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8月23日讯】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根据新近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今年处暑到来的准确时间为8月23日13时27分。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而天高云淡、霜露雁行的秋季就要到了。
处暑之后,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逐渐下降,绵绵秋雨有时会提前到来,因此,民间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谚语。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有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仍然不亚于暑夏之季,所以中国民间还有“秋老虎” 的说法。尤其华南地区和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处暑到来后仍受夏季风的控制,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更容易让人感受到“秋老虎”的余威,从“处暑处暑,热死老鼠”的民谚,就可以看出“秋老虎”的威力。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在此时节,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才吞食。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肃杀之气渐浓,此时,黍、稷、稻、粱这一类农作物也进入成熟期。
处暑时节民间的习俗与活动
处暑这天,中国农村的农人特别忙碌,民间有“处暑风凉,收割打场。边收边耕,耙耱保墒”的童谣。
“处暑风凉,收割打场。边收边耕,耙耱保墒。”(网络图片)
首先要收麻。通常是爸爸在前面用刀砍麻,而孩子跟在后面,把麻一捧一捧地抱到院子里,堆起来。妈妈则拿着一块薄薄弯弯的铁片,把麻一缕缕刮下来。麻收好了,就要赶着家中的老牛去翻地种萝卜了。
接下来还要“祭田神”。孩子们抱来大捧的纸旗,喊叫着,狂奔着,在自家的田地里到处插上。大人们呢,在田间的十字路口,摆下瓜果蔬菜、鸡鸭鱼肉,向田神祷祝,期望着今年有个好的收成。
通常,在处暑前后,中国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农历的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农历七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的民俗活动。其中包括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请高僧唱经“放焰口”,竖灯篙、放荷花灯,以此来超渡孤魂野鬼,最后以关鬼门结束。
处暑前后的民间中元节放河灯活动。(网络图片)
而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是渔业收获的好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地区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此时云淡风清、桂花飘香,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处暑养生
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建议根据个人不同体质,选用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海带、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等食品,以起到调养身心的作用。
处暑养生,饮食需清淡。(网络图片)
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此时,人们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应的调整,早睡早起是人们须周知的。良好的睡眠,不但可以消除疲劳,保护大脑,增强免疫力,还能促进发育,有利于美容。
同时,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还强调了子午觉的重要性(即每天于子时处于熟睡状态,午时静卧或小憩)。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 必欲静卧,以候气复。现代研究发现,夜间24时至4时,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而中午12时至13时,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另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处暑时节后的养生重点是预防“秋燥”。一般来讲,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60%,过高过低都会感觉不舒适。由于秋天空气中的水气含量小, 其相对湿度下降,特别是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以下时,人们就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 发展为疾病(即“秋燥症”)。
饮食养生保健的方法对“秋燥”有很好的预防效果,特别提出要多吃一些寒凉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但是也需根据各人体质具体情况而定。选用如黄瓜、西红柿、 冬瓜、百合、白萝卜、胡萝卜及梨、蘋果、葡萄、荸荠、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萝、罗汉果、大枣和汤、粥等,这不但有利于维生素的补充,还能够增加水分的摄入。饮食上要尽可能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品,以加重秋燥的症状。
一年的时光即将过去,让我们告别美丽繁茂的盛夏,迎接果实累累的金秋!
http://www.youtaker.com/
* 处暑日期的计算:[Y*D+C]-L
o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3.13,20世纪=23.95。
o 举例说明:2088年处暑日期=[88×0.2422+23.13]-[88/4]=44-22=22,8月22日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而天高云淡、霜露雁行的秋季就要到了。
处暑之后,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逐渐下降,绵绵秋雨有时会提前到来,因此,民间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谚语。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有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仍然不亚于暑夏之季,所以中国民间还有“秋老虎” 的说法。尤其华南地区和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处暑到来后仍受夏季风的控制,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更容易让人感受到“秋老虎”的余威,从“处暑处暑,热死老鼠”的民谚,就可以看出“秋老虎”的威力。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在此时节,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才吞食。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肃杀之气渐浓,此时,黍、稷、稻、粱这一类农作物也进入成熟期。
处暑时节民间的习俗与活动
处暑这天,中国农村的农人特别忙碌,民间有“处暑风凉,收割打场。边收边耕,耙耱保墒”的童谣。
“处暑风凉,收割打场。边收边耕,耙耱保墒。”(网络图片)
首先要收麻。通常是爸爸在前面用刀砍麻,而孩子跟在后面,把麻一捧一捧地抱到院子里,堆起来。妈妈则拿着一块薄薄弯弯的铁片,把麻一缕缕刮下来。麻收好了,就要赶着家中的老牛去翻地种萝卜了。
接下来还要“祭田神”。孩子们抱来大捧的纸旗,喊叫着,狂奔着,在自家的田地里到处插上。大人们呢,在田间的十字路口,摆下瓜果蔬菜、鸡鸭鱼肉,向田神祷祝,期望着今年有个好的收成。
通常,在处暑前后,中国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农历的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农历七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的民俗活动。其中包括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请高僧唱经“放焰口”,竖灯篙、放荷花灯,以此来超渡孤魂野鬼,最后以关鬼门结束。
处暑前后的民间中元节放河灯活动。(网络图片)
而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是渔业收获的好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地区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此时云淡风清、桂花飘香,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处暑养生
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建议根据个人不同体质,选用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海带、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等食品,以起到调养身心的作用。
处暑养生,饮食需清淡。(网络图片)
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此时,人们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应的调整,早睡早起是人们须周知的。良好的睡眠,不但可以消除疲劳,保护大脑,增强免疫力,还能促进发育,有利于美容。
同时,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还强调了子午觉的重要性(即每天于子时处于熟睡状态,午时静卧或小憩)。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 必欲静卧,以候气复。现代研究发现,夜间24时至4时,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而中午12时至13时,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另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处暑时节后的养生重点是预防“秋燥”。一般来讲,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60%,过高过低都会感觉不舒适。由于秋天空气中的水气含量小, 其相对湿度下降,特别是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以下时,人们就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 发展为疾病(即“秋燥症”)。
饮食养生保健的方法对“秋燥”有很好的预防效果,特别提出要多吃一些寒凉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但是也需根据各人体质具体情况而定。选用如黄瓜、西红柿、 冬瓜、百合、白萝卜、胡萝卜及梨、蘋果、葡萄、荸荠、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萝、罗汉果、大枣和汤、粥等,这不但有利于维生素的补充,还能够增加水分的摄入。饮食上要尽可能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品,以加重秋燥的症状。
一年的时光即将过去,让我们告别美丽繁茂的盛夏,迎接果实累累的金秋!
http://www.youtaker.com/
* 处暑日期的计算:[Y*D+C]-L
o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3.13,20世纪=23.95。
o 举例说明:2088年处暑日期=[88×0.2422+23.13]-[88/4]=44-22=22,8月22日处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