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4月20日讯】孙思邈,又被称为药王孙天医,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医生,亦是气功养生的实践家。他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他活到一百四十一岁才仙游。
孙思邈少时因病学医,博通经史百家学说,他七岁时就能“日诵千言”。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被人称为“圣童”。到了二十岁,他就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并对佛家的经典着作也十分精通。
庄子画像 (wikimedia)
隋唐时,孙思邈曾推拒当官,唐太宗更亲自上山拜会。不过,更为出名的,是他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着:《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孙思邈的流世着作
孙思邈一生着作八十馀部,除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还有《老子注》、《庄子注》、《枕中素书》一卷、《会三教论》一卷、《福禄论》三卷、《摄生真录》一卷、《龟经》一卷等。
《千金要方》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两字命名。全书合方、论五千三百首,集方广泛,内容丰富,是我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着,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对日本、朝鲜医学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千金翼方》三十卷,属孙思邈晚年作品,是对《千金要方》的全面补充。全书分一百八十九门,合方、论、法二千九百馀首,记载药物八百多种,尤以治疗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最见疗效。
行医理念与医学贡献
孙思邈在其所着的《大医精诚》一书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寥寥片语,已将孙思邈的高尚医德情操,展示在人们面前,把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
他坚持辨证施治的方法,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重视医德,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声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极为重视妇幼保健,着《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置于《千金要方》之首。
明代着名医学家李时珍所着的《本草纲目》中多处提到“孙真人”孙思邈和他的《千金方》。(Parhamr/wikimedia)
《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广泛吸收各方面之长,雅俗共赏,缓急相宜。时至今日,很多内容仍对临床治疗起着指导作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确实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
战国医学家张仲景所着的《伤寒论》。(wikimedia)
《千金要方》对方剂学发展的也有巨大贡献。书中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直至孙思邈的临床经验,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显示出孙思邈的博极医源和精湛医技,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孙思邈的学术成就
孙思邈所着《摄生咏》(James Ho/Flickr)
在药物学研究方面,孙思邈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药物的采集、炮制到性能认识,从方药的组合配伍到临床治疗,孙思邈参考前人的医药文献,并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证心得,写成了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两部医学巨着——《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其中《千金要方》载方五千多首,书中内容既有诊法、征候等医学理论,又有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既涉及解毒、急救、养生、食疗,又涉及针灸、按摩、导引、吐纳,可谓是对唐代以前中医学发展的一次很好的总结。《千金翼方》载方近三千首,书中内容涉及本草、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补益、中风、杂病、疮痈、色脉以及针灸等各个方面,对《千金要方》作了必要而有益的补充。
孙思邈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正由于他通晓养生之术,才能年过百岁而视听不衰。他将儒家、道家以及外来古印度佛家的养生思想与中医学的养生理论相结合,提出的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时至今日,还在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心态要保持平和,不要一味追求名利;饮食应有所节制,不要过于暴饮暴食;气血应注意流通,不要懒惰呆滞不动;生活要起居有常,不要违反自然规律......
孙思邈还是世界上导尿术的发明者。据记载:有一个病人得了尿潴留病,撒不出尿来。孙思邈看到病人憋得难受的样子,他想:“吃药来不及了,如果想办法用根管子插进尿道,尿或许会流出来。”他看见邻居的孩子拿一根葱管在吹着玩儿,葱管尖尖的,又细又软,孙思邈决定用葱管来试一试。于是他挑选出一根适宜的葱管,在火上轻轻烧了烧,切去尖的一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插进病人的尿道里,再用力一吹,不一会儿尿果然顺着葱管流了出来。病人的小肚子慢慢瘪了下去,病也就好了。
孙思邈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品性,成为历代医家和百姓尊崇备至的伟大人物。
──转自《看中国》
责任编辑:李瑾瑜
孙思邈少时因病学医,博通经史百家学说,他七岁时就能“日诵千言”。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被人称为“圣童”。到了二十岁,他就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并对佛家的经典着作也十分精通。
庄子画像 (wikimedia)
隋唐时,孙思邈曾推拒当官,唐太宗更亲自上山拜会。不过,更为出名的,是他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着:《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孙思邈的流世着作
孙思邈一生着作八十馀部,除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还有《老子注》、《庄子注》、《枕中素书》一卷、《会三教论》一卷、《福禄论》三卷、《摄生真录》一卷、《龟经》一卷等。
《千金要方》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两字命名。全书合方、论五千三百首,集方广泛,内容丰富,是我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着,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对日本、朝鲜医学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千金翼方》三十卷,属孙思邈晚年作品,是对《千金要方》的全面补充。全书分一百八十九门,合方、论、法二千九百馀首,记载药物八百多种,尤以治疗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最见疗效。
行医理念与医学贡献
孙思邈在其所着的《大医精诚》一书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寥寥片语,已将孙思邈的高尚医德情操,展示在人们面前,把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
他坚持辨证施治的方法,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重视医德,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声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极为重视妇幼保健,着《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置于《千金要方》之首。
明代着名医学家李时珍所着的《本草纲目》中多处提到“孙真人”孙思邈和他的《千金方》。(Parhamr/wikimedia)
《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广泛吸收各方面之长,雅俗共赏,缓急相宜。时至今日,很多内容仍对临床治疗起着指导作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确实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
战国医学家张仲景所着的《伤寒论》。(wikimedia)
《千金要方》对方剂学发展的也有巨大贡献。书中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直至孙思邈的临床经验,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显示出孙思邈的博极医源和精湛医技,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孙思邈的学术成就
孙思邈所着《摄生咏》(James Ho/Flickr)
在药物学研究方面,孙思邈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药物的采集、炮制到性能认识,从方药的组合配伍到临床治疗,孙思邈参考前人的医药文献,并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证心得,写成了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两部医学巨着——《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其中《千金要方》载方五千多首,书中内容既有诊法、征候等医学理论,又有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既涉及解毒、急救、养生、食疗,又涉及针灸、按摩、导引、吐纳,可谓是对唐代以前中医学发展的一次很好的总结。《千金翼方》载方近三千首,书中内容涉及本草、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补益、中风、杂病、疮痈、色脉以及针灸等各个方面,对《千金要方》作了必要而有益的补充。
孙思邈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正由于他通晓养生之术,才能年过百岁而视听不衰。他将儒家、道家以及外来古印度佛家的养生思想与中医学的养生理论相结合,提出的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时至今日,还在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心态要保持平和,不要一味追求名利;饮食应有所节制,不要过于暴饮暴食;气血应注意流通,不要懒惰呆滞不动;生活要起居有常,不要违反自然规律......
孙思邈还是世界上导尿术的发明者。据记载:有一个病人得了尿潴留病,撒不出尿来。孙思邈看到病人憋得难受的样子,他想:“吃药来不及了,如果想办法用根管子插进尿道,尿或许会流出来。”他看见邻居的孩子拿一根葱管在吹着玩儿,葱管尖尖的,又细又软,孙思邈决定用葱管来试一试。于是他挑选出一根适宜的葱管,在火上轻轻烧了烧,切去尖的一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插进病人的尿道里,再用力一吹,不一会儿尿果然顺着葱管流了出来。病人的小肚子慢慢瘪了下去,病也就好了。
孙思邈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品性,成为历代医家和百姓尊崇备至的伟大人物。
──转自《看中国》
责任编辑:李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