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1月26日讯】陈胜败亡后,刘邦成为反秦的主力之一。两年后,刘邦率部攻占咸阳,后被项羽封为汉王。随后便同项羽进行了长达数年的争夺皇位战争。终于于高祖五年(前202年)即皇帝位。
刘邦登基后,没有忘记许负和她的父兄,立即封许望为温城侯,封许负为鸣雌亭侯,她的三位兄长均封为将军。
之后,刘邦诏令各分封国选送本地年满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娴淑端丽的未婚良家女子10-20名到咸阳集中,以备宫选,凡经宫廷官员和相师看中者,载还后宫,然后经皇帝、皇后挑选优秀者,视情况封为妃子、贵人。
刘邦和吕后都十分相信相人之术,因此,在挑选嫔妃时,集中了全国知名的大相师担任选官。许负自然成为高祖选秀的相师班子中的首席大相师。
吕后对刘邦选妃一事虽然心中别有一番醋意,但碍于宫廷礼仪和法度,自然不便反对,不过,她却另有谋划。在无法阻止皇上选择嫔妃和宫娥的情况下,就只能寄希望所选的女子,特别是被选上的妃子和贵人,最好是自己的亲戚或死党的女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己的威胁。为此,她决定对参加挑选嫔妃和宫娥的几个大相师进行拉拢和控制,使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参加选秀的大相师共有四人,除许负外,其他三人在自己的恩赏利诱之下,已经表示要完全按照她的旨意办事。所以,她的重点便放在了许负的身上。
要想把许负拉入自己的死党范围,并非易事。因为她是高祖非常器重的人,虽然才十九岁,又是女性,却被封为鸣雌亭侯,要让她做有违高祖心愿之事,只怕很难。于是,她找来可以称得上是自己死党的审食其商量拉拢许负的办法。
审食其与刘邦同为沛县人,刘邦起事后,为刘邦舍人。在项刘争斗中,审食其和吕后同时被项羽俘虏,也许是患难见真情吧,自此之后,审食其便成为吕后的亲信,而吕后则将其视为心腹和智囊,每有难决之事,必与之相商。现在,吕后派人找他,审食其自然知道所为何事,因此,他来到后宫,不等吕后开口,便说道:“皇后传下官来,一定是皇上选秀之事……”吕后一听,说道:“辟阳侯真可谓是神机妙算。既然你已经知道我的心事,想必早有良策了?”
审食其道:“选秀乃皇上既定的有关社稷的大政,是无法阻止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所选的嫔妃一定要是与皇后同心同德的人。据微臣所知,皇后吕氏家族中已选送了不少美女。如果所选的妃子和贵人是吕氏家族中人,皇后便可无忧了。”
吕后道:“这一切我均有所考虑,但能决定选谁与不选谁的,全在四个大相师。而首席相师是许负,我担心她不会按照我的意旨办事呀!”
审食其道:“那就想方设法将她争取过来为皇后千岁所用呀!”
吕后道:“我亦有此意,只是她年轻气盛,要想拉拢她,恐怕难以如愿呀!”
审食其道:“在四个大相师中,只有许负和吕复最年轻,而且两人均未婚配,吕复是吕后的人,若能让吕复和许负成婚,控制许负就不成问题了。所以,微臣认为,如果能通过皇上出面为二人赐婚,许负一定会感恩不尽。”
吕后听罢,高兴地说:“还是你脑子灵活好用,就按你的办!”当天,吕后便以请许负看相为由,将许负传到后宫。
许负行过跪拜礼之后,吕后便叫她坐到自己的身边,对她说道:“你为皇上及诸多大臣都看过相,皆奇验。今哀家传你来,就是想请你也给我看看相。”
许负问道:“不知娘娘欲问何事?”
吕后道:“比如说,哀家能活到多少岁数?会不会遭人暗算等等,你大胆讲,哀家不会怪罪于你的。”
许负说道:“皇上为天,皇后为地,娘娘虽小皇上十五岁,寿考却能与天齐。”
吕后问道:“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万一皇上崩天之后,我还有十五岁的寿?”
许负点头称是。
吕后又问道:“从今以后,我的吉凶又如何呢?”
许负道:“娘娘乃龙凤之姿,吉凶自不言而喻。不过,娘娘阳刚之气太过,恐以后杀戮太多,有损娘娘后世懿名。”
吕后听罢,笑了笑,说道:“哀家乃后宫之主,怎么会杀戮太多……好了,你的这些话我记在心中便是,万万不可在外传播。”
许负道:“微臣乃胡说八道,怎会在外传播?娘娘请放心,许负谨遵教诲就是。”
吕后道:“你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有意中人吗?要不要我替你物色一个如意郎君?”
许负一惊,忙说道:“微臣尚不打算考虑此事,谢谢娘娘美意。”
吕后还以为她是害羞,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了,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以后常来后宫坐坐,你见多识广,哀家也需要有人陪着说说话。”
许负回答道:“只要娘娘高兴,微臣会随叫随到!”
经过这次会见,吕后深感许负是个难得的人才,更坚定了将许负拉入自己的小圈子之心。于是,送走许负之后,她便跑到刘邦那里,对他说道:“妾于今日让许负看相,言妾寿与皇上相同,不知准不准?若准,妾当为寡一十五年,想来也十分可悲。”
刘邦道:“此女乃神异之人,所言必不谬。当初见朕和萧相国等人,即言吾必为天下主,数年后即应验其言。加之有劝其父兄助朕之功,故朕才破例封她为鸣雌亭侯,兼管天下方术之士。如果朕驾崩后,你还有十五年寿命,朕可以放心而去了。有你辅佐新帝,自然天下太平,虽寡,亦不足悲也。”
吕后说道:“皇上所言甚是,妾当铭记于心。”
她说罢,望了望刘邦,见其满脸和悦之色,便将话题一转,说道:“鸣雌亭侯已经是近二十岁的人,女子到了这个年龄尚未许人,已不多见。皇上是不是应该关心关心?”
刘邦道:“你是不是想当媒人?”
吕后道:“许负善相,人人皆知,但奴婢之吕家祖传相法也是人所共知的。当初,妾父率领全家到沛县县令军避仇,见陛下天相奇特,认为将贵不可言,所以才将奴婢许以为妻……”
刘邦听了吕后的话,自然也回忆起当年之事,遂饶有兴趣地说道:“当年你父吕公到沛县令家,沛县所有官吏和士绅听说,纷纷前往拜贺,当时萧相国主掌宴会,规定贺礼不满一千钱的坐堂下。朕当是为泗水亭长,所积有限,岂能为坐堂上而送千钱!但又不愿被安排到堂下,遂谎称送贺礼万钱,直入堂上。谁知与宴者多知朕为人小气,欲将朕拦住不准入内。就在此时,你父径直向我奔来,躬身礼迎,邀之上座。他说:‘你就是刘季吧?吾少好相人术,相人多矣,但无如季相者!’当时,沛县令曾托人欲聘你为妻,但你父却不顾你母亲的反对,偏将你许配于朕。从这件事看,岳父大人确系善相之人。”
吕后道:“现在,吕家得家父真传者惟吾兄吕禄之子吕复,对吕复的相技,皇上亦赞赏有加。吕复现在尚未婚配,臣妾的意思是,如果皇上同意,可将许负许配吕复为妻。”
刘邦听罢,大笑道:“这个主意倒不错,他们二人不但同为大相师,而且年龄也相当。只怕许负不会同意呀!”
