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毕业生自传网路走红 诙谐调侃谋生路

2016年11月02日社会
【新唐人2016年11月02日讯】毕业于大陆最鼎鼎大名的中国人民大学,求职超狼狈的名校高材生在网络发布一则《一名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在网络获得热传。一起来看看。

10月15日,一名人民大学毕业生,以诙谐的笔调,以时间顺序撰写发表了一篇“自传”,叙述自己考上大学时的意气风发,就读时的愤世嫉俗,以及毕业后找工作的困境、囊中羞涩的无奈。

此文章一出,便立刻走红网络,引发许多网民,尤其是刚毕业,或毕业多年大学生们的共鸣,当名校大学生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突然落到“人间”,才感受到现实的残酷,谋生与梦想之间巨大的差距,让骄子们不得不低头。

除了引发共鸣之外,网上还出现一些批评的声音,认为这些大学生因为“不接地气”,自以为是,所以才有失落感。

也有评论认为愈发高涨的学费,与毕业后工资收入的差距,让毕业生倍感失落、徬徨。如今许多家庭要用尽所有的积蓄才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而这个大学生承付着全家人的寄托,也承担着改变家庭命运的使命,但大学毕业后面临失业、低工资、高额的房租等,让原本充满了幻想的学生们,感受到泡沫破碎后的失望。

大学扩招致使学费高涨


中国教育产业化和高等院校扩大招生,导致了学费暴涨、学历贬值、就业艰难⋯⋯如今,对于中国大陆贫困家庭来说,“上大学”已经不是在争取翻身的机会,而是一场能否改变命运的赌博。

1999年,当年大陆高校招生人数就增加了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而在1999年之前,高校招生年均增长都只在8.5%左右。之后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2001年为21.61%,2002年为19.46%,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了1,000万。

学校扩大招生,但中共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却非常低,致使学费高涨。

根据联合国的调查数据,中国每年的教育投入只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远远低于联合国建议的6%的标准。中国对教育的投资比例几乎比任何一个实行义务教育政策的国家都低;即使是非洲的穷国乌干达,在确保人民受教育权利方面都比中国做得好。

在中国,政府只承担了学校开支的53%,其馀的费用则转嫁到学生头上或学校的其它盈利项目上。

从1996年开始,特别是1999年中国教育产业化和高等院校扩大招生之后,学费大幅上涨。

大陆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教育发展中公共教育投入偏低。绿皮书以高等教育为例,从1989年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收费开始到今天,中国大学的学费增长了至少25倍。

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几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

高校文凭整体性“贬值”


从199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达到了22% (2006年数据)以上。而中国的GDP增长不到4倍,加上主导中国经济增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并不多,因此高校扩招的弊端逐渐显现,高校文凭整体性“贬值”。

据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就业蓝皮书: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届中国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3726元,比前两届分别增长239元、476元。

媒体曾报导称,中国大陆缺乏教育公平,使得学生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工资水平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而就业时讲背景、讲关系的不公更加剧了这种趋势,由此才让大学生感觉混得不如农民工,而升起 “干嘛上大学”的疑问。

时事评论员颜丹在其评论文章《大学毕业生期待高薪资的无奈》认为,与其说大学生对自己的学识有所高估,不如说是对耗费大半青春来完成的学业内涵有所高估,对所谓的“211”、“985”的教育含金量有所高估。那些从支付了高昂学费的名牌大学、热门学科毕业的大学生们,又有多少人当初不是抱着高期望值才蜂拥而至、接受这番教育的?

如今,孤注一掷之后,社会的反馈却扔来一句“你想多了”、“你想的太美”,这又怎能不让人感到心灰意冷?于是,已有新闻爆出,不少父母在孩子考上大学之后,却最终选择放弃让他读大学。

颜丹表示,“不得不说,中国教育的悲哀或许正体现于此,毕业即失业也不能怪学校、怪社会、怪政府,只能怪自己没学好;想赚一份不那么捉襟见肘的收入,也只会被视为是异想天开。那些有所期待的毕业生或许还不懂,在中国这样一个仰赖特权,而非按照劳动回报、教育水平来界定一切的畸形社会,高薪资只能是官二代或富二代的专利。”

(责任编辑:任浩)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