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2月22日讯】扬州是一座具有249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即为华夏九州之一。自春秋吴王夫差筑城以后,古代扬州几度盛衰,他曾是我国古代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东南第一大都会、素有雄富冠天下之称。古城扬州的民俗风情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古朴纯雅,令人陶醉。
扬州历史上是一个戏曲之乡,有着名的地方戏剧扬剧、扬州评话、扬州清音等,至今为民众所喜好。还有富有地方特色的扬州传统工艺、漆器、玉雕、刺绣、绒花等,其历史远的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近的繁盛于清代。
扬州的三把刀
“三把刀”即剪发刀、扦脚刀、厨刀。(网络图片)
到了扬州,如果问当地的人会有什么独特的享受,老扬州人会告诉你,扬州人有两大享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清晨去喝一杯扬州早茶再品尝一下扬州特色点心,下午去扬州的澡塘泡个澡,这就是扬州人最好的享受。扬州的澡塘很有特色,可以说是多年以来形成的一种风俗,扬州擦背师傅的功夫也很到家,保证可以让你活血解乏,浑身舒服。
此外,三把刀也是扬州的特色服务。“三把刀”即剪发刀、扦脚刀、厨刀。剪发刀:扬州理发师善用刀剪,剃推、修面齐整,按额捶肩、颇有独到之处。扦脚刀:用扦脚刀推、拉、磨、扦、搂、挖等绝技,使人舒畅无比。厨刀:扬州厨工善用刀法,刀功细腻,尤其在蔬菜,豆制品,肉片等做工上,使人赞不绝口。
扬州冬腊风腌
扬州腌制腊肉。(网络图片)
扬州人家入冬后,几乎家家都要腌制各种蔬菜和鱼肉,最常见的是腌大菜、腌萝卜、腌咸肉、腌咸鱼。除了“腌”,还有“风”。可以风蔬菜,还可以风鸡,就是大公鸡不去毛,揉入粗盐,外包荷叶,悬于通风处,约二十日即得,久则愈佳,还有风肉等。所有这些,扬州人统称为“冬腊风腌”。旧时,人们冬腊风腌是为了“蓄以御冬”,现今食品供应丰富,没有必要“蓄以御冬”了。如今的冬腊风腌是食品加工的一种方法,因为冬腊风腌后的食品有一种特殊的“腊香”,深受扬州人们的喜爱。
“寒菜”又叫做“咸菜”,近郊菜农种植的这种菜似乎是专门用来腌制的,菜头肥硕,菜茎细长,菜叶阔大,茎儿白嫩嫩的,叶儿青绿绿的,有一二尺高,二三斤重,故又叫做“大菜”。这种菜取其嫩者烧了吃,也很鲜美,因其嫩,一烧就汤汁四溢,故又称之为“汤菜”。
咸菜是青菜腌的。青菜如油菜,但高大得多。入冬,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
扬州的咸菜。(网络图片)
扬州灯会
农历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五是高潮,称元宵佳节。也是扬州一年一度的灯节。《望江南百词》中说:“扬州好,灯节庆元宵。绛蜡满堂家宴集,金龙逐队市声嚣,花鼓又高跷。”扬州扎彩灯,集彩扎、裱糊、书画、诗文、剪纸、刺绣、编结等技艺于一体。灯的式样很多,有简单普及的兔子灯、西瓜灯、元宝灯、荷花灯、蛤蟆灯……有工艺复杂的龙灯、船灯、麒麟灯、寿星灯……还有扬州特产琉璃灯。维扬灯会还和猜谜结合起来,称为灯谜。
扬州时俗,十三日、十五日晚上吃圆子,十八日晚上吃面,俗称“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五过小年。” 二月二,龙抬头 到了二月,春意萌动,天气渐暖,春耕大忙即将开始。扬州民俗,出嫁女儿于二月初二带子女回娘家小憩。故扬州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带活猴(外孙)”之说。