吕后道:“只要皇上认为此事可为,何不为他们赐婚?许负对皇上忠心不二,只要是皇上出面,她岂有不同意之理?”
刘邦想了想,说道:“等朕同温城侯商量一下再说吧!”吕后回到后宫,立即将审食其召来,要他速到许府上说媒。
审食其到了许府,将皇上和皇后为吕复求聘许负的意思告诉许望,要他说服女儿许负,一定要同意婚事,不辜负皇上和皇后想玉成这桩美好姻缘的苦心。
许望夫妇本来就对女儿的婚姻大事倍感焦虑,现得知皇上和皇后欲将其许配给吕复,自然大喜过望。所以,当高祖皇帝提及此事时,他们便一口答应了。
高祖皇帝见许望夫妇一口应承,自然以为许负也会同意,遂颁诏为吕复和许负赐婚。
许负得知消息后,知道是吕后从中撮合,其意无非是要将自己拉进她那个用心良苦的小圈子里,达到利用自己的目的。为此,她决定去找高祖皇帝,谢绝这桩婚事。但是,没有等到她去见皇帝陛下,高祖赐婚的诏书便已下达了。于是,她只好上书,说自己已有意中人。此人亦为善相之人,且相技不在自己这下。如果皇上和皇后一定要自己嫁给吕复,吕复的相人之术必须超过此人方可。
刘邦接到呈表,虽然颇感意外,但因宫廷选秀在即,而许负又是选秀班子中的首席大相师,他也不愿意因许负“抗旨”对其进行处罚,以免因小失大。同时,他也隐隐约约感到,吕后在这种时候突然对许负关心起来,而且想将许负许配给她的侄儿,不能说她不是别有用心。而且,许负之所以拒不遵旨,很可能就是因为她已经意识到吕后的这层用心。为此,刘邦考虑再三,决定准许负奏请,让吕复同许负所说的自己的“意中人”比试相技。如此一来,既可不让吕后丢面子,又可藉此考察一下许负的“意中人”相技到底如何。若许负的“意中人”确如她所说,相技不亚于她,朝廷岂不是又得一相人之良材!
吕后得知这一消息,不由大为震惊,她万万没有料到皇上竟然对许负的抗旨不责不罚,反而从其所请,同意让吕复与许负的“意中人”比试相技!但是,既然皇上主意已定,她自然不好表示反好了。而且,她不相信吕复会败在许负的那个名不见经传的“意中人”的手下。
刘邦见吕后没有对比试相技之事表示反对,便让萧何、陈平和审食其商定比试办法、时间等一系列问题。
刘邦吩咐,因各地美女已纷纷来咸阳集中,为了不影响选秀进程,吕复和许负的“意中人”的比试应尽快举行。为了公正起见,出题的主试官员确定比试项目后,便住在宫中,不得随意走动,以防作弊。
按照刘邦的旨意,比试定在未央宫。
这一天,早朝之后,刘邦将文武百官留下,又派人将吕后请来观看比试。当吕复和许负的“意中人”出现在皇宫时,人们才发现,许负的“意中人”原来就是鸣雌亭侯府上的一名簿记,姓裴名钺。
裴钺的父亲是秦朝的一名博士,虽然在“焚书坑儒”中幸免于难,但他已从中看到秦帝国必不能长久,遂携家小隐居商洛山中,潜心研究“姑布子卿术”和《周易》。
姑布子卿是春秋时期人,由于其相术高明,影响很大,后世相术士便将他奉为相人术之祖,相人术也就被后人称为姑布子卿术。
裴钺由于长年随父居于深山老林,尽管有父亲的精心传授和自己的潜心钻研,对占卜和相人之术深得其旨,但因实践不多,仍感到有所欠缺。后在父亲的支持下,决定走出商洛,一方面寻访英雄豪杰,一方面以相术广交朋友。当他听人说许负是当今神查,遂只身来到温县,以求许负为自己看相为由拜访许负。许负一见裴钺,便知他是身怀绝技的方外之人,与之竟谈终日,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裴钺经过与许负的畅谈,对其精湛的相术和高深的相理佩服得五体投地,坚决要拜许负为师。许负认为自己年龄比裴钺小好几岁,不同意以师徒相称。在征得父母双亲的同意后,许负与裴钺结拜为兄妹。许望见二人相处甚为融洽,且极有分寸,也并不在意,以为他们纯粹是出于对相人之术的痴迷而趣味相投呢!
刘邦、吕后以及萧何、陈平和审食其见许负所谓的意中人原来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文弱书生,而且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自然都感到诧异,他的相技能与吕复同日而语吗?吕后和审食其见了裴钺,不由暗自欣喜,他们相信像裴钺这样一个无名之辈,绝对不是吕复的对手,因此,对吕复的胜算充满了信心。
刘邦对许负说道:“今天的比试可是你的主意,若是裴钺输了,你可就是吕复的媳妇了,到时可不能反悔呀!”
许负道:“绝不反悔!”
刘邦说道:“那好,今天朕便当一回裁判!”说罢,便对萧何、陈平和审食其示意道:那就开始吧!”
萧何便将比试的方式、原则予以宣布:比试分三场,一场相声;一场揣骨;一场射覆。以所试项目一一记分,分数高出者为胜。为了便于评判,相声、揣骨均只讲被试者的过去和现在,不测未来。比试的两人均须将两眼蒙住,以防作弊。
比试开始了,二人的眼睛均被黑布蒙住。第一场为相声。吕复先试。
只见一个太监从大殿后门走了进来,脚步轻缓,走到吕复和裴钺跟前后,突然叫了一声:“吕大相师,你好哇!”
太监退至一旁站立,吕复沉思片刻,说道:“此人年约二十五六岁,当为宫中太监。”
萧何见吕复不再讲话了,便对他问道:“还有什么要讲的吗?”
吕复摇头道:“就这些了。”
萧何遂对裴钺道:“请裴公子亦为此人相一相吧!”
裴钺道:“适才吕大人虽然道出此人为太监,但对年龄的判断却颇有误差。依我看,此人年龄当在二十岁又三个月。此人少小失怙,由寡母抚养并供其读书。一十八岁这一年,因欠债倍受豪家欺凌,遂愤而自宫,自荐于朝,始得入宫当奴。此人话语中卑恭有亢进之音,必受重用。”
裴钺说罢,知这个太监身世者都大为惊诧;不知者则将信将疑。萧何遂对这个太监问道:“裴公子所言属实否?”
太监道:“一如所言,真是神了!”
萧何同陈平、审食其商议之后,说道:“第一场的比试继续进行!”说罢,便拍了拍巴掌,喊道:“下一个出场!”
只见一个年轻俊秀的侍卫走了出来,尽管他轻轻踏步而行,但脚步依然清脆有声。他走到裴钺面前,装着女人的腔调对裴钺说道:“裴公子,奴婢这厢有礼了!”
