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9月05日讯】命书中常说:凡格局用神配合有情有力,顺遂精粹,岁运顺其善用,自然富贵吉寿。也有人说:八字中五行平衡,阴阳平衡,寒暖、湿燥平衡,自然是富贵福禄了。问题是这平卫从何而来?谁决定它的?为什么有些人的命会五行平衡,而有些人的命属五行偏枯?
命书中的答案是:阳阴二气交感,禀其清者为智为贤,为富贵寿;禀其浊者为愚为不肖,为贫贱夭。然为何这个八字生得清,而那个八字生得浊?命书中没有交待。因命书中的原理,只是属于知性逻辑范畴内的知识,一旦超出这个范畴外的知识时,就无法解答了。
因而,我们的思维亦要相应地应用范畴转换的概念,从知性逻辑范畴(常识),转换到思辩理性逻辑范畴,才能看到事物的真相。
简单举例来说,在一般人观念中看,即从知性逻辑范畴中看,“有”就是有,“有”不等于无,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上升到思辩理性逻辑范畴时,就会发现“有即是无”,有与无是对立统一的。因而,举凡世间一切事物,属有限事物范畴内的东西,用知性逻辑范畴(常识)的观点来去解析,都是对的。
但一旦涉及到像生命起源、宗教、信仰、宇宙、佛法、物质起源等无限事物时,就不适用了。用有限事物范畴的观点来看待无限世界里的事物,就有如井蛙观天。
现考察人的好命从何而来的问题,无疑是属无限世界里的事物,应当转换到理性思辩逻辑范畴来考察。假如仍停留在常识范畴上来看,必然会说这些都是不可能的,无法理解的,就像前面说过“有即是有,有不可能等于无”一样。
例如:用知性逻辑范畴(常识)的观点来去解析,“转世”这一概念就是不成立,不可能的,无法理解的事了。
上几文说到,一部分人的富贵命,是由僧道等修炼人转世到人间,将修成的德转化为人世间的福报,便生成了富贵功名的命了。现再继续上文,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福禄富贵,是由祖上或父母行善事、积阴德,使得他们的后代子孙得福报,而取得功名,富贵的。
积阴德中,又以救人生命为重。常言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人性命,功德无量,远胜为寺庙建造七层佛塔)。
潘世恩(1770-1854),字槐堂,号芝轩,今江苏吴县人。干隆五十八年(1793)中状元,授职修撰,是清代最年轻的状元之一,不到30岁已官居二品。官职由侍郎而尚书而大学士而军机大臣,执政多年;荣誉衔由太子太保晋至太傅。
咸丰元年(1851)退休,享受食全俸的待遇。退休后又重赴鹿鸣、恩荣二宴,并重赐进士及第。一生历事四朝,恩宠无比,子孙皆官要职,世代显贵,善始善终。集荣华、富贵、寿考于一身者,清代状元中首推此人。死后入祀贤良祠,谥文恭。
潘世恩的父亲,生性好善,乐于施舍。人们因婚丧之事缺钱相告,他没有不慷慨解囊的,全城人都称之为善人。
有一天,他闲走来到郊外,见凉亭中有一位老者含着眼泪就要上吊,他急忙上前劝止,问他为何寻短见。老者说,近几天正准备给儿子娶亲,向亲友借得30两银子,今天进城买农服,钱全被小偷掏了去,现在无法回去见家里人,所以寻死。
潘翁宽慰道:“这是件小事,我给你钱,你好生准备办喜事吧,不要就为这事轻生。”于是立即拉他进城,向平索熟悉的店铺借了30两银子给他。老者感激不已,连连叩谢。谢罢,正拟问问恩人的姓名,潘翁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几年之后,潘翁想为先人寻觅一块葬地,好久没有成功。有一次,偶然带着相地师到光福镇,看到水中间有个土墩,左右两座堤环绕着,像二龙抢珠的模样。相地师惊诧道:“这是块宝地!在此埋葬先人,将来一定会出状元宰相。”
可是,周围无人,无法得知地主姓什名谁。他们姑且来到一片酒店探访。刚坐下,只见烧火的老头,好像是前几年救过的那一位。那老人也认出了潘翁,大喜道:“这您不就是我的恩人吗?为什么来到这里?”潘翁说明来意。
老人更加高兴了,说:“这是我的一块废地,当初蒙您搭救,厚恩始终未忘,想报答又无从报答,只有早晚烧香,祝您增福添寿。现今您觉得这块地有用,我情愿拱手相送。”
潘翁不肯接受馈送,让他出个价钱,老头又不肯出。推让了几个来回,结果就用先前所赠送的30两银子作为地价,写了一张字据给了老人。
潘家在这块地里安葬了先人之后,潘世恩及其后代子孙就显贵发达起来,果然应了相地师之言。古话说:“吉地并不难找,根子在于心地。”这正是所谓阴地不如心地,心地善良,那么阴地也就随着好起来。(见《香饮搂宾谈》)
从这篇记载中可看见,潘翁平时已是大善人,乐善好施。后来更是救人一命,且不留名,更见德行高尚,行善不求有报。但天理昭昭,让他得了块状元宝地,善有善报。更奇的是,风水宝地发挥了效应,让其后代子孙世代显贵。
这发生的一切,在常识观念的空间中被认为是不可理解,不可信的事,因为这些过程的完成,是在超出一般人观念中的时空,在另外更深一层的空间中进行的,如不用转换范畴的观念去理解,是永远无法理解事物的真相。(待续)
