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中国人放生还愿的习俗

2013年09月08日民风民俗
【新唐人2013年9月8日讯】中国的古人诚而善,是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所以有放生还愿的习俗。放生源自中国传统信念,天有好生之德。中国古人笃信佛教者,好施积善,在一定的节令买来一些动物释放。人们在遇到危难病灾,无可奈何之时,往往会乞求上苍的保佑,在乞求的同时“许愿”。如果愿望实现,就会还愿,就是使自己所许之愿兑现。

放生

放生的观念已成为一种文化渗透在中国人的心里,思维行为之中。《列子•说符》:“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日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放生习俗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宗教图腾意识有关,后与佛教轮回报应思想交融。这种习俗最迟当起于汉代,此后随着佛教在中国的盛行,放生的习俗也日渐普及。因各朝代统治者对佛教的信奉,放生也成为统治者一种善举,唐代末设有放生池。唐代干元年间,肃宗李亨曾命天下置放生池八十一所。可见放生在那时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习俗。


放生。(网络图片)


《隋唐演义》第二十回即写到隋炀帝的放生行为。该日炀帝与杨素同至太液池钓鱼,相约先钓得者为胜,负者罚酒。炀帝先钓得两尾,不过二、三寸小鱼,杨素虽然迟些,却是一尾大的,二人正说笑问,“见一个内相走来奏道:‘朝门外有一个洛水渔人,获一尾金鳞赭尾大鲤鱼,有些异相,不敢私卖,愿献万岁。’炀帝叫取进来。不多时两三个太监,将大盒盛了,抬到面前。炀帝与杨素仔细一看,只见那鱼有五尺长,短鳞甲上金色照耀,与日争光。炀帝看了大喜,就要放入池中。杨素道:‘此鱼大有神气,恐非池中之物,莫若杀之,可免异日风雷之患。’炀帝笑道:‘若果是成龙之物,虽欲杀之,不可得也。’因问左右道:‘此鱼曾有名否?’左右道:‘没有。’炀帝遂叫取硃笔在鲤鱼额上头写‘解生’二字以为记式,放入池中。厚赏渔人。”

旧时,豪贵之家做寿,亦有放生活动。《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贾母八十大寿,很是隆重,先是家中、族中男女大小,家人丫环一起叩头拜寿,“然后又抬了许多雀笼来,在那当院中放了生。”

还愿  


许愿。(网络图片)


在古时,人们大凡遇到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都会去佛菩萨面前许下愿望,如果事后‘灵验’,便虔诚的按照之前许愿时的‘约定’还愿。古时,还愿非常讲究。失信于人,虽然欺心,尚无大碍;失信于神,则要时刻提防神的报应。

此风俗起于何时不详,但就《南史》载:“王敬则既得劫帅,于郭下神庙中设酒会,于坐收缚。曰:吾启神,若负誓,还神十牛,今不得违誓,即杀十牛解神。”可知在南北朝时代,已有比较成熟的许、还愿形式。

《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六回,写晁夫人在二月腊尽春回、暖寒相接天气出门一趟,因衣着不慎,伤风感冒,也因七十四岁老人,一连七日,甚是沉着。晁夫人十四岁幼子小和尚见母亲病一时难以复原,便走进土地庙跪下磕头,许愿说:“母亲好了,神前挂袍,吃三年长素。”谁知此后,晁夫人便一时好过一时,到第十二日便大好了,“小和尚与母亲说知土地庙显灵,要去挂袍。晁夫人都与他置办完备,亦即吃了素。”
  
旧时许愿多是妇女,还愿亦是妇女,丈夫一般也陪同前往,但稍有不慎,往往会惹些麻烦。《水浒》第七回写林冲夫妇去五岳庙“还香愿”因林冲贪看鲁智深演武,被高衙内截了妻子调戏。虽然林冲委屈求全,毕竟种下祸根。后来中计误入白虎堂,发配沧州,别妻离家,最终被逼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