他说罢,便站到一旁,不再吭声。
裴钺未作过多的思考,开口说道:“此人虽然故作鹤步鼠行,但难掩其阳刚之履;虽作女腔自称奴婢,但阴柔之声却无法遮盖咄咄之阳气,因此,可以断定,此人必为男子,且系习武之人。现应是宫中侍卫,年不过二十七岁。此人生性诙谐,机敏过人,深为吾皇器重,当为五品官阶。其父必为开国功臣,故能少年得意。”
裴钺讲完后,萧何便让吕复再相。吕复沉思良久,说道:“此人之女腔绝非虚假,实乃变腔所致;其步履轻巧,亦非故作姿态,乃所司之职使然。故吾以为,此人虽为男子,但却无男人之根器,乃宫中公公也。此人年当三十岁以上,在宫中生活至少十年有馀。故可断定,他在前朝即为太监。正因如此,所以在本朝行为尤为谨慎,实乃循规蹈矩之人。”
他话音落地,宫殿之内便发出哄堂大笑之声,就连高祖刘邦亦捧腹大笑。吕后听罢,不由变色骂了一声“蠢才”。
不言而喻,第一场比试,裴钺胜。
萧何评判道:“对于第一人,吕复虽然能道出此人为太监,但裴钺的补充不但正确,而且能道出此人具体年龄和身世,应在吕复之上;对于第二人,裴钺评判尤为精到。此人正是宫中卫尉,年龄正好是二十七岁。尤为奇特的是,他能讲出其匀为我朝开国功臣。他就是我朝太尉周勃大将军之子周亚夫。所以,这一场经纬度工,胜者为裴钺。”
接着便是第二场“揣骨”。
当萧何正准备传已准备好的被相之人进殿时,刘邦忽然示意不要传已作好准备的被相者,而是指令在当朝文武大臣中任选一人让吕复和裴钺揣骨以相。经刘邦指定,决定让周勃充当这一角色,并规定,让二人同相周勃,揣骨相完毕后,不立即讲出,而是让各人写出各自结果,然后当众宣读。
这次由裴钺先给周勃揣骨。他在已脱去官帽的周勃的“九骨”处揣摸一阵后,便站到一旁,让吕复给周勃相骨。吕复亦在周勃头面上揣摸一遍后,亦站立一旁。萧何立即示意周勃入班。吕复和裴钺取下蒙巾,各自在御赐的白绢上写将起来。写完后,都交给萧何。
萧何先朗读裴钺的笔谈:“本朝蒯通曾谓:‘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而骨法莫出于头、额、颧之骨,头、额之奇莫出于脑骨成枕者。头上有九骨,曰颧、曰驿马、曰将军、曰日角、曰月角、曰龙宫、曰伏犀、曰巨鳌、曰龙角。此公九骨皆严峻、圆而丰,主贵也。其将军骨丰隆齐耳,可以断定,此公必为武职;其龙宫骨圆起而丰隆,乃英雄豪杰之征也;其伏犀直起上耸脑顶,乃公卿之兆也。综而观之,此公年少时虽穷而少文,但凭其忠厚和武功,必为我大汉天朝的开国功臣,现在必为位居一品的太仆之位。”
萧何读完,在场的文武百官情不自禁地惊呼道:“神!真是太神奇了!”
萧何又开始读吕复的笔谈:“此公年在五旬,官阶当为一品,所司当为武职。”
吕后和审食其一听,这才松了一口气。吕复语虽简,却说到点子上了。
刘邦听罢,龙颜大悦,说道:“你们二人所言都不错。这一场算是平手,再试射覆吧!”
萧何便令宫中侍卫将一张案几擡了出来。案几上,是一个覆盖着的陶缸。他指着陶缸对吕复和裴钺说道:“覆缸之中有一木匣,木匣中有一物,你们猜一猜匣中是何物?”
吕复即取出随出携带的蓍草起卦,说,陶缸中木匣内所藏必为不惧水、火的金饰之物。
裴钺则认为,陶缸下的木匣中之物必为龟鳖,而鳖则欠丽,故知必为龟也。此龟之纹有别于常龟,尤丽也,且龟之体呈金黄色。
萧何遂令侍卫搬开陶缸,又打开木匣,果然是一只金黄色、纹路极为斑斓的小龟。
站列于两侧的文武大臣一见,竟雀跃欢呼起来,纷纷赞叹道:“真神!”
吕复一见果然如裴钺所言是一只金龟时,不由赧然无语。过了很久,方说道:“吕某无能甘愿认输!”
吕后见此,虽然满脸晦色,但亦无可奈何,刘邦遂宣布道:“比试结果证明,裴钺相技和射覆之术均高于吕复。朕特敕许负和裴钺结为伉俪,赐黄金千两,即日完婚!”
许负和裴钺跪地谢恩,群臣山呼“万岁”。
帮刘邦选妃
各地选送的美女陆续到达咸阳,吕后也抓紧时间对许负和裴钺进行诱劝,要他们在选秀时对齐和琅玡所送的美女高擡贵手,对吕姓美女尤应关照。她之所以对裴钺如此看重,一是因为他通过与吕复的比试后,深受高祖皇帝器重,被御封为太卜院大相师,晋佐雌侯;二是因为他是许负之夫,被增补为这次选秀的大相师。
吕后的拉拢使许负夫妇深感不安。他们深知吕后的用心,若从,有负圣上隆恩,若不从,今后的日子就难过了。为此,夫妻二人苦思良策,决定让裴钺以父亲病重为由告假回商洛山中,以筑狡兔之窟。他们十分清楚,吕后为人阴险刻毒,万一高祖驾崩,持国柄者必此人,若不留退路,定遭灭顶之灾。裴钺担心许负一人难以应付如此复杂的局面,于心不安。许负劝道:“妾虽年幼,但深得皇上宠信,在朝中与百官也有较深交往,只要高祖还在,就不会有太大问题。裴钺听她如此一说,才放下心来。于是,遂上书向刘邦告假。
刘邦见裴钺言词恳切,孝心可鉴,遂准假半年。裴钺上路后,刘邦又召见了许负,嘱其在选秀中一定要据实遴选,万不可屈从他人压力乱选、错选。许负听罢,知道刘邦已对吕后的幕后活动有所耳闻,遂说道:“请陛下放心,许负一定按照陛下旨意行事。不过,参加选秀的官员和相师人数不少,到时恐怕很难避免各执一词……”
刘邦道:“无妨,最后由你一人定夺就是了!”
许负又道:“选秀的官员和相师虽然都说要忠于陛下,但仍难避免有人或有意遗漏,或滥竽充数,如果这样,就算最后由臣定夺,恐真正够条件者早已落选了。”
刘邦一听,觉得确实有问题,遂问道:“照你的意思应该如何是好?”
许负道:“据臣所知,各地选送上来的秀女总共才750馀人,不如将她们全部集中到皇宫,由陛下亲自挑选。”
刘邦道:“可是,朕并不懂相人之术呀,如何挑选?”
许负道:“看相自有臣等。只要是陛下满意的,都可进入后宫或为嫔娥或为奴婢,臣等可在陛下满意的人中再进行相面,能为妃者则为妃,能为贵人者则为贵人。当然,最后定夺还是陛下。有陛下在旁壮胆,臣等方敢直言不讳。”
刘邦一听,深以为然,决定按照许负说的办法办理。
审食其担心高祖皇帝亲自出面,吕后的那几位侄女以及吕后圈子里的几个大臣的女儿或侄女恐怕很难入选为妃为嫔。于是串通几位御史和谏官奏请高祖不要屈尊亲自出面选秀,以免玷辱圣上威严。而选妃之事应由后宫操持为宜。
刘邦看过审食其和御史们的奏章后,也犹豫起来,他又找来许负,将这些奏折给她看,说道:“你看朕该如何办为好?”