扬州其他风俗
百花生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也称花朝。扬州时俗,花朝日用红布条系在花枝上,谓之挂红,用祈良辰美景,百花繁盛。
三月初三,也是传统的踏青挑荠之日。民谚有“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之说。踏青挑荠,采回荠菜,或包饺子,或做圆子,滋味特别鲜美。此外,三月三还是江都仙女庙逢集的日子。立夏尝新 立夏之时,早种的果蔬菜已成熟登盘。
扬州人立夏所尝之“新”,有樱桃、新笋、青蚕豆、扬花萝卜,鲥鱼或咸鸭蛋。此外,扬州人还有立夏称体重,吃绿豆糕、茶叶蛋的习惯,说是这天吃了茶叶蛋,夏天可以不中暑。端午节端午节在五月初五,扬州人口语称“五月节”。
五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忙着包粽子。粽子是用新鲜芦叶(俗称粽络)包裹糯米制成,有的还掺红豆、蚕豆瓣、红枣、咸肉、鲜肉、火腿、香肠等,味更鲜美。这天,扬州人有用百草水洗澡,午饭喝雄黄酒和吃“十二红”的习俗,还有插蒲艾以驱邪和用艾草烟熏室内的习俗,也有划龙船的习俗。
六月六晒伏,扬州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说法。“红绿”是指五颜六色的衣物。此俗现在已不限于六月初六,只要进入伏天都可以晒衣物,故又称“晒伏”。六月六,扬州还有吃饺子的习惯,说是这天吃了饺子不会疰夏。
六月十九观音会,相传阴历六月十九为观音菩萨生日,扬州信佛的男女都要到观音山烧香,人如潮涌,热闹非常。四乡八镇的人,也都纷纷赶来。上山的路上,有些特别虔诚的信徒,在膝盖上绑了纸,走三步就叩一个头。六月十九算是正日,但六月初一就开始有人烧香,直到六月二十以后,才算完了香事。
七月初七,相传为牛郎织女相会之日,扬州人有七月初七看巧云和月下穿针应“巧”的习俗。旧时七月初七出生的孩子,多取名“巧”字。
扬州历史上是一个戏曲之乡,有着名的地方戏剧扬剧、扬州评话、扬州清音等,至今为民众所喜好。还有富有地方特色的扬州传统工艺、漆器、玉雕、刺绣、绒花等,其历史远的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近的繁盛于清代。
扬州的三把刀
“三把刀”即剪发刀、扦脚刀、厨刀。(网络图片)
到了扬州,如果问当地的人会有什么独特的享受,老扬州人会告诉你,扬州人有两大享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清晨去喝一杯扬州早茶再品尝一下扬州特色点心,下午去扬州的澡塘泡个澡,这就是扬州人最好的享受。扬州的澡塘很有特色,可以说是多年以来形成的一种风俗,扬州擦背师傅的功夫也很到家,保证可以让你活血解乏,浑身舒服。
此外,三把刀也是扬州的特色服务。“三把刀”即剪发刀、扦脚刀、厨刀。剪发刀:扬州理发师善用刀剪,剃推、修面齐整,按额捶肩、颇有独到之处。扦脚刀:用扦脚刀推、拉、磨、扦、搂、挖等绝技,使人舒畅无比。厨刀:扬州厨工善用刀法,刀功细腻,尤其在蔬菜,豆制品,肉片等做工上,使人赞不绝口。
扬州冬腊风腌
扬州腌制腊肉。(网络图片)
扬州人家入冬后,几乎家家都要腌制各种蔬菜和鱼肉,最常见的是腌大菜、腌萝卜、腌咸肉、腌咸鱼。除了“腌”,还有“风”。可以风蔬菜,还可以风鸡,就是大公鸡不去毛,揉入粗盐,外包荷叶,悬于通风处,约二十日即得,久则愈佳,还有风肉等。所有这些,扬州人统称为“冬腊风腌”。旧时,人们冬腊风腌是为了“蓄以御冬”,现今食品供应丰富,没有必要“蓄以御冬”了。如今的冬腊风腌是食品加工的一种方法,因为冬腊风腌后的食品有一种特殊的“腊香”,深受扬州人们的喜爱。
