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大禹时代之四
大禹治水 克竟其功大禹治水的地域是极其广大的。
“禹东至榑木之地,日出、九津、青羌之野,攒树之所,㨉天之山,鸟谷、青丘之乡,黑齿之国;南至交阯、孙朴、续樠之国,丹粟、漆树、沸水、漂漂、九阳之山,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西至三危之国,巫山之下,饮露、吸气之民,积金之山,共肱、一臂、三面之乡;北至人正之国,夏海之穷,衡山之上,犬戎之国,夸父之野,禺彊之所,积水、积石之山。”
这里的共肱、羽人、积石之山、黑齿之国、榑木、青丘之乡等地都是《山海经》中出现的地名。《山海经》中记载了许多大禹治水的故事,如大禹杀共工相柳,积石成山,圣王时代治水的场景移到了昆仑山巅。这些地名和禹贡中所记载的地名上下对应,更和神禹创世的内涵相呼应,擘画出大禹治水的宏大场景。合而观之,可印证大禹治水横跨的版图之大,上天下地,自成一体系。
《尚书‧禹贡》中也详述了大禹治水导山的疆域所及和各山川之名。禹曾治弱水、黑水、河水、漾水、江水、淮水、渭水、洛水等九条河流,涉及的地域遍及九州,包括今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湖南、四川、江苏等地。大禹治理过的山也遍布九州,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
黄河
“上古时代,龙门山尚未开凿,吕粱山尚未打通,黄河从孟门山漫过,大水泛滥横流,丘陵、沃野、平原、高山全部淹没在大水中,人们把它叫做‘鸿水’。于是禹疏通黄河,导引长江,筑起堤防,使洪水消退,拯救的诸国部落有一千八百多个。这都是禹的功绩啊!为百姓辛苦操劳而不以为苦,没有谁能比得上大禹了。”“(大禹)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达龙门山;再向南到达华山的北面;再向东到达砥柱山;又向东到达孟津;又向东经过洛水黄河汇流的地方,到了大分伾山;然后向北经过降水,到达大陆泽。于是黄河又向北分为九条河,而后汇成大河。这条大河迎着涌入大陆的海潮奔流入大海,又叫逆河。”
“神州大地上,河川一条条流入河道。大禹梳理过的这些河流都可以行舟,有多馀的水就用来灌溉,百姓都分享水渠带来的好处。治水所经过的地方往往引水来灌溉田畴,通向四方田亩的白花花的沟渠有千条、万条,无以计数。”
积石山
大禹治水有一个震撼式的开端,这就是积石山。积石峡壮丽雄浑,是大禹治水的源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大禹一边治水,一边整治山岩,积石成山,并为山川命名,给山林做标识,并且以成熟的技术测量山的高度和土地面积,这是上古时代一次规模最为庞大的国土测量。
积石山之名使我们想起前边提到的大禹治水时,随着他在后边摇曳前行的神龟,神龟背上驮的息壤。大禹治水之时,把神龟背上的息壤拿来填平九渊,加高丘陵,造出九座高山来。在这里,“九”只是一个代表数字,表示众多的意思。大禹治水,同时也是上古时代重整山河、造山填渊的一段历史。
大禹治水时经过另一座积石山,却不是大禹所堆砌出来的,而是黄河出山前一座峥嵘的神山,藏语叫阿尼玛卿山,即黄河之祖,属于昆仑山系,主峰海拔约六千多尺,由红砂岩构成,红岩在阳光下返照,巍峨峥嵘 。“积石山在金城西南,河所经也。”(《史记‧集解》)
《山海经》中的积石山更是富于传奇色彩,山中蕴藏了万物宝藏,俨然一座神话之山。“(轩辕之丘)又西三百,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积石山和黄帝居住的轩辕之丘相隔不过三百里,相传女娲补天也是在这里。
“(大禹)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 从古代起,黄河谷地穿过积石峡谷,浩浩荡荡离开青藏高原进入黄土高原。四千多年前,禹王领着各部落的十二师,人数最多可达三万人,凿开高峻的积石山。积石山红岩裂开来,黄河从神话之乡昆仑山奔泻而下,一路上浩浩荡荡向黄土高原奔流而去。
开龙门
龙门是大禹治水的另一个里程碑。今陕西韩城及山西河津之间的龙门峡谷是一陡峭的险境,大禹在这儿凿开山崖,山崖上斧凿之迹历历在目,咆哮的黄河跃过鬼斧神工、犹如谁拿斧劈出来的龙门,滚滚向南而逝。传说禹王和众人来到了龙门山,面对高耸的悬崖峭壁,大禹苦无对策。这时,龙门山脚坍塌出一个深幽的地穴。大禹深入地穴,遇到一位神人。神人目光炯炯,口出良言,又赠与大禹一个神奇的玉简,并嘱咐:“这一玉简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可以度量天地。”
