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6月2日讯】农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它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又叫“端五节”、“重五节”、“端阳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古人称初一为端一,初五则为端五,五月初五有两个五重叠,所以又叫做重五。阴历是以天干纪年,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五月则为午月,古人又把初五称为午日,所以五月初五又叫端午。
端午节的传说
有关“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很多,相传最初是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这一天投江死去,因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了纪念屈原的节日。这也是迄今为止,流传最广、最为大家所熟知的“端午节”的来由。
相传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原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原。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因此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各种方式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楚国人因不舍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相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藉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吃粽子
据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这可算是粽子的起源。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但是当时,吃粽子并无特别的纪念意义,只是当作一种时令食品而已。
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品。
俗谚说:“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意思是粽子一出现,岁序便转入夏季,不仅只是点缀节景。
悬挂钟馗像
在江淮地区,几乎家家悬挂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 小,小鬼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大鬼便把它捉到吃了,明皇喝问,大鬼说:“我叫钟馗,是终南山的进士,因面貌丑陋,应考不第,便自尽了。现在我誓为 陛下除去天下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驱五毒
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过去民间把蛇、蝎子、吴蜙、壁虎、蛙或、蜘蛛叫“五毒”。到了端午节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或贴在门、窗、炕上,或系在儿童的臂上,以避诸毒。有的还剪成装着五毒的葫芦图像,表示用葫芦把这五毒给镇住。有的地区把五毒串成长串,在它们上端系上艾草、菖蒲,然后在下端穿上三瓣大蒜组成藕形,菖蒲、艾草表示刀和剑将它们斩除,大蒜表示锁,将它们锁住杀死。还把它挂在门前显眼的地方这叫“悬端午景”。
饮雄黄酒 百病多远走
中国大部份地区“端午节”有要饮雄黄酒的习惯,雄黄,又名鸡冠,是一种矿物质也是常用的中药,对各种皮肤真菌和金色葡萄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所以端午家人团聚喝雄黄酒有驱走百病,涂在小孩的鼻 子、耳朵、并在额上画一个“王”字,有健身驱邪作用的意思。谚曰:“五月一日至五日涂耳鼻以雄黄,曰‘避虫毒’。”人们在仲夏的端午节喝上几口雄黄酒,寄寓能驱走百病的愿望,所以,俗谚曰:“饮雄黄酒,百病多远走。”
悬艾草
为了驱除疾厄,端午节时可见住家门口都挂菖蒲和艾草,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两者皆可入中药。艾叶可制灸,是传统中医针灸疗法中必不可缺的用品。燃点艾条可灸治多种病症。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杀虫防治病虫害的农药了。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并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硃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旧时缝制香包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女红,但现今民众多向商贩购买。市售香包种类繁多,除了动物、花、鸟、还有流行的卡通造型,令人爱不释手,每逢端午,各地都可见民众在贩卖香包的摊子上选购各式香包。
端午节可说是现存的重要节庆中,历史最悠久的。由现代的眼光看来,祖先对端午节的看法确有其独到之处:在这初夏虫疫滋生之际,以端午节提醒大家做好保健的工作。
八百多年前南宋着名诗人陆游曾赋诗一首,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俗。
《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的喝起酒来。从中看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之意,又有保健之功用。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议并批准了76个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中国的“端午节”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民间节日。
“端午节”又叫“端五节”、“重五节”、“端阳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古人称初一为端一,初五则为端五,五月初五有两个五重叠,所以又叫做重五。阴历是以天干纪年,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五月则为午月,古人又把初五称为午日,所以五月初五又叫端午。
端午节的传说
有关“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很多,相传最初是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这一天投江死去,因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了纪念屈原的节日。这也是迄今为止,流传最广、最为大家所熟知的“端午节”的来由。
相传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原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原。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因此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各种方式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楚国人因不舍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相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藉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吃粽子
据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这可算是粽子的起源。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但是当时,吃粽子并无特别的纪念意义,只是当作一种时令食品而已。
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品。
俗谚说:“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意思是粽子一出现,岁序便转入夏季,不仅只是点缀节景。
悬挂钟馗像
在江淮地区,几乎家家悬挂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 小,小鬼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大鬼便把它捉到吃了,明皇喝问,大鬼说:“我叫钟馗,是终南山的进士,因面貌丑陋,应考不第,便自尽了。现在我誓为 陛下除去天下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驱五毒
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过去民间把蛇、蝎子、吴蜙、壁虎、蛙或、蜘蛛叫“五毒”。到了端午节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或贴在门、窗、炕上,或系在儿童的臂上,以避诸毒。有的还剪成装着五毒的葫芦图像,表示用葫芦把这五毒给镇住。有的地区把五毒串成长串,在它们上端系上艾草、菖蒲,然后在下端穿上三瓣大蒜组成藕形,菖蒲、艾草表示刀和剑将它们斩除,大蒜表示锁,将它们锁住杀死。还把它挂在门前显眼的地方这叫“悬端午景”。
饮雄黄酒 百病多远走
中国大部份地区“端午节”有要饮雄黄酒的习惯,雄黄,又名鸡冠,是一种矿物质也是常用的中药,对各种皮肤真菌和金色葡萄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所以端午家人团聚喝雄黄酒有驱走百病,涂在小孩的鼻 子、耳朵、并在额上画一个“王”字,有健身驱邪作用的意思。谚曰:“五月一日至五日涂耳鼻以雄黄,曰‘避虫毒’。”人们在仲夏的端午节喝上几口雄黄酒,寄寓能驱走百病的愿望,所以,俗谚曰:“饮雄黄酒,百病多远走。”
悬艾草
为了驱除疾厄,端午节时可见住家门口都挂菖蒲和艾草,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两者皆可入中药。艾叶可制灸,是传统中医针灸疗法中必不可缺的用品。燃点艾条可灸治多种病症。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杀虫防治病虫害的农药了。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并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硃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旧时缝制香包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女红,但现今民众多向商贩购买。市售香包种类繁多,除了动物、花、鸟、还有流行的卡通造型,令人爱不释手,每逢端午,各地都可见民众在贩卖香包的摊子上选购各式香包。
端午节可说是现存的重要节庆中,历史最悠久的。由现代的眼光看来,祖先对端午节的看法确有其独到之处:在这初夏虫疫滋生之际,以端午节提醒大家做好保健的工作。
八百多年前南宋着名诗人陆游曾赋诗一首,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俗。
《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的喝起酒来。从中看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之意,又有保健之功用。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议并批准了76个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中国的“端午节”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民间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