许负道:“陛下,这次选秀的目的除了为后宫添置宫娥奴婢外,主要还是为陛下选择嫔妃,说得粗俗一点,就是为陛下挑选所爱之人,这可是关系到陛下生活的大事,为何不能亲自出面挑选?就是这些上奏折的大人们,他们都是三妻四妾,哪个不是亲自挑选的?为何陛下贵为一国之尊却不能有自己的主见?”
刘邦听罢,主意遂决,特将审食其等人的奏折驳回。并令丞相及各部首席大臣届时自己参与选秀。
这一天,700馀名美女都集中在皇宫前殿门前场坪。时值阳春三月,场坪四周桃花绽放,和风习习。众美分排站立,服饰五彩斑斓,争相斗艳。一名太监手执名册点名张罗,交待注意事项。忽然,大殿守值太监高声喊道:“圣驾到。”
在场坪的太监、官员和美女们闻音后迅速跪地。不一会,高祖刘邦在众多官员和相师们的簇拥下,走出大殿。
站立的每个美女身上都挂着一个写着数字的小木牌,皇上选中者,只要取下木牌给办事太监登记即可。
初选完后,太监们带着一大群落选的秀女从刘邦以及众大臣及大相师面前经过时,许负突然走上前去,对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秀女深深揖了一礼,然后将其拉出队伍,对刘邦说道:“此女当生天子!”
刘邦和众位大臣听了她的话,无不愕然,也让刘邦深感不可理喻。虽然刘邦因初登皇帝位尚未立储,但是,谁都清楚,吕后已生有儿子,年已二十,不言而喻,将来必将为天子,而许负言此女“当生天子”,岂不是有僭越之嫌?
刘邦虽然对许负此言心有不悦,但深知其相人之术高深莫测,既然她敢如此讲,定有根据。
事后,刘邦将许负召进宫中,问道:“你说薄氏女‘当生天子’有何依据?”
许负道:“此女不但形貌上佳,而且德行更佳。形者,人之材也;德者,人之器也。此女不急不暴,不乱不躁,宽能容物,若大海之洋洋;和能接物,类春风之习习;刚而能制,万态不足动其操;清而能洁,千尘不足污其色。实乃贵人心气。其有忠之德,孝亲之操,故知其不得阳赏,必为阴报,不在其身,而在子孙也。既事于君,报在子孙,其子岂非天子乎?”
刘邦又问:“你所言,是不是说朕的儿子辈中将有帝位之争?”
许负道:“陛下万岁后的第十六年,匡大汉社稷者必薄氏女所生之子,陛下毋忧也。”
刘邦听罢,遂决定将薄羽选为妃,赐号容德夫人。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染病,自知不起,于卧榻前召许负征询自己死后朝廷官员的安排之事。许负垂泪道:“陛下,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必如此殚思竭虑?臣所顾虑者唯薄妃及五皇子的安危。为此,臣恭请陛下给臣下一道圣谕,让臣在陛下健在之时令薄妃及五皇子潜出宫去,以为大汉江山留下龙种,好待他日重振刘家天下之雄风。”
刘邦道:“你意是不是想说,朕驾崩之后有人欲谋反?此人是谁?朕马上下旨将这种逆臣贼子诛灭九族。”
许负道:“万万不可!在人家反意未彰之时,这样做出师无名,若贸然行事只能适得其反。加之陛下目前身体状况,搞不好会出大事。”
刘邦道:“总不能眼看朕亲手打下的天下就此断送吧!”
许负道:“此乃天意,不可违也。但是,据臣观测天象,刘氏当有近四百年的天下,为了使刘家天下后继有人,所以臣才向陛下提出这个请求。而且,此事只能让极少数人知道才好。”
刘邦道:“那好,朕给你下旨!”说罢,便让贴身太监备绢帛和笔墨,用颤抖的手写下圣旨。写完后,对许负道:“鸣雌亭侯许负接旨!”
许负双膝跪地双手举过眉顶,接过圣旨,说道:“臣接旨!”
许负接旨后,刘邦说道:“此事重大,你虽为侯爵,但手无寸兵,你又如何能保护好薄妃和五皇子?”
许负道:“臣早说过,将来能安刘氏天下者必周勃大人和陈丞相,我一定会同他们取得联系!”
刘邦点头,说道:“朕同时给他们下一道圣旨,要他们好好保护薄妃和五皇子。”
许负道:“若能如此就更好了!不过,陛下给他们的圣旨,为了不惊动他人,只好由臣代为传达了。”
刘邦点头同意。
却说吕后得知刘邦病重,彷佛是压在自己心中的一块顽石终于就要被搬走似的,顿觉轻松起来。她知道,刘邦一死,必然会出现皇位之争。她对刘邦十分宠信的戚夫人和薄妃尤为痛恨,她们不但与自己争宠,而且她们所生的儿子,更是对自己儿子的一大威胁。尤其是薄妃,当年入宫之时,许负便说她“当生天子”,若她的儿子当为天子,还会有自己母子二人的好日子过么!所以,当她从太医处得知刘邦已病入膏肓,便立即找来审食其商讨对策。
审食其说:“目前最最主要的是必须掌握皇上的一举一动,为此,皇后应摒弃前嫌,日夜守护在他的床前,监督其行动,不让其作出不利皇后和太子殿下的决定。只要皇上不废现太子,其馀的事情有就好办了。像戚夫人和薄妃及其子等以后再收拾不迟。”
吕后认为他言之有理,遂不顾刘邦的反感和不满,日夜守护在他身边。凡有大臣求见,她均以陛下正在休息为由予以阻挡。刘邦对她的所作所为虽然极度不满,但因体力不支,却无可奈何!
