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0日讯】宋金交战的烽火早已成为灰烬,是非成败的恩怨湮没在历史中,转瞬成空。当年的大英雄岳飞,也已逝去八百年有馀。然而在今天,金戈铁马的战事依然为人津津乐道,忠义许国的英雄依然被人追念传颂。
因为岳飞,早已是中华民族之魂。谈到岳飞,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或许就是“岳母刺字”的故事。岳母刺下的“精忠报国”,既是岳飞一生的理想和写照,也是他恪守父母教诲的一片纯孝。“若内不克尽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臣?”[1]在古代,忠孝是古人最重视的道德观。岳飞也认为,在家孝顺父母的人,在外才能是忠君报国的义士。
岳飞成年后,戎马倥偬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军营里或战场上度过。他在为国尽忠的同时,也做到了事亲至孝。
岳飞的后人回忆先人遗事,起句便谈到岳飞的孝道:“先臣天性至孝。”[2]这宛若天性的孝顺,在岳飞侍奉母亲的故事中,完美地展现。岳飞参军之初,岳母也鼓励他离开家乡,从戎救国。由于家乡也处在战乱中