“寒菜”又叫做“咸菜”,近郊菜农种植的这种菜似乎是专门用来腌制的,菜头肥硕,菜茎细长,菜叶阔大,茎儿白嫩嫩的,叶儿青绿绿的,有一二尺高,二三斤重,故又叫做“大菜”。这种菜取其嫩者烧了吃,也很鲜美,因其嫩,一烧就汤汁四溢,故又称之为“汤菜”。
咸菜是青菜腌的。青菜如油菜,但高大得多。入冬,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
扬州的咸菜。(网络图片)
扬州灯会
农历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五是高潮,称元宵佳节。也是扬州一年一度的灯节。《望江南百词》中说:“扬州好,灯节庆元宵。绛蜡满堂家宴集,金龙逐队市声嚣,花鼓又高跷。”扬州扎彩灯,集彩扎、裱糊、书画、诗文、剪纸、刺绣、编结等技艺于一体。灯的式样很多,有简单普及的兔子灯、西瓜灯、元宝灯、荷花灯、蛤蟆灯……有工艺复杂的龙灯、船灯、麒麟灯、寿星灯……还有扬州特产琉璃灯。维扬灯会还和猜谜结合起来,称为灯谜。
扬州时俗,十三日、十五日晚上吃圆子,十八日晚上吃面,俗称“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五过小年。” 二月二,龙抬头 到了二月,春意萌动,天气渐暖,春耕大忙即将开始。扬州民俗,出嫁女儿于二月初二带子女回娘家小憩。故扬州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带活猴(外孙)”之说。
扬州其他风俗
百花生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也称花朝。扬州时俗,花朝日用红布条系在花枝上,谓之挂红,用祈良辰美景,百花繁盛。
三月初三,也是传统的踏青挑荠之日。民谚有“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之说。踏青挑荠,采回荠菜,或包饺子,或做圆子,滋味特别鲜美。此外,三月三还是江都仙女庙逢集的日子。立夏尝新 立夏之时,早种的果蔬菜已成熟登盘。
扬州人立夏所尝之“新”,有樱桃、新笋、青蚕豆、扬花萝卜,鲥鱼或咸鸭蛋。此外,扬州人还有立夏称体重,吃绿豆糕、茶叶蛋的习惯,说是这天吃了茶叶蛋,夏天可以不中暑。端午节端午节在五月初五,扬州人口语称“五月节”。
五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忙着包粽子。粽子是用新鲜芦叶(俗称粽络)包裹糯米制成,有的还掺红豆、蚕豆瓣、红枣、咸肉、鲜肉、火腿、香肠等,味更鲜美。这天,扬州人有用百草水洗澡,午饭喝雄黄酒和吃“十二红”的习俗,还有插蒲艾以驱邪和用艾草烟熏室内的习俗,也有划龙船的习俗。
六月六晒伏,扬州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说法。“红绿”是指五颜六色的衣物。此俗现在已不限于六月初六,只要进入伏天都可以晒衣物,故又称“晒伏”。六月六,扬州还有吃饺子的习惯,说是这天吃了饺子不会疰夏。
六月十九观音会,相传阴历六月十九为观音菩萨生日,扬州信佛的男女都要到观音山烧香,人如潮涌,热闹非常。四乡八镇的人,也都纷纷赶来。上山的路上,有些特别虔诚的信徒,在膝盖上绑了纸,走三步就叩一个头。六月十九算是正日,但六月初一就开始有人烧香,直到六月二十以后,才算完了香事。
七月初七,相传为牛郎织女相会之日,扬州人有七月初七看巧云和月下穿针应“巧”的习俗。旧时七月初七出生的孩子,多取名“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