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7年08月24日讯】眼睛是特别重要的器官,难怪有许多动物都长着几十只甚至几百只眼睛。动物的眼睛演化得越不好,需要保留下来的数量也就越多。相反,视觉器官变得越完善,所需数量也就越少,甚至还能找到一只眼的动物,即桡足亚纲动物。由于希腊神话故事里讲过一个只有一只眼的巨人,所以这种动物也被随之称为独眼巨人。它们唯一的一只眼长在身体前端。虽然数量少,但看来也足够用了。
有多少只眼睛才算理想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不那么简单。动物需要的眼睛有多少,是由眼睛的质量和动物的生活方式决定的。有些现存的动物曾经有过非常好的眼睛,但由于它们到了完全黑暗的环境里生活,眼睛也就逐渐退化了。墨西哥的穴居鱼就是其中一例。
每种动物,尤其是脊椎动物,其中也包括具有十分复杂、高度发达的大脑和完美的眼睛的人类在内,都觉得有……有3只眼睛就足够了。这可不是笔误,的确是3只!
松果体。(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飞禽,甚至哺乳动物,还有我们人类,都有3只眼睛。我们通常忘记了第三眼,或者从来也没想过它还存在。其原因就是,这只额外的眼睛深深地埋藏在大脑里,从外面是看不见的,并且它的名字也不叫眼睛,却叫松果体。
这只神秘的眼睛不大。人的只有0.1一0.2克重,比现代鳄鱼的或已绝种的巨鲮鲤(俗称穿山甲)的小得多。在低等脊椎动物中,这个器官的结构几乎和正常的眼睛没有什么区别。它的外面有水晶体,里面充满了透明的胶状物,通常叫做玻璃体。它还有退化的视网膜,其中含有感光细胞。这个器官还有残留的脉络膜,并像所有正规的眼睛一样,有着自己的神经。
一百年以前,当科学家们首次发现这第三眼的时候,他们是多么惊讶啊!一大堆离奇的假设被一个接着一个地提出来。这只眼睛在大脑里能观察什么东西呢?后来,人们在所有的脊椎动物中都发现了第三眼,它的作用这才被弄清楚。在大多数脊推动物中,例如蛙,第三眼见于颅顶部的皮肤下。蜥蜴的第三眼虽然被鳞片遮盖着,但也能在皮下找到。有一种体型很大的南美洲蜥蜴,它的鳞片是透明的;而鳄蜥的第三眼上只蒙着一层很薄的透明膜。很显然,这只眼睛是能看见东西的。
科学家们非常渴望知道这只顶骨眼的功能。他们做了大量的实验。实验证明,这只眼对光能产生反应,甚至能分辨颜色。这里应该说一下,就连许多动物的普通双眼都还不能辨别颜色呢!这一点可不应该忽略。
研究绝种动物的科学家--古生物学家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为绝灭的巨鲮鲤大伤脑筋:它头盖骨上部的一个奇怪的洞是什么呢?现在事情清楚了,这个洞原来是第三眼的眼窝,只比两侧的眼窝小一点。毫无疑问,古代的动物把三只眼睛都充分利用上了。你想想,如果在水里还没有出来时,你就把脑袋探出水面,用你的第三眼瞧一瞧世界是什么样子,那该多么高兴啊!所以,第三眼无论对于那些不想把猎物吓跑的大海兽,还是对于它们的受害者来说,显然都不是多馀的。