──转自《大纪元》有删节
(责任编辑:张信燕)
命书中的答案是:阳阴二气交感,禀其清者为智为贤,为富贵寿;禀其浊者为愚为不肖,为贫贱夭。然为何这个八字生得清,而那个八字生得浊?命书中没有交待。因命书中的原理,只是属于知性逻辑范畴内的知识,一旦超出这个范畴外的知识时,就无法解答了。
因而,我们的思维亦要相应地应用范畴转换的概念,从知性逻辑范畴(常识),转换到思辩理性逻辑范畴,才能看到事物的真相。
简单举例来说,在一般人观念中看,即从知性逻辑范畴中看,“有”就是有,“有”不等于无,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上升到思辩理性逻辑范畴时,就会发现“有即是无”,有与无是对立统一的。因而,举凡世间一切事物,属有限事物范畴内的东西,用知性逻辑范畴(常识)的观点来去解析,都是对的。
但一旦涉及到像生命起源、宗教、信仰、宇宙、佛法、物质起源等无限事物时,就不适用了。用有限事物范畴的观点来看待无限世界里的事物,就有如井蛙观天。
现考察人的好命从何而来的问题,无疑是属无限世界里的事物,应当转换到理性思辩逻辑范畴来考察。假如仍停留在常识范畴上来看,必然会说这些都是不可能的,无法理解的,就像前面说过“有即是有,有不可能等于无”一样。
例如:用知性逻辑范畴(常识)的观点来去解析,“转世”这一概念就是不成立,不可能的,无法理解的事了。
上几文说到,一部分人的富贵命,是由僧道等修炼人转世到人间,将修成的德转化为人世间的福报,便生成了富贵功名的命了。现再继续上文,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福禄富贵,是由祖上或父母行善事、积阴德,使得他们的后代子孙得福报,而取得功名,富贵的。
积阴德中,又以救人生命为重。常言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人性命,功德无量,远胜为寺庙建造七层佛塔)。
潘世恩(1770-1854),字槐堂,号芝轩,今江苏吴县人。干隆五十八年(1793)中状元,授职修撰,是清代最年轻的状元之一,不到30岁已官居二品。官职由侍郎而尚书而大学士而军机大臣,执政多年;荣誉衔由太子太保晋至太傅。
咸丰元年(1851)退休,享受食全俸的待遇。退休后又重赴鹿鸣、恩荣二宴,并重赐进士及第。一生历事四朝,恩宠无比,子孙皆官要职,世代显贵,善始善终。集荣华、富贵、寿考于一身者,清代状元中首推此人。死后入祀贤良祠,谥文恭。
潘世恩的父亲,生性好善,乐于施舍。人们因婚丧之事缺钱相告,他没有不慷慨解囊的,全城人都称之为善人。
有一天,他闲走来到郊外,见凉亭中有一位老者含着眼泪就要上吊,他急忙上前劝止,问他为何寻短见。老者说,近几天正准备给儿子娶亲,向亲友借得30两银子,今天进城买农服,钱全被小偷掏了去,现在无法回去见家里人,所以寻死。
潘翁宽慰道:“这是件小事,我给你钱,你好生准备办喜事吧,不要就为这事轻生。”于是立即拉他进城,向平索熟悉的店铺借了30两银子给他。老者感激不已,连连叩谢。谢罢,正拟问问恩人的姓名,潘翁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几年之后,潘翁想为先人寻觅一块葬地,好久没有成功。有一次,偶然带着相地师到光福镇,看到水中间有个土墩,左右两座堤环绕着,像二龙抢珠的模样。相地师惊诧道:“这是块宝地!在此埋葬先人,将来一定会出状元宰相。”
可是,周围无人,无法得知地主姓什名谁。他们姑且来到一片酒店探访。刚坐下,只见烧火的老头,好像是前几年救过的那一位。那老人也认出了潘翁,大喜道:“这您不就是我的恩人吗?为什么来到这里?”潘翁说明来意。
老人更加高兴了,说:“这是我的一块废地,当初蒙您搭救,厚恩始终未忘,想报答又无从报答,只有早晚烧香,祝您增福添寿。现今您觉得这块地有用,我情愿拱手相送。”
潘翁不肯接受馈送,让他出个价钱,老头又不肯出。推让了几个来回,结果就用先前所赠送的30两银子作为地价,写了一张字据给了老人。
潘家在这块地里安葬了先人之后,潘世恩及其后代子孙就显贵发达起来,果然应了相地师之言。古话说:“吉地并不难找,根子在于心地。”这正是所谓阴地不如心地,心地善良,那么阴地也就随着好起来。(见《香饮搂宾谈》)
从这篇记载中可看见,潘翁平时已是大善人,乐善好施。后来更是救人一命,且不留名,更见德行高尚,行善不求有报。但天理昭昭,让他得了块状元宝地,善有善报。更奇的是,风水宝地发挥了效应,让其后代子孙世代显贵。
这发生的一切,在常识观念的空间中被认为是不可理解,不可信的事,因为这些过程的完成,是在超出一般人观念中的时空,在另外更深一层的空间中进行的,如不用转换范畴的观念去理解,是永远无法理解事物的真相。(待续)
──转自《大纪元》有删节
(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