数日后,高祖驾崩。
吕后立即让吕产带上亲兵包围薄妃住所,又命吕禄率所属部伍围攻鸣雌亭侯侯府。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薄妃及其子刘恒以及许负均不知所踪。吕后得悉此讯,不由大怒,她对戚夫人虽然痛恨不已,但对薄妃的痛恨尤甚。若不将薄妃及其子灭除,自己和儿子的统治就有可能受到威胁。她估计,薄妃及其子的失踪,肯定与许负有关,很有可能就是她早有预谋帮他们逃匿。她立即命令儿子惠帝下旨在全国范围内缉捕薄妃母子及许负夫妇。但是,折腾了很久,始终得不到半点消息。
吕后虽然名为太后,实际上大权完全掌握在她的手中,儿子惠帝只不过是一听命于她的傀儡。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她大肆排斥前朝大臣,安排自己的亲信,将审食其任命为左丞相,控制朝中大权,又将自己的兄弟吕禄、吕产封为王侯。惠帝死后,她便企图以吕氏取代刘氏,建立新的王朝。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病死。正如许负所言,她的寿命同刘邦一样,皆为六十一岁。
吕后一死,诸吕图谋篡位,许负见时机已到,遂劝周勃、陈平等起后伐吕。
周勃、陈平等迎立薄妃之子刘恒为帝,是为文帝。
──转自《看中国》
(责编:王兰)
刘邦登基后,没有忘记许负和她的父兄,立即封许望为温城侯,封许负为鸣雌亭侯,她的三位兄长均封为将军。
之后,刘邦诏令各分封国选送本地年满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娴淑端丽的未婚良家女子10-20名到咸阳集中,以备宫选,凡经宫廷官员和相师看中者,载还后宫,然后经皇帝、皇后挑选优秀者,视情况封为妃子、贵人。
刘邦和吕后都十分相信相人之术,因此,在挑选嫔妃时,集中了全国知名的大相师担任选官。许负自然成为高祖选秀的相师班子中的首席大相师。
吕后对刘邦选妃一事虽然心中别有一番醋意,但碍于宫廷礼仪和法度,自然不便反对,不过,她却另有谋划。在无法阻止皇上选择嫔妃和宫娥的情况下,就只能寄希望所选的女子,特别是被选上的妃子和贵人,最好是自己的亲戚或死党的女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己的威胁。为此,她决定对参加挑选嫔妃和宫娥的几个大相师进行拉拢和控制,使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参加选秀的大相师共有四人,除许负外,其他三人在自己的恩赏利诱之下,已经表示要完全按照她的旨意办事。所以,她的重点便放在了许负的身上。
要想把许负拉入自己的死党范围,并非易事。因为她是高祖非常器重的人,虽然才十九岁,又是女性,却被封为鸣雌亭侯,要让她做有违高祖心愿之事,只怕很难。于是,她找来可以称得上是自己死党的审食其商量拉拢许负的办法。
审食其与刘邦同为沛县人,刘邦起事后,为刘邦舍人。在项刘争斗中,审食其和吕后同时被项羽俘虏,也许是患难见真情吧,自此之后,审食其便成为吕后的亲信,而吕后则将其视为心腹和智囊,每有难决之事,必与之相商。现在,吕后派人找他,审食其自然知道所为何事,因此,他来到后宫,不等吕后开口,便说道:“皇后传下官来,一定是皇上选秀之事……”吕后一听,说道:“辟阳侯真可谓是神机妙算。既然你已经知道我的心事,想必早有良策了?”
审食其道:“选秀乃皇上既定的有关社稷的大政,是无法阻止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所选的嫔妃一定要是与皇后同心同德的人。据微臣所知,皇后吕氏家族中已选送了不少美女。如果所选的妃子和贵人是吕氏家族中人,皇后便可无忧了。”
吕后道:“这一切我均有所考虑,但能决定选谁与不选谁的,全在四个大相师。而首席相师是许负,我担心她不会按照我的意旨办事呀!”
审食其道:“那就想方设法将她争取过来为皇后千岁所用呀!”
吕后道:“我亦有此意,只是她年轻气盛,要想拉拢她,恐怕难以如愿呀!”
审食其道:“在四个大相师中,只有许负和吕复最年轻,而且两人均未婚配,吕复是吕后的人,若能让吕复和许负成婚,控制许负就不成问题了。所以,微臣认为,如果能通过皇上出面为二人赐婚,许负一定会感恩不尽。”
吕后听罢,高兴地说:“还是你脑子灵活好用,就按你的办!”当天,吕后便以请许负看相为由,将许负传到后宫。
许负行过跪拜礼之后,吕后便叫她坐到自己的身边,对她说道:“你为皇上及诸多大臣都看过相,皆奇验。今哀家传你来,就是想请你也给我看看相。”
许负问道:“不知娘娘欲问何事?”
吕后道:“比如说,哀家能活到多少岁数?会不会遭人暗算等等,你大胆讲,哀家不会怪罪于你的。”
许负说道:“皇上为天,皇后为地,娘娘虽小皇上十五岁,寿考却能与天齐。”
吕后问道:“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万一皇上崩天之后,我还有十五岁的寿?”
许负点头称是。
吕后又问道:“从今以后,我的吉凶又如何呢?”
许负道:“娘娘乃龙凤之姿,吉凶自不言而喻。不过,娘娘阳刚之气太过,恐以后杀戮太多,有损娘娘后世懿名。”
吕后听罢,笑了笑,说道:“哀家乃后宫之主,怎么会杀戮太多……好了,你的这些话我记在心中便是,万万不可在外传播。”
许负道:“微臣乃胡说八道,怎会在外传播?娘娘请放心,许负谨遵教诲就是。”
吕后道:“你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有意中人吗?要不要我替你物色一个如意郎君?”
许负一惊,忙说道:“微臣尚不打算考虑此事,谢谢娘娘美意。”
吕后还以为她是害羞,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了,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以后常来后宫坐坐,你见多识广,哀家也需要有人陪着说说话。”
许负回答道:“只要娘娘高兴,微臣会随叫随到!”
经过这次会见,吕后深感许负是个难得的人才,更坚定了将许负拉入自己的小圈子之心。于是,送走许负之后,她便跑到刘邦那里,对他说道:“妾于今日让许负看相,言妾寿与皇上相同,不知准不准?若准,妾当为寡一十五年,想来也十分可悲。”
刘邦道:“此女乃神异之人,所言必不谬。当初见朕和萧相国等人,即言吾必为天下主,数年后即应验其言。加之有劝其父兄助朕之功,故朕才破例封她为鸣雌亭侯,兼管天下方术之士。如果朕驾崩后,你还有十五年寿命,朕可以放心而去了。有你辅佐新帝,自然天下太平,虽寡,亦不足悲也。”
吕后说道:“皇上所言甚是,妾当铭记于心。”
她说罢,望了望刘邦,见其满脸和悦之色,便将话题一转,说道:“鸣雌亭侯已经是近二十岁的人,女子到了这个年龄尚未许人,已不多见。皇上是不是应该关心关心?”
刘邦道:“你是不是想当媒人?”
吕后道:“许负善相,人人皆知,但奴婢之吕家祖传相法也是人所共知的。当初,妾父率领全家到沛县县令军避仇,见陛下天相奇特,认为将贵不可言,所以才将奴婢许以为妻……”
刘邦听了吕后的话,自然也回忆起当年之事,遂饶有兴趣地说道:“当年你父吕公到沛县令家,沛县所有官吏和士绅听说,纷纷前往拜贺,当时萧相国主掌宴会,规定贺礼不满一千钱的坐堂下。朕当是为泗水亭长,所积有限,岂能为坐堂上而送千钱!但又不愿被安排到堂下,遂谎称送贺礼万钱,直入堂上。谁知与宴者多知朕为人小气,欲将朕拦住不准入内。就在此时,你父径直向我奔来,躬身礼迎,邀之上座。他说:‘你就是刘季吧?吾少好相人术,相人多矣,但无如季相者!’当时,沛县令曾托人欲聘你为妻,但你父却不顾你母亲的反对,偏将你许配于朕。从这件事看,岳父大人确系善相之人。”
吕后道:“现在,吕家得家父真传者惟吾兄吕禄之子吕复,对吕复的相技,皇上亦赞赏有加。吕复现在尚未婚配,臣妾的意思是,如果皇上同意,可将许负许配吕复为妻。”
刘邦听罢,大笑道:“这个主意倒不错,他们二人不但同为大相师,而且年龄也相当。只怕许负不会同意呀!”
