音表示,“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之初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吗?好像没有!被推着走,被逼着走。现在权贵资本俨然成气候,既得利益绑架手脚,畏首畏尾,止步不前,不敢动,不想动,不愿动,不能动了!”并称10年前社会亦曾对“胡温新政”充满期许,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然而,分析人士方林达则从另一角度洞彻中共“政改”信号:对于中共整体而言,“政改”一词一度曾经是中共媒体上的禁忌言论,但是,在中共遇到执政危机的时候,“政改”往往是缓解压力转移视线化解执政危机的手段和工具,同时也是给还对中共改良抱有幻想的人的迷幻药。
中共体制问题是根源
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体制内总有人想保中共,不断推出“政改”方案,但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今天的中共高层也已经看到了,如果中共始终维持现状那只有死路一条,无论如何中共要有一些变化了。然而中共体制下带来的问题,如何改也无法改变。更何况中共体制早已病入膏肓,任何“政改”难以阻挡中共最终腐朽灭亡的命运,解决中共体制才是正道。
喉舌称不怕民主 再释放政改信号
《人民论坛》杂志刊发的这篇题为《新政治观 创新点与突破口》的文章作者是具有有军方背景的政治研究人士公方彬。另外,该文是《人民论坛》主办的“新政治观探讨”系列文章中的一篇。该文刊发后,大陆各门户网站纷纷转发。并且将标题改为《人民网:迟迟未政改因理论准备不足 非惧怕民主》。
文章称,中国社会矛盾不断积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在发展,但为什么民众的幸福指数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相反社会矛盾大量积聚,冲突燃点不断下降?喉舌文章提出这一问题后,回答称是“政治体制改革未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尚未确立起现代政治观或曰新政治观”。不难看出,该文放出强烈政改信息。
事实上这并非近期人民报系第一次掀起此类讨论,早在2月23日,中共权威喉舌《人民日报》在两会召开之前发表该报评论部文章——《宁要改革 不要危机》称,改革进入“深水区”,呼吁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引发大陆各界热烈讨论。随后的4月23日,中共三大官方喉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再次一齐发文,共议改革,被外界解读为深化改革已成为中共高层共识,而政改又是改革大范畴中最为关键的一步。5月14日,《人民日报》再次极其罕见地刊登整版文章谈“政改”。《人民日报》在第5版,用全版论述了“政改”。
高层改革派谈政改
温家宝在任内10年中,曾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及政改,被认为是中央层面推动政改议题前进的关键人物。9月20日,温家宝在任期内最后一次出席中欧领导人会议。他在布鲁塞尔会见当地华人华侨时表示自己即将归隐山林,再为中国政经改革呐喊。而被认为有对十八大报告起定调意义的、胡锦涛7月23日在省部级干部培训领导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也将政治体制改革放到了重要位置进行阐述。
另外,9月1日至9月14日习近平“失踪”期间,路透社发表独家报导称,中共储君习近平近日与政治改革倡导者胡德平举行了私人会谈,强调必须改革、严格办理薄熙来案。德国之声在9月26日更报导,7月13日习近平找到胡德平,和他进行一场深入的谈话。胡德平作为太子党中宪政民主和普世价值一派系的总代表,向习近平提出:经济稳中求进;政治稳中求改;文化稳中求变的改革建议。
各界看法不一
虽然有关中共政治体制改革的话题一直是各界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而有官方背景的学者在最具权威性的党的喉舌之上发出这类文章,被认为是在对外“吹风”,预示十八大后或将开启政治体制改革的风向标;也有人结合近期胡、温的有关政改的表态,认为这或是决策层所主导的讨论,甚至不排除是在为抛弃“毛泽东思想”做舆论铺垫;胡温习联手拿下薄熙来,薄熙来正面临受审,不排除喉舌发出政改信息也可能是为审判薄熙来舆论造势,推动薄熙来案受审;还有观点认为,这一系列的动作是在习近平的主导下开展的,为自己接班后施展拳脚夯实基础。
据海外中文媒体的报导称,当时据知情人士透露,《宁要改革 不要危机》一文之所以能在两会前发表,产生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力,的确是此前高层有人放话,要求《人民日报》发声,推动改革议题的进一步讨论。但通过这半年中共官媒的动作来看,舆论已经普遍认为十八大后中共或有进一步推动措施出台。甚至有分析人士将其与1978年转载《光明日报》所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比较,因为在当时的政治舆论生态下《人民日报》刊登这篇文章被外界认为有“拨乱反正的积极意义在里面”。
同时也有反对者认为此文是在为中共遮羞,决策层迟迟不政改和理论准备无关,有声音表示,“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之初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吗?好像没有!被推着走,被逼着走。现在权贵资本俨然成气候,既得利益绑架手脚,畏首畏尾,止步不前,不敢动,不想动,不愿动,不能动了!”并称10年前社会亦曾对“胡温新政”充满期许,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然而,分析人士方林达则从另一角度洞彻中共“政改”信号:对于中共整体而言,“政改”一词一度曾经是中共媒体上的禁忌言论,但是,在中共遇到执政危机的时候,“政改”往往是缓解压力转移视线化解执政危机的手段和工具,同时也是给还对中共改良抱有幻想的人的迷幻药。
中共体制问题是根源
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体制内总有人想保中共,不断推出“政改”方案,但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今天的中共高层也已经看到了,如果中共始终维持现状那只有死路一条,无论如何中共要有一些变化了。然而中共体制下带来的问题,如何改也无法改变。更何况中共体制早已病入膏肓,任何“政改”难以阻挡中共最终腐朽灭亡的命运,解决中共体制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