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别人心中什么样 图解各省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2014年06月15日社会
【新唐人2014年6月15日讯】(新唐人记者刘旋综合报导)资源分配不均再加上户籍制度,更强化了地域之间的区别。目前,地域歧视在中国华人中愈演愈烈。在租房、找工作、消费的过程中,地域歧视始终纠缠着大陆民众。近日,陆媒体归纳了各省人眼中的中国地图,你在别人心中什么样?

据大陆媒体报导,目前,大陆地域歧视加剧,涉及地域的争端更容易被放大,甚至引发“骂战”。

最近,山东招远的杀人案发生后,其残忍暴虐让公众震惊。与此同时,河南人又“躺枪”了。有网友称:招远发生惨案根本源头在河南人,河南是全能神教大本营,没有河南人怎会传播开来?此言论一出,后面跟帖无数,引起地域歧视骂战。

河南籍大学生李菁说,大三的时候,已成好姐妹的舍友才告诉她,刚入学时知晓同屋有个河南人,全家人都为她担心。“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民是教练,总部设在驻马店。”李菁用这个家乡人熟知的顺口溜自嘲河南人在外的形象,“有时候到了驻马店,计程车司机都学会了幽默一句,欢迎回总部来。”

上海男孩陈钊也很苦恼,因为一次聚餐他提出AA制,同事嘟囔说:上海男人就是小气。陈钊言语间充满被歧视被冤枉的无奈,想了想他又说,“不过老一辈的上海人地域歧视得也蛮厉害,我妈妈就坚决反对我跟安徽的或者苏北的小姑娘谈恋爱。”

在招聘中地域歧视更为常见。东北籍保安何冲有些气愤地说,他去北京一家超市应聘,老板看他人高马大觉得不错,但一问是东北人又觉得“容易惹事儿”,最终拒绝了他,更令他难过的是租房子时还因为是东北人被房东拒租了。

报导称,即使是同一地区,也常常存在歧视现象。比如苏南人看不起苏北人,北京市内城北的看不起城南的,上海市内浦西的看不起浦东的。

穿插在求学、就业、婚恋的人生片段中,地域歧视真切地发生在一些普通人身上。

去年底,北京地铁官方微博称:“蝗虫”过后的10号线,一片狼藉……对于恶意破坏北京首都的行为,我们只想说“这里不欢迎你!”这条微博一发,大量网友纷纷表示,这样的措辞让外地人不太舒服,有种受到地域歧视的感觉,最后以北京地铁出面解释才告一段落。

今年年初,一份《中国犯罪之乡地图》在网上盛传,并被一些门户网站置于显着位置,称某市是假结婚之乡,某市是电信诈骗之乡,还有开锁盗窃之乡、盗窃沿街商铺之乡等等,这立刻引起了各地网友的互相攻击。

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俊看来,这是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之间客观存在的现象。“歧视本质上是区别对待,地域歧视就是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区别对待。

顾俊表示,之所以人们有时候会有地域歧视越来越多的感觉,是因为很多人动辄将一些不好的现象贴上“地域”标签,比如本来是单纯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但贴上地域标签、再经过传播报导、众人议论,就可能演变成了两个地区的矛盾,造成地域歧视。

尽管贴地域标签的行为缺少理性,并对弱势的一方产生伤害,但是这种行为模式很难根本杜绝。顾俊解释说,普通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习惯于藉助标签对外界的人、事、物形成表面和粗浅的印象,降低行为成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地域偏见或地域歧视将会长期存在。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这样认为,地域歧视近些年比较集中地凸显出来,与中国人口流动性的快速增加不无关系。流动会使偏见显现出来。

龚维斌说,要破解这种错觉,应该加强各地的文化交流,引导大家不要把偶然看做必然,把个别当作普遍。现在,越来越多的并非土生土长但在此工作生活的“新上海人”融入了这座城市。

顾俊分析,其背后主要是各个地区资源、发展不均衡,形成了地区优越感,比如城市歧视农村、本地歧视外地。而且这种地域歧视针对较为发达的城市的中下层群体为多。 最近北京一些事业单位在招聘时要求“限北京户籍”,就被指责存在地域歧视和就业歧视。

顾俊强调,“关键还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当不同区域不再存在巨大的发展差异,个别地区不再有高高在上的特殊利益,地域优越感和地域歧视都会随之淡化。”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