吕后道:“只要皇上认为此事可为,何不为他们赐婚?许负对皇上忠心不二,只要是皇上出面,她岂有不同意之理?”
刘邦想了想,说道:“等朕同温城侯商量一下再说吧!”吕后回到后宫,立即将审食其召来,要他速到许府上说媒。
审食其到了许府,将皇上和皇后为吕复求聘许负的意思告诉许望,要他说服女儿许负,一定要同意婚事,不辜负皇上和皇后想玉成这桩美好姻缘的苦心。
许望夫妇本来就对女儿的婚姻大事倍感焦虑,现得知皇上和皇后欲将其许配给吕复,自然大喜过望。所以,当高祖皇帝提及此事时,他们便一口答应了。
高祖皇帝见许望夫妇一口应承,自然以为许负也会同意,遂颁诏为吕复和许负赐婚。
许负得知消息后,知道是吕后从中撮合,其意无非是要将自己拉进她那个用心良苦的小圈子里,达到利用自己的目的。为此,她决定去找高祖皇帝,谢绝这桩婚事。但是,没有等到她去见皇帝陛下,高祖赐婚的诏书便已下达了。于是,她只好上书,说自己已有意中人。此人亦为善相之人,且相技不在自己这下。如果皇上和皇后一定要自己嫁给吕复,吕复的相人之术必须超过此人方可。
刘邦接到呈表,虽然颇感意外,但因宫廷选秀在即,而许负又是选秀班子中的首席大相师,他也不愿意因许负“抗旨”对其进行处罚,以免因小失大。同时,他也隐隐约约感到,吕后在这种时候突然对许负关心起来,而且想将许负许配给她的侄儿,不能说她不是别有用心。而且,许负之所以拒不遵旨,很可能就是因为她已经意识到吕后的这层用心。为此,刘邦考虑再三,决定准许负奏请,让吕复同许负所说的自己的“意中人”比试相技。如此一来,既可不让吕后丢面子,又可藉此考察一下许负的“意中人”相技到底如何。若许负的“意中人”确如她所说,相技不亚于她,朝廷岂不是又得一相人之良材!
吕后得知这一消息,不由大为震惊,她万万没有料到皇上竟然对许负的抗旨不责不罚,反而从其所请,同意让吕复与许负的“意中人”比试相技!但是,既然皇上主意已定,她自然不好表示反好了。而且,她不相信吕复会败在许负的那个名不见经传的“意中人”的手下。
刘邦见吕后没有对比试相技之事表示反对,便让萧何、陈平和审食其商定比试办法、时间等一系列问题。
刘邦吩咐,因各地美女已纷纷来咸阳集中,为了不影响选秀进程,吕复和许负的“意中人”的比试应尽快举行。为了公正起见,出题的主试官员确定比试项目后,便住在宫中,不得随意走动,以防作弊。
按照刘邦的旨意,比试定在未央宫。
这一天,早朝之后,刘邦将文武百官留下,又派人将吕后请来观看比试。当吕复和许负的“意中人”出现在皇宫时,人们才发现,许负的“意中人”原来就是鸣雌亭侯府上的一名簿记,姓裴名钺。
裴钺的父亲是秦朝的一名博士,虽然在“焚书坑儒”中幸免于难,但他已从中看到秦帝国必不能长久,遂携家小隐居商洛山中,潜心研究“姑布子卿术”和《周易》。
姑布子卿是春秋时期人,由于其相术高明,影响很大,后世相术士便将他奉为相人术之祖,相人术也就被后人称为姑布子卿术。
裴钺由于长年随父居于深山老林,尽管有父亲的精心传授和自己的潜心钻研,对占卜和相人之术深得其旨,但因实践不多,仍感到有所欠缺。后在父亲的支持下,决定走出商洛,一方面寻访英雄豪杰,一方面以相术广交朋友。当他听人说许负是当今神查,遂只身来到温县,以求许负为自己看相为由拜访许负。许负一见裴钺,便知他是身怀绝技的方外之人,与之竟谈终日,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裴钺经过与许负的畅谈,对其精湛的相术和高深的相理佩服得五体投地,坚决要拜许负为师。许负认为自己年龄比裴钺小好几岁,不同意以师徒相称。在征得父母双亲的同意后,许负与裴钺结拜为兄妹。许望见二人相处甚为融洽,且极有分寸,也并不在意,以为他们纯粹是出于对相人之术的痴迷而趣味相投呢!
刘邦、吕后以及萧何、陈平和审食其见许负所谓的意中人原来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文弱书生,而且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自然都感到诧异,他的相技能与吕复同日而语吗?吕后和审食其见了裴钺,不由暗自欣喜,他们相信像裴钺这样一个无名之辈,绝对不是吕复的对手,因此,对吕复的胜算充满了信心。
刘邦对许负说道:“今天的比试可是你的主意,若是裴钺输了,你可就是吕复的媳妇了,到时可不能反悔呀!”
许负道:“绝不反悔!”
刘邦说道:“那好,今天朕便当一回裁判!”说罢,便对萧何、陈平和审食其示意道:那就开始吧!”
萧何便将比试的方式、原则予以宣布:比试分三场,一场相声;一场揣骨;一场射覆。以所试项目一一记分,分数高出者为胜。为了便于评判,相声、揣骨均只讲被试者的过去和现在,不测未来。比试的两人均须将两眼蒙住,以防作弊。
比试开始了,二人的眼睛均被黑布蒙住。第一场为相声。吕复先试。
只见一个太监从大殿后门走了进来,脚步轻缓,走到吕复和裴钺跟前后,突然叫了一声:“吕大相师,你好哇!”
太监退至一旁站立,吕复沉思片刻,说道:“此人年约二十五六岁,当为宫中太监。”
萧何见吕复不再讲话了,便对他问道:“还有什么要讲的吗?”
吕复摇头道:“就这些了。”
萧何遂对裴钺道:“请裴公子亦为此人相一相吧!”
裴钺道:“适才吕大人虽然道出此人为太监,但对年龄的判断却颇有误差。依我看,此人年龄当在二十岁又三个月。此人少小失怙,由寡母抚养并供其读书。一十八岁这一年,因欠债倍受豪家欺凌,遂愤而自宫,自荐于朝,始得入宫当奴。此人话语中卑恭有亢进之音,必受重用。”
裴钺说罢,知这个太监身世者都大为惊诧;不知者则将信将疑。萧何遂对这个太监问道:“裴公子所言属实否?”
太监道:“一如所言,真是神了!”
萧何同陈平、审食其商议之后,说道:“第一场的比试继续进行!”说罢,便拍了拍巴掌,喊道:“下一个出场!”
只见一个年轻俊秀的侍卫走了出来,尽管他轻轻踏步而行,但脚步依然清脆有声。他走到裴钺面前,装着女人的腔调对裴钺说道:“裴公子,奴婢这厢有礼了!”