第三眼的起源及其古老作用就是这样被解释的。
科学家们发现,冷血动物把第三眼当作温度计了。这类动物保持不住体温的恒定,为了调节体温,它们只好在白天躲开灼热的阳光,在夜晚逃避刺骨的严寒。可是,一旦身体过热或过冷,再想躲藏就来不及了,这时它们就会中暑或被冻死。由于第三眼可以测量周围的温度,所以如果天气过热,动物的避暑时间就可以延长,或者不去过热或过冷的地方。
在两栖动物中,它还能调节皮肤颜色。把蝌蚪放在黑暗的房间里,半个小时后,它的皮肤颜色会变浅。可是,第三眼被摘除的蝌蚪就再也不能变色了。
哺乳动物的第三眼虽然深深藏在头盖骨里,可它对外面发生的事情知道得一清二楚。它也能感觉到是白天还是黑夜,似乎接到的都是第一手消息。
我们都知道,瞳孔在黑暗中能扩大,这可能是由于昼夜交替和其他明暗变化因素对松果体活动产生影响的结果。把老鼠长时间放在亮处,它的松果体会明显减重;相反,假使它在黑暗中呆上很久,对这个背眼却一点影响也没有。
现在,世界上许多研究单位的实验室都在研究松果体。科学家们在研究蝌蚪时联想到,或许高等动物的第三眼也能产生激素。这种假设现在已被证实了。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多半是对大脑的另一个构成部分起作用。这个部分就是下丘脑垂体,它在调整水盐平衡、血液成分、消化、性成熟、性行为等方面,特别是在控制情绪方面,都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而它最终也决定我们整个心理活动的特征。动物实验表明,摘除第三眼的小老鼠比正常老鼠长得又大又快,它们很快就会出现发情期,而且常常产生更多的后代。没有第三眼的鸡也是这样,长得非常快,而且母鸡下蛋也多。
如果人在儿童时代松果体的活动出现紊乱,或者因病而完全停止功能,他也会提前到达青春期,而且生殖器发育得相当快、相当大。相反,定期使用松果体制剂能使性成熟减慢,并引起成年动物性腺萎缩。这样的动物繁殖能力减弱,性欲也常常减退。
后来的研究,使许多别的稀奇古怪的事情都展现了出来。人们发现,松果体对血糖含量有调节作用。有些科学家还坚持认为,第三眼能影响肾上腺和甲状腺的功能。
自从第三眼被发现以后,我们知道了它的许多奇闻。即使是现在,我们好像也还没有完全知道它的一切功能。实验还在继续。大概,这个神秘而又尚未探查清楚的器官还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新奇消息。
——转自《阿波罗网》
(责任编辑:李凤)
有多少只眼睛才算理想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不那么简单。动物需要的眼睛有多少,是由眼睛的质量和动物的生活方式决定的。有些现存的动物曾经有过非常好的眼睛,但由于它们到了完全黑暗的环境里生活,眼睛也就逐渐退化了。墨西哥的穴居鱼就是其中一例。
每种动物,尤其是脊椎动物,其中也包括具有十分复杂、高度发达的大脑和完美的眼睛的人类在内,都觉得有……有3只眼睛就足够了。这可不是笔误,的确是3只!
