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03月02日讯】(中央社台北2日电)继北京故宫博物院铜缸被游客刻字引发文物保存争议后,大陆媒体今天披露,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皇家祭坛天坛等地,涂鸦、刻字现象十分普遍。
其中,颐和园内干隆年间建造的“廓如亭”外石墙上及“十七孔桥”的石狮桥栏,随处可见游客涂刻的文字、图画。
新京报报导,有民众反映,颐和园内一座干隆年间铸造的铜牛身上也被刻得“遍体鳞伤”。
对此,颐和园方面表示,从材料和工艺的角度上看,这些古物上的刻痕几乎难以修复,园方能做的就是加强监控、预防,防止文物遭到再度破坏。
此外,报导指出,周长193公尺,以可连续折射传递声波闻名的天坛回音壁,如今也成了一道“游客签名墙”。
有民众认为,大量文物遭涂刻除了游客素质不高,也与管理不善有关。
颐和园、天坛等管理处回应称无行政执法权,文物执法部门则表示处罚刻画、涂污行为取证困难。
其中,颐和园内干隆年间建造的“廓如亭”外石墙上及“十七孔桥”的石狮桥栏,随处可见游客涂刻的文字、图画。
新京报报导,有民众反映,颐和园内一座干隆年间铸造的铜牛身上也被刻得“遍体鳞伤”。
对此,颐和园方面表示,从材料和工艺的角度上看,这些古物上的刻痕几乎难以修复,园方能做的就是加强监控、预防,防止文物遭到再度破坏。
此外,报导指出,周长193公尺,以可连续折射传递声波闻名的天坛回音壁,如今也成了一道“游客签名墙”。
有民众认为,大量文物遭涂刻除了游客素质不高,也与管理不善有关。
颐和园、天坛等管理处回应称无行政执法权,文物执法部门则表示处罚刻画、涂污行为取证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