他说罢,便站到一旁,不再吭声。
裴钺未作过多的思考,开口说道:“此人虽然故作鹤步鼠行,但难掩其阳刚之履;虽作女腔自称奴婢,但阴柔之声却无法遮盖咄咄之阳气,因此,可以断定,此人必为男子,且系习武之人。现应是宫中侍卫,年不过二十七岁。此人生性诙谐,机敏过人,深为吾皇器重,当为五品官阶。其父必为开国功臣,故能少年得意。”
裴钺讲完后,萧何便让吕复再相。吕复沉思良久,说道:“此人之女腔绝非虚假,实乃变腔所致;其步履轻巧,亦非故作姿态,乃所司之职使然。故吾以为,此人虽为男子,但却无男人之根器,乃宫中公公也。此人年当三十岁以上,在宫中生活至少十年有馀。故可断定,他在前朝即为太监。正因如此,所以在本朝行为尤为谨慎,实乃循规蹈矩之人。”
他话音落地,宫殿之内便发出哄堂大笑之声,就连高祖刘邦亦捧腹大笑。吕后听罢,不由变色骂了一声“蠢才”。
不言而喻,第一场比试,裴钺胜。
萧何评判道:“对于第一人,吕复虽然能道出此人为太监,但裴钺的补充不但正确,而且能道出此人具体年龄和身世,应在吕复之上;对于第二人,裴钺评判尤为精到。此人正是宫中卫尉,年龄正好是二十七岁。尤为奇特的是,他能讲出其匀为我朝开国功臣。他就是我朝太尉周勃大将军之子周亚夫。所以,这一场经纬度工,胜者为裴钺。”
接着便是第二场“揣骨”。
当萧何正准备传已准备好的被相之人进殿时,刘邦忽然示意不要传已作好准备的被相者,而是指令在当朝文武大臣中任选一人让吕复和裴钺揣骨以相。经刘邦指定,决定让周勃充当这一角色,并规定,让二人同相周勃,揣骨相完毕后,不立即讲出,而是让各人写出各自结果,然后当众宣读。
这次由裴钺先给周勃揣骨。他在已脱去官帽的周勃的“九骨”处揣摸一阵后,便站到一旁,让吕复给周勃相骨。吕复亦在周勃头面上揣摸一遍后,亦站立一旁。萧何立即示意周勃入班。吕复和裴钺取下蒙巾,各自在御赐的白绢上写将起来。写完后,都交给萧何。
萧何先朗读裴钺的笔谈:“本朝蒯通曾谓:‘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而骨法莫出于头、额、颧之骨,头、额之奇莫出于脑骨成枕者。头上有九骨,曰颧、曰驿马、曰将军、曰日角、曰月角、曰龙宫、曰伏犀、曰巨鳌、曰龙角。此公九骨皆严峻、圆而丰,主贵也。其将军骨丰隆齐耳,可以断定,此公必为武职;其龙宫骨圆起而丰隆,乃英雄豪杰之征也;其伏犀直起上耸脑顶,乃公卿之兆也。综而观之,此公年少时虽穷而少文,但凭其忠厚和武功,必为我大汉天朝的开国功臣,现在必为位居一品的太仆之位。”
萧何读完,在场的文武百官情不自禁地惊呼道:“神!真是太神奇了!”
萧何又开始读吕复的笔谈:“此公年在五旬,官阶当为一品,所司当为武职。”
吕后和审食其一听,这才松了一口气。吕复语虽简,却说到点子上了。
刘邦听罢,龙颜大悦,说道:“你们二人所言都不错。这一场算是平手,再试射覆吧!”
萧何便令宫中侍卫将一张案几擡了出来。案几上,是一个覆盖着的陶缸。他指着陶缸对吕复和裴钺说道:“覆缸之中有一木匣,木匣中有一物,你们猜一猜匣中是何物?”
吕复即取出随出携带的蓍草起卦,说,陶缸中木匣内所藏必为不惧水、火的金饰之物。
裴钺则认为,陶缸下的木匣中之物必为龟鳖,而鳖则欠丽,故知必为龟也。此龟之纹有别于常龟,尤丽也,且龟之体呈金黄色。
萧何遂令侍卫搬开陶缸,又打开木匣,果然是一只金黄色、纹路极为斑斓的小龟。
站列于两侧的文武大臣一见,竟雀跃欢呼起来,纷纷赞叹道:“真神!”
吕复一见果然如裴钺所言是一只金龟时,不由赧然无语。过了很久,方说道:“吕某无能甘愿认输!”
吕后见此,虽然满脸晦色,但亦无可奈何,刘邦遂宣布道:“比试结果证明,裴钺相技和射覆之术均高于吕复。朕特敕许负和裴钺结为伉俪,赐黄金千两,即日完婚!”
许负和裴钺跪地谢恩,群臣山呼“万岁”。
帮刘邦选妃
各地选送的美女陆续到达咸阳,吕后也抓紧时间对许负和裴钺进行诱劝,要他们在选秀时对齐和琅玡所送的美女高擡贵手,对吕姓美女尤应关照。她之所以对裴钺如此看重,一是因为他通过与吕复的比试后,深受高祖皇帝器重,被御封为太卜院大相师,晋佐雌侯;二是因为他是许负之夫,被增补为这次选秀的大相师。
吕后的拉拢使许负夫妇深感不安。他们深知吕后的用心,若从,有负圣上隆恩,若不从,今后的日子就难过了。为此,夫妻二人苦思良策,决定让裴钺以父亲病重为由告假回商洛山中,以筑狡兔之窟。他们十分清楚,吕后为人阴险刻毒,万一高祖驾崩,持国柄者必此人,若不留退路,定遭灭顶之灾。裴钺担心许负一人难以应付如此复杂的局面,于心不安。许负劝道:“妾虽年幼,但深得皇上宠信,在朝中与百官也有较深交往,只要高祖还在,就不会有太大问题。裴钺听她如此一说,才放下心来。于是,遂上书向刘邦告假。
刘邦见裴钺言词恳切,孝心可鉴,遂准假半年。裴钺上路后,刘邦又召见了许负,嘱其在选秀中一定要据实遴选,万不可屈从他人压力乱选、错选。许负听罢,知道刘邦已对吕后的幕后活动有所耳闻,遂说道:“请陛下放心,许负一定按照陛下旨意行事。不过,参加选秀的官员和相师人数不少,到时恐怕很难避免各执一词……”
刘邦道:“无妨,最后由你一人定夺就是了!”
许负又道:“选秀的官员和相师虽然都说要忠于陛下,但仍难避免有人或有意遗漏,或滥竽充数,如果这样,就算最后由臣定夺,恐真正够条件者早已落选了。”
刘邦一听,觉得确实有问题,遂问道:“照你的意思应该如何是好?”
许负道:“据臣所知,各地选送上来的秀女总共才750馀人,不如将她们全部集中到皇宫,由陛下亲自挑选。”
刘邦道:“可是,朕并不懂相人之术呀,如何挑选?”
许负道:“看相自有臣等。只要是陛下满意的,都可进入后宫或为嫔娥或为奴婢,臣等可在陛下满意的人中再进行相面,能为妃者则为妃,能为贵人者则为贵人。当然,最后定夺还是陛下。有陛下在旁壮胆,臣等方敢直言不讳。”
刘邦一听,深以为然,决定按照许负说的办法办理。
审食其担心高祖皇帝亲自出面,吕后的那几位侄女以及吕后圈子里的几个大臣的女儿或侄女恐怕很难入选为妃为嫔。于是串通几位御史和谏官奏请高祖不要屈尊亲自出面选秀,以免玷辱圣上威严。而选妃之事应由后宫操持为宜。
刘邦看过审食其和御史们的奏章后,也犹豫起来,他又找来许负,将这些奏折给她看,说道:“你看朕该如何办为好?”
