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穆迪下调评级 中共为何淡定不了?

2017年05月25日评论
5月24日,中共财政部就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至A1有关问题进行了回应。中共官员称,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是基于“顺周期”评级的不恰当方法,其关于中国实体经济债务规模将快速增长、相关改革措施难见成效、中共将继续通过刺激政策维持中国经济增长等观点是高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中共政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适度扩大总需求的能力。随后中共新华社发表了述评,指出穆迪调降中国评级存在三大误判,评级结果存在偏差,并称我们大可不必过于在意。

为何大可不必过于在意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中共会接连通过中共财政部、中共新华社等机构对穆迪做出强烈反应呢?按照中共处理事情的规则,凡是对中共利益没有丝毫影响的事情,中共都会一笑而过,凡是对中共利益构成威胁的事情,中共都会组织力量进行“专家解读”或舆论反驳。此次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无论中共怎样在舆论上称对其在不在意,但客观上来讲,这种评级结果会增加中共在国际上的融资成本,同时也会影响在中长期上影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券的信心,进而影响到中共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计划。由于影响深远,中共无法淡定,组织力量进行反驳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穆迪率先下调评级并不值得过度担忧,值得担忧的是国际另外两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和惠誉国际它们后续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态度。目前标普相关人员称,如果中国经济疲弱或者政府通过大幅扩张信贷支持投资支出以维持经济增长,中国目前AA-的评级可能被下调。而惠誉则表示,暂时不会调整对中国的评级,但若房地产及银行业表现恶化,将成为负面因素,届时会成为下调评级的因素。可见国际上很多机构对中共治下的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都表示出担忧,这种担忧如果引发了市场的一致情绪时,那么这种一致情绪对中共造成的伤害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在加上中共派系之间复杂的政治斗争问题,这将使得中国经济再一次面临系统性风险。

从今年1月开始,国际资金都对中国市场表达出了忧虑情绪。1月份,中共央行宣布向境外中长期机构投资者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然而外资却选择了无情的离开了中国,外资撤出中国的速度也刷新的历史记录。其中全球基金在中国债市的头寸大幅萎缩496亿元人民币,至5530亿元,这创下了2014年7月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随着6月份美联储加息的再一次到来,中共疲软的经济将再一次受到冲击,大量的外资又将为获取更高的回报而流入美国。所以美联储的连续加息将直接对中共人民币汇率稳定产生消极影响,中共要对冲这种影响无疑要付出更多的成本。穆迪在此时下调评级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共又岂能淡定得了?

穆迪在下调评级时认为,中共政府设定的多项经济目标(保持经济增长、实施改革、稳定市场)使坚定推进改革面临挑战。为达到经济增速目标,改革步伐或将放缓。没有可靠而有效的改革,GDP增速将进一步下降,政府债务会上升,资本外流也会加剧。穆迪下调中国评级展望反映了国际资本流出导致的中共储备缓冲下降,这加剧了政策、货币和经济增速风险。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疲软和房地产市场过度投资而引发的系列问题,中共政府财政实力将进一步减弱。财政实力的减弱将削减中共对中国社会各类风险的整体管控能力,也将使得中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减弱,对此造成的影响,中共又如何能淡定?

根据外界预测,中共政府负债率、房地产负债以及非金融行业负债将继续增长,中国全社会负债率2016年底已达到GDP的256%,这样一个债务高企的社会,这样一个杠杆横行的社会,爆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虽北京当局正在极力出台措施去杠杆,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但各项改革措施和执行仍受到中共党内既得利益者的阻扰,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且实施效果大打折扣。这一系列问题无疑是中共最不愿意承认的,也是北京当局不进行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所不能解决的。面对国外机构把中共经济底牌掀开的行为,中共又岂会淡定处理?中共的辟谣与反驳于是就成了新常态。

当穆迪发现中国存在诸多棘手问题而调评级时,中共就变得淡定不了,中共的不淡定却恰好反映出中国一直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这种不淡定是中共心虚且无力回天的表现,而这一系列严峻问题均是由中共一党独裁摧毁了中国社会的传统道德所引发的。现在中国经济领域反映出的棘手问题显示留给北京当局选择未来的时间真是越来越紧了。北京当局想要力挽狂澜,想要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前,想要让中国经济继续健康发展,解体中共重塑中华传统价值观是唯一出路,否则以后越来越不淡定的决不只是中共。

作者提供,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