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投了修宪反对票?美学者:或是中共自导自演

2018年03月13日中共修宪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3月13日讯】北京当局修宪表决获高票通过,只有两张反对票。美国学者分析,这两张票可能是中共刻意制造的“遮羞布”。

党媒报导,中共全国人大3月11日的宪法修正案投票表决,以2958票赞成、2票反对、3票弃权(还有一张无效票)的结果高票通过。

外界对什么人冒着“政治风险”投了这两张反对票产生好奇。

自由亚洲电台3月11日引述纽约的中国学者谢选骏分析,这两张反对票可能是一个奇迹,也很可能是中共自编自演:“全票通过会让人感到不真实,两张反对票是遮羞布,让投票结果更具有可信性。”

此次投票,以99%的比率,几乎是“全票”通过。但是,所有可能的投票结果(赞成、反对、弃权、无效票)都一样不缺,也似乎佐证了“人为导演”的猜想。

除了反对、弃权和无效票之外,党媒还公布,全体2980个代表中,还有16人缺席这次表决。此前港台媒体透露,有几名香港代表当天请假回港,理由是参加立法会补选投票。除了这几名香港代表外,当日其馀缺席代表情况不明。

在此次投票表决之前,旅居洛杉矶的文化学者吴祚来曾表示,人大代表投反对票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他说,当局对人大代表的控制已到了精准的程度,来北京前就会让他们对将通过的内容事前表态。代表们要么属于权贵共同体,要么与体制有利益关系,都惧怕受到惩罚。外界最后看到的都是一出戏排演的结果。

中共人大被戏称为“橡皮图章”,此前表决的提案从未有过不通过的先例。在1990年代前,人大表决都采用鼓掌或举手的方式。后来在舆论压力下,启用电子表决器按钮表决,在通过修宪这样的重大提案时还采用所谓的“匿名投票”。不过,在中共极权体制下,很少人相信这些投票方式能做到真正“匿名”。

曾任全国人大常委的法学教授江平在其回忆录中,引述一名人大常委会主管人员的说法称,人大使用的电子表决器当初就是按照能够查出来的思路设计的。该名主管人员还举例说,有一回,廖承志的儿子廖晖为了验证电子表决器是不是真能反映他的意见,每次表决都投反对票,后来很快被查了出来。

(记者郑路报导/责任编辑: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