许负道:“陛下,这次选秀的目的除了为后宫添置宫娥奴婢外,主要还是为陛下选择嫔妃,说得粗俗一点,就是为陛下挑选所爱之人,这可是关系到陛下生活的大事,为何不能亲自出面挑选?就是这些上奏折的大人们,他们都是三妻四妾,哪个不是亲自挑选的?为何陛下贵为一国之尊却不能有自己的主见?”
刘邦听罢,主意遂决,特将审食其等人的奏折驳回。并令丞相及各部首席大臣届时自己参与选秀。
这一天,700馀名美女都集中在皇宫前殿门前场坪。时值阳春三月,场坪四周桃花绽放,和风习习。众美分排站立,服饰五彩斑斓,争相斗艳。一名太监手执名册点名张罗,交待注意事项。忽然,大殿守值太监高声喊道:“圣驾到。”
在场坪的太监、官员和美女们闻音后迅速跪地。不一会,高祖刘邦在众多官员和相师们的簇拥下,走出大殿。
站立的每个美女身上都挂着一个写着数字的小木牌,皇上选中者,只要取下木牌给办事太监登记即可。
初选完后,太监们带着一大群落选的秀女从刘邦以及众大臣及大相师面前经过时,许负突然走上前去,对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秀女深深揖了一礼,然后将其拉出队伍,对刘邦说道:“此女当生天子!”
刘邦和众位大臣听了她的话,无不愕然,也让刘邦深感不可理喻。虽然刘邦因初登皇帝位尚未立储,但是,谁都清楚,吕后已生有儿子,年已二十,不言而喻,将来必将为天子,而许负言此女“当生天子”,岂不是有僭越之嫌?
刘邦虽然对许负此言心有不悦,但深知其相人之术高深莫测,既然她敢如此讲,定有根据。
事后,刘邦将许负召进宫中,问道:“你说薄氏女‘当生天子’有何依据?”
许负道:“此女不但形貌上佳,而且德行更佳。形者,人之材也;德者,人之器也。此女不急不暴,不乱不躁,宽能容物,若大海之洋洋;和能接物,类春风之习习;刚而能制,万态不足动其操;清而能洁,千尘不足污其色。实乃贵人心气。其有忠之德,孝亲之操,故知其不得阳赏,必为阴报,不在其身,而在子孙也。既事于君,报在子孙,其子岂非天子乎?”
刘邦又问:“你所言,是不是说朕的儿子辈中将有帝位之争?”
许负道:“陛下万岁后的第十六年,匡大汉社稷者必薄氏女所生之子,陛下毋忧也。”
刘邦听罢,遂决定将薄羽选为妃,赐号容德夫人。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染病,自知不起,于卧榻前召许负征询自己死后朝廷官员的安排之事。许负垂泪道:“陛下,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必如此殚思竭虑?臣所顾虑者唯薄妃及五皇子的安危。为此,臣恭请陛下给臣下一道圣谕,让臣在陛下健在之时令薄妃及五皇子潜出宫去,以为大汉江山留下龙种,好待他日重振刘家天下之雄风。”
刘邦道:“你意是不是想说,朕驾崩之后有人欲谋反?此人是谁?朕马上下旨将这种逆臣贼子诛灭九族。”
许负道:“万万不可!在人家反意未彰之时,这样做出师无名,若贸然行事只能适得其反。加之陛下目前身体状况,搞不好会出大事。”
刘邦道:“总不能眼看朕亲手打下的天下就此断送吧!”
许负道:“此乃天意,不可违也。但是,据臣观测天象,刘氏当有近四百年的天下,为了使刘家天下后继有人,所以臣才向陛下提出这个请求。而且,此事只能让极少数人知道才好。”
刘邦道:“那好,朕给你下旨!”说罢,便让贴身太监备绢帛和笔墨,用颤抖的手写下圣旨。写完后,对许负道:“鸣雌亭侯许负接旨!”
许负双膝跪地双手举过眉顶,接过圣旨,说道:“臣接旨!”
许负接旨后,刘邦说道:“此事重大,你虽为侯爵,但手无寸兵,你又如何能保护好薄妃和五皇子?”
许负道:“臣早说过,将来能安刘氏天下者必周勃大人和陈丞相,我一定会同他们取得联系!”
刘邦点头,说道:“朕同时给他们下一道圣旨,要他们好好保护薄妃和五皇子。”
许负道:“若能如此就更好了!不过,陛下给他们的圣旨,为了不惊动他人,只好由臣代为传达了。”
刘邦点头同意。
却说吕后得知刘邦病重,彷佛是压在自己心中的一块顽石终于就要被搬走似的,顿觉轻松起来。她知道,刘邦一死,必然会出现皇位之争。她对刘邦十分宠信的戚夫人和薄妃尤为痛恨,她们不但与自己争宠,而且她们所生的儿子,更是对自己儿子的一大威胁。尤其是薄妃,当年入宫之时,许负便说她“当生天子”,若她的儿子当为天子,还会有自己母子二人的好日子过么!所以,当她从太医处得知刘邦已病入膏肓,便立即找来审食其商讨对策。
审食其说:“目前最最主要的是必须掌握皇上的一举一动,为此,皇后应摒弃前嫌,日夜守护在他的床前,监督其行动,不让其作出不利皇后和太子殿下的决定。只要皇上不废现太子,其馀的事情有就好办了。像戚夫人和薄妃及其子等以后再收拾不迟。”
吕后认为他言之有理,遂不顾刘邦的反感和不满,日夜守护在他身边。凡有大臣求见,她均以陛下正在休息为由予以阻挡。刘邦对她的所作所为虽然极度不满,但因体力不支,却无可奈何!
数日后,高祖驾崩。
吕后立即让吕产带上亲兵包围薄妃住所,又命吕禄率所属部伍围攻鸣雌亭侯侯府。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薄妃及其子刘恒以及许负均不知所踪。吕后得悉此讯,不由大怒,她对戚夫人虽然痛恨不已,但对薄妃的痛恨尤甚。若不将薄妃及其子灭除,自己和儿子的统治就有可能受到威胁。她估计,薄妃及其子的失踪,肯定与许负有关,很有可能就是她早有预谋帮他们逃匿。她立即命令儿子惠帝下旨在全国范围内缉捕薄妃母子及许负夫妇。但是,折腾了很久,始终得不到半点消息。
吕后虽然名为太后,实际上大权完全掌握在她的手中,儿子惠帝只不过是一听命于她的傀儡。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她大肆排斥前朝大臣,安排自己的亲信,将审食其任命为左丞相,控制朝中大权,又将自己的兄弟吕禄、吕产封为王侯。惠帝死后,她便企图以吕氏取代刘氏,建立新的王朝。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病死。正如许负所言,她的寿命同刘邦一样,皆为六十一岁。
吕后一死,诸吕图谋篡位,许负见时机已到,遂劝周勃、陈平等起后伐吕。
周勃、陈平等迎立薄妃之子刘恒为帝,是为文帝。
──转自《看中国》
(责编: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