获得了来自神的宝贵礼物,大禹如虎添翼。他以玉简的丈量为基准,在龙门山开凿出宽八十步的龙门水道,龙门两岸巨岩壁立,如刀削一般,远望去有如一座通天的石门。巨门之中,浊水笔直奔流而下,朝南一路奔去。为了纪念大禹的功绩,龙门又叫“禹门”。
大禹开凿龙门,使黄河水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孟津;黄河自黄土高原流到平原后,又凿通两道河渠,使河水东流;到下游后,又疏通多道河流,一路奔赴向东而流入渤海。
中流砥柱
另外,在今天河南三门峡黄河中央伫立着一座巨石岛,岛形高挑优美,如一座古典的圆柱,岛之顶端树冠覆盖,岛之腰间云雾缠绕,宛如山水画中的仙山。这就是大禹治水的另一遗址,着名的砥柱山。相传为了引导洪水,大禹凿开了巨石岛两侧的河道,使河水分流而去。“砥柱者,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于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大禹治理砥柱山,留下了中流砥柱这一典故。一直到今天,诗意飘然的砥柱山屹立在奔流的黄河河心,宛如一座来自古代、遗世而独立的水上仙岛。
在今天的汉地,似积石山、砥柱山这样大禹治水的遗迹到处可见,再加上民间形形色色的节庆仪式和传说,大禹治水其实是神州大地上一部活生生的历史,脉搏血温清晰可感。
大禹治水 克竟其功
大禹一生劬劳勤恳,把心思全放在治水上。曾三次经过家门而不入,不但娶媳妇后四天就出门远行,就连女娇生子、儿子呱呱落地时也不曾回家探望。启诞生的时候,大禹正在远方治水,回家时启已七八岁了。古籍中记载着大禹治水忘家的故事
《史记‧夏本纪》上写道:禹对舜帝说:“我娶了涂山氏,生启的时候我也没有探望,正是因为这样,才能成就治理水土的大功。”《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上写道:“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
由于常年在外,烈风烈日暴雨使大禹肤色黧黑,面容枯瘦。《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描述道:“神农憔悴,尧帝清癯,舜帝霉黑,而禹王手脚上长茧。这样看来,圣人君王为百姓而忧虑操劳,十分的厉害。”
“捧一爵酒,脸上不会显得吃力,但要拿起一石重的酒樽,就免不了出汗,何况是担起天下的忧虑、负起海内外诸事呢?这担子比一樽酒可重得多!再说,圣人不以自己低贱为耻,却为了不能实行道而惭愧;圣人不忧虑自己命短,却为百姓的穷困而忧愁。所以夏禹治水是把自己的身体作为牺牲,在阳盱河边祈祷神灵消除灾难。”
大禹忧苦劬劳在每一条泛滥的江河水畔,把生命献给神灵,以获得众民的安居;把自己疲惫的身躯献给神灵,以保住众民的生命。
在这样的努力下,大禹率领着数万徒众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十三年中走遍了神州大地,终于把洪水引导入一道道蜿蜒的河川,向东流入了大海。大地上泛滥的大水一寸寸朝下退,退出了地表,纳入了河流湖泊。土地裸露了出来,大禹治水终告完成。
大禹治水成功,东临大海,西至沙漠,从北到南,天子的声威达到了四方荒漠辽远的边界。为了嘉勉禹治水有功,舜帝赐给他黑色圭玉,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天下从此太平安定。大禹也因此被封为夏伯,后来建都阳城,是为夏后氏。天下也都推崇大禹“明尺度”“和音乐”,尊他为山川的神主,也就是代山川之神在人间施行命令的帝王。舜帝还要把禹推荐给上天,让他成为帝位的继承人。
神州大地上,大水消歇,大地上又重新恢复了秩序,人类新一轮的文明生机盎然。为了庆贺治水大功告成,大禹特命皋陶作大曲《夏籥》九成在祭坛上演奏,以昭明治水的功业。这就是赫赫有名、流传千古的《大夏》,是古代的六乐之一。大水消歇,庄严威武的《夏籥》在夏王国的祭坛上响起,竹管排列的龠发出来风一般奇妙的乐音,笔直传上了九霄。在净化了的天地中,在庄严典丽的上古雅乐中,天地之间人神共鉴着:大禹治水克竟其功。#
参考文献:
1. 《山海经》
2. 《尚书正义》
3. 《吕氏春秋》
4. 《史记‧三家注》
5. 《拾遗记 》
6. 《淮南子》
神传文化之中国历史研究组
点阅《中国历史正述》系列文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王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