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助早疗 机器女孩展新生活

2013年05月14日社会
【新唐人2013年05月14日讯】(中央社记者黄旭昇新北市14日电)多重障碍、脑性麻痹的“机器女孩”珊珊,经过早期疗育后,目前已经在国中努力学习,并藉由轮椅辅助行动,展开新的生活。

珊珊因为重度肢障,6岁以前只能躺着,脑性麻痹的她,灵魂困在零岁的身躯中,被发现之前的2000多个白天与黑夜,她只能盯着天花板。错过黄金早疗期,复健之路相当辛苦,因为行动看起来就像个机器人,所以大家叫她“机器女孩”。

珊珊被热心的双溪国小老师简秀妍发现,在社工、老师的协助下,被转介大同育幼院接受早疗服务,她最爱的早疗课程就是游泳课。

当年从新北市贡寮渔村将她接到育幼院的社工,如今已是育幼院社工督导的詹淑芳,今天接受中央社访问时回忆,珊珊刚来时无法自己行动,完全必须靠辅具。虽然已错失早疗的黄金时间,但特教老师细心、耐心的指导认知与语言训练,物理治疗师鼓励她复健。

詹淑芳说,珊珊在陆地必须靠助行器痛苦僵硬地移动;但在游泳池,她的身体却因浮力而柔软,甚至可与其他孩子比赛谁游得快。

机器女孩在游泳池快乐地成长与学习,因为早疗,也走出限制与枷锁,回到社区开始新的生活。如今,升上国中一年级,詹淑芳日前为了60周年院庆,前往录影时,还发现已能以电动轮椅代步的珊珊,脸变圆了。

大同育幼院在中和服务一甲子,以往以收容安置为主,1998年运用原有的旧社教馆场地,设立早期疗育部,服务学龄前发展迟缓与身心障碍儿童。

育幼院得天独厚,拥有温水游泳池,满足院童及早疗儿童的需求,并投入社区游泳教学,今天起更投入公益,让社福机构免费共享游泳池资源。孩童在家长和训练师的陪同下,下水伸展四肢,首次下水的小杰,在教导下,已能利用浮力圈打水。

泳池水电、瓦斯费及水上救生教练成本,一年超过新台币100万元,对育幼院的负担不小,院长黄剑(峰)期待社会各界多关怀。

但毕竟只有大同育幼院周边的6、7个机构有机会利用泳池,新北市议员江永昌认为,公立及学校游泳池更应共襄盛举,让身障与迟缓儿童有机会接受水疗。

身为红十字会新北市分会副会长,拥有救生员证照的江永昌,决定促成红十字会水安队投入公益志工,并期待社会接纳、帮助早疗儿童。

“资源共享,活化服务”需政府带头,社会局副局长林昭文表示,水中浮力的训练对身障及早疗的孩童帮助很大,将推动游泳池活化利用的政策,未来也希望更多的慈善团体、泳池业者能协助早疗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