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故事:董父豢龙

2018年02月03日文化漫步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2月03日讯】龙其实是另外空间的真实存在生命,带有一定的能量与功能,当然龙也有不同的种类、能力和层次之分,乃至善恶之别,在中华神传文化中,在那种信仰神的文化场中经常显现给人。

尤其在神传文化的早期和中期,许多修道人或掌握一定法术的人,展现过豢(huàn)养龙的神迹。在这些豢龙者中,董父可谓其中开创者和代表,而且众多的古籍中都有其记载。

董父, 他生活在帝舜时期, 是黄帝的裔孙。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董出自姬姓。黄帝裔孙有叔安,生董父”。 《路史•后纪》卷十一:“当舜之时,人来效献(献也)龙,求能食之。高阳之后,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赐之氏白豢龙。封于鬷(zōng)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九州要纪》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左传》:“蔡墨对魏献子曰:昔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

在民间传说中,关于董父豢龙的记载就更加详细了,现为大家简介如下。舜命叔安之子董父豢养龙。“董父亦甚好龙,且善饲之服事帝舜”(《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但龙是圣洁之物,非甘泉不饮,非灵水不憩。董父便在普天下找甘泉,后来在凤凰垣和峨嵋岭之间,发现有一条长四十华里的大甘泉,水质甚佳,犹如湖泊,清澈明亮,实为豢龙相宜之地,心中大喜,便定下居来。此地便是闻喜东北方向横跨东镇、礼元两乡镇的四十里白水滩。因董父豢龙有功,舜将白水滩一带“封为董父之国也”。此处白水滩又名董泽湖,这便是传说中的董父豢龙之处。

董父是位大能人,他能文能武,还能腾云驾雾;最拿手的一招就是豢养龙。在董泽湖里养的有:黄龙、青龙、白龙、乌龙等各种龙。它们都被董父驯的像牛马那么听话。天旱了,叫它们去行云布雨,让下五寸,不敢下四寸九;夏天又管住它们,只许在湖里规规矩矩,不得去兴风作浪。董父养龙出了大名,在蒲坂的舜帝降下圣旨,请他去当宰相。当官哪有在家里自在,董父心里有点不想去,但也不敢违抗圣命只好去了。可是,还要养家里的龙,怎么办?只好腾云驾雾,云里去,雾里归。一边处理朝政,一边坚持养龙。不仅把天下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把龙养得牛马般温顺。岁月不饶人,董父渐渐老了,便奏于舜帝,请求另选贤能,准许他告老还乡。舜帝舍不得放他走。他就跪下张开嘴,请舜帝看他还有几颗牙。舜帝看他实心要走,只好答应。但选了新相之后,舜帝还不让他离朝。说是年轻人办事没有把握,疑难之处还得随时向他请教。

一年秋天,暴雨成灾,春天又遭大旱。董父想,一定是董泽湖里的龙出了问题,便以此为由再次请求还乡。舜帝爷只好率满朝文武欢送他出了皇城,洒泪而别。董父回到豢龙池一看,果然不出所料:老龙懒得动了,龙子龙孙们失去调教,胡乱折腾,造成了天下的灾害。董父不顾年老体衰,日夜驯服那些小龙。并把儿孙们都叫去,跟他学习养龙、驯龙的本事。没有多少时日,又把那些龙孙驯的服贴如初。举国又是风调雨顺了。

舜帝爷御驾亲临董泽里,文武大臣相随,兵将前后,八骏马拉着龙凤辇,左右簇拥,好不威风。先到了董府,董家儿孙前来接驾。舜帝爷便问,老宰相哪里去了?说是他在湖里昼夜调教小龙,顾不上回家。舜帝爷十分感动,便移驾前往。

且说,湖里有一条老金龙,远远望见圣驾前来,便对董父说:“老宰相,你看我们两家的儿孙都长成了,懂得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了,我们还留在这儿干啥?你和我快一同上天去享仙福吧!”

当舜帝爷驾临湖畔时,只见湖中波涛翻滚,陡然飞起一条数丈长的金龙,扬须摆尾,金鳞耀日。董父稳坐龙脊背上,拱手向圣驾告别。董父从此骑着金龙白日飞升上天成仙去了。

──转自《明慧网》

(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