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09月01日讯】在《抗战真相系列报导之一——被诬蔑的蒋介石》前两集中,我们从史学家的查证中了解到了中华民国总统、军事家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拖延对日开战”的真实原因,证实了中共宣传多年的所谓蒋介石“不抗日”竟然是抹黑和诋毁!那么还有多少这样的谎言在继续蒙蔽着世人?让我们一一揭晓。
在中共宣传的抗日战争史中,有两大理论方针颇具“盛名”,一是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二是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论。唯一不同的是,前者备受吹捧,后者受尽批驳。然而,随着抗日的真实历史不断被挖掘,人们发现,自己从前的认知正在被颠覆。
中共自称,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因素是有正确的战略指导,那就是毛泽东在1938年发表的《论持久战》。
但史学家们发现,在毛泽东之前,早已有三个人先后提出了持久抗日论,他们分别是清朝光绪年间北洋海陆军最高统帅李鸿章、中华民国陆军上将蒋百里,以及国军统帅蒋介石。
台湾大学政治学教授明居正:“持久战的看法,最早是李鸿章提的。李鸿章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就提过对日长期抗战,李鸿章深深明白中日的差距,可是当时朝廷全部不能接受。民国初年,有另外一个军事家看懂这个道理,他就提出说,将来对日战争要长期抗战,那个人叫蒋百里,所以蒋中正(蒋介石)是读了蒋百里的东西,接受了他的想法。”
据史料记载,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持久战”概念的首创者,他在中日战争中提出,敌强我弱,日军利于速战速决,我军利于“持久拖延”。日本的国力无法支持它打一场漫长的战争,如果中国能以空间换时间,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把日本拖住,就能将日本人拖垮。
出于同样考虑,在抗日初期,蒋介石一直避免与日军全面决战,他早在1933年就制定了“持久战”、“消耗战”、“引敌西进”等战略方针,为求得持久的胜利,不重一城一池之得失,以“积小胜为大胜”成全大局。但中共却一面把前人提出,蒋介石完善的“持久战”作战思想变成毛泽东的“光辉着作”,一面将国民党的战略退却说成是消极抗日、对日妥协、卖国等。
中国历史学专家李元华:“一开始蒋公就制定了一个持久战的方略,就是要拖住日本。侵华日军当时有一个想三个月就把整个中华全灭了的一个计划。那由于蒋公的战略,等于使它七七事变之后那几个月破灭了。”
那么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又是在甚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呢?
明居正:“安内呢,它分为两块,第一块就是军阀的部分——一部分的军阀接受了他的意见,所以停止了内战,但中共是不接受的,所以蒋介石知道他就必须把中共这个心腹大患解决掉。因为如果说,我不解决这个内部的矛盾,我去对外去抗战的话,那么最后我就落得内外夹击,我腹背受敌,最后八年抗战就是如此。”
中国历史学者李元华指出,只要看看中共在那个时候做了些甚么,为甚么中共会指责所谓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原因就自然揭晓。
李元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两个月,中共就在中国领土上建立了一个分裂祖国的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个是隶属俄国的。实际上这等于公然的去分裂中国。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间,共产党一直就在苏俄的指令下,在本国干这分裂祖国或者跟政府对抗的事情。”
旅美历史学家辛灏年指出,蒋介石不是只安内不攘外,而是既安内又攘外。不但要抵抗日军的侵略,还要防备共军的不断偷袭,剿灭共产党是为了更好的抗日。
那么毛泽东和共军究竟在抗日中做了甚么?国共两军谁才是抗日战争的主导力量和中流砥柱?欢迎继续关注此后的报导。
采访编辑/张天宇 后制/李智远
在中共宣传的抗日战争史中,有两大理论方针颇具“盛名”,一是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二是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论。唯一不同的是,前者备受吹捧,后者受尽批驳。然而,随着抗日的真实历史不断被挖掘,人们发现,自己从前的认知正在被颠覆。
中共自称,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因素是有正确的战略指导,那就是毛泽东在1938年发表的《论持久战》。
但史学家们发现,在毛泽东之前,早已有三个人先后提出了持久抗日论,他们分别是清朝光绪年间北洋海陆军最高统帅李鸿章、中华民国陆军上将蒋百里,以及国军统帅蒋介石。
台湾大学政治学教授明居正:“持久战的看法,最早是李鸿章提的。李鸿章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就提过对日长期抗战,李鸿章深深明白中日的差距,可是当时朝廷全部不能接受。民国初年,有另外一个军事家看懂这个道理,他就提出说,将来对日战争要长期抗战,那个人叫蒋百里,所以蒋中正(蒋介石)是读了蒋百里的东西,接受了他的想法。”
据史料记载,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持久战”概念的首创者,他在中日战争中提出,敌强我弱,日军利于速战速决,我军利于“持久拖延”。日本的国力无法支持它打一场漫长的战争,如果中国能以空间换时间,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把日本拖住,就能将日本人拖垮。
出于同样考虑,在抗日初期,蒋介石一直避免与日军全面决战,他早在1933年就制定了“持久战”、“消耗战”、“引敌西进”等战略方针,为求得持久的胜利,不重一城一池之得失,以“积小胜为大胜”成全大局。但中共却一面把前人提出,蒋介石完善的“持久战”作战思想变成毛泽东的“光辉着作”,一面将国民党的战略退却说成是消极抗日、对日妥协、卖国等。
中国历史学专家李元华:“一开始蒋公就制定了一个持久战的方略,就是要拖住日本。侵华日军当时有一个想三个月就把整个中华全灭了的一个计划。那由于蒋公的战略,等于使它七七事变之后那几个月破灭了。”
那么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又是在甚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呢?
明居正:“安内呢,它分为两块,第一块就是军阀的部分——一部分的军阀接受了他的意见,所以停止了内战,但中共是不接受的,所以蒋介石知道他就必须把中共这个心腹大患解决掉。因为如果说,我不解决这个内部的矛盾,我去对外去抗战的话,那么最后我就落得内外夹击,我腹背受敌,最后八年抗战就是如此。”
中国历史学者李元华指出,只要看看中共在那个时候做了些甚么,为甚么中共会指责所谓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原因就自然揭晓。
李元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两个月,中共就在中国领土上建立了一个分裂祖国的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个是隶属俄国的。实际上这等于公然的去分裂中国。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间,共产党一直就在苏俄的指令下,在本国干这分裂祖国或者跟政府对抗的事情。”
旅美历史学家辛灏年指出,蒋介石不是只安内不攘外,而是既安内又攘外。不但要抵抗日军的侵略,还要防备共军的不断偷袭,剿灭共产党是为了更好的抗日。
那么毛泽东和共军究竟在抗日中做了甚么?国共两军谁才是抗日战争的主导力量和中流砥柱?欢迎继续关注此后的报导。
采访编辑/张天宇 后制/李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