松果体。(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飞禽,甚至哺乳动物,还有我们人类,都有3只眼睛。我们通常忘记了第三眼,或者从来也没想过它还存在。其原因就是,这只额外的眼睛深深地埋藏在大脑里,从外面是看不见的,并且它的名字也不叫眼睛,却叫松果体。
这只神秘的眼睛不大。人的只有0.1一0.2克重,比现代鳄鱼的或已绝种的巨鲮鲤(俗称穿山甲)的小得多。在低等脊椎动物中,这个器官的结构几乎和正常的眼睛没有什么区别。它的外面有水晶体,里面充满了透明的胶状物,通常叫做玻璃体。它还有退化的视网膜,其中含有感光细胞。这个器官还有残留的脉络膜,并像所有正规的眼睛一样,有着自己的神经。
一百年以前,当科学家们首次发现这第三眼的时候,他们是多么惊讶啊!一大堆离奇的假设被一个接着一个地提出来。这只眼睛在大脑里能观察什么东西呢?后来,人们在所有的脊椎动物中都发现了第三眼,它的作用这才被弄清楚。在大多数脊推动物中,例如蛙,第三眼见于颅顶部的皮肤下。蜥蜴的第三眼虽然被鳞片遮盖着,但也能在皮下找到。有一种体型很大的南美洲蜥蜴,它的鳞片是透明的;而鳄蜥的第三眼上只蒙着一层很薄的透明膜。很显然,这只眼睛是能看见东西的。
奇妙的功能
科学家们非常渴望知道这只顶骨眼的功能。他们做了大量的实验。实验证明,这只眼对光能产生反应,甚至能分辨颜色。这里应该说一下,就连许多动物的普通双眼都还不能辨别颜色呢!这一点可不应该忽略。
研究绝种动物的科学家--古生物学家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为绝灭的巨鲮鲤大伤脑筋:它头盖骨上部的一个奇怪的洞是什么呢?现在事情清楚了,这个洞原来是第三眼的眼窝,只比两侧的眼窝小一点。毫无疑问,古代的动物把三只眼睛都充分利用上了。你想想,如果在水里还没有出来时,你就把脑袋探出水面,用你的第三眼瞧一瞧世界是什么样子,那该多么高兴啊!所以,第三眼无论对于那些不想把猎物吓跑的大海兽,还是对于它们的受害者来说,显然都不是多馀的。
第三眼的起源及其古老作用就是这样被解释的。
科学家们发现,冷血动物把第三眼当作温度计了。这类动物保持不住体温的恒定,为了调节体温,它们只好在白天躲开灼热的阳光,在夜晚逃避刺骨的严寒。可是,一旦身体过热或过冷,再想躲藏就来不及了,这时它们就会中暑或被冻死。由于第三眼可以测量周围的温度,所以如果天气过热,动物的避暑时间就可以延长,或者不去过热或过冷的地方。
在两栖动物中,它还能调节皮肤颜色。把蝌蚪放在黑暗的房间里,半个小时后,它的皮肤颜色会变浅。可是,第三眼被摘除的蝌蚪就再也不能变色了。
哺乳动物的第三眼虽然深深藏在头盖骨里,可它对外面发生的事情知道得一清二楚。它也能感觉到是白天还是黑夜,似乎接到的都是第一手消息。
我们都知道,瞳孔在黑暗中能扩大,这可能是由于昼夜交替和其他明暗变化因素对松果体活动产生影响的结果。把老鼠长时间放在亮处,它的松果体会明显减重;相反,假使它在黑暗中呆上很久,对这个背眼却一点影响也没有。
探索在继续
现在,世界上许多研究单位的实验室都在研究松果体。科学家们在研究蝌蚪时联想到,或许高等动物的第三眼也能产生激素。这种假设现在已被证实了。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多半是对大脑的另一个构成部分起作用。这个部分就是下丘脑垂体,它在调整水盐平衡、血液成分、消化、性成熟、性行为等方面,特别是在控制情绪方面,都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而它最终也决定我们整个心理活动的特征。动物实验表明,摘除第三眼的小老鼠比正常老鼠长得又大又快,它们很快就会出现发情期,而且常常产生更多的后代。没有第三眼的鸡也是这样,长得非常快,而且母鸡下蛋也多。
如果人在儿童时代松果体的活动出现紊乱,或者因病而完全停止功能,他也会提前到达青春期,而且生殖器发育得相当快、相当大。相反,定期使用松果体制剂能使性成熟减慢,并引起成年动物性腺萎缩。这样的动物繁殖能力减弱,性欲也常常减退。
后来的研究,使许多别的稀奇古怪的事情都展现了出来。人们发现,松果体对血糖含量有调节作用。有些科学家还坚持认为,第三眼能影响肾上腺和甲状腺的功能。
自从第三眼被发现以后,我们知道了它的许多奇闻。即使是现在,我们好像也还没有完全知道它的一切功能。实验还在继续。大概,这个神秘而又尚未探查清楚的器官还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新奇消息。
——转自《阿波罗网》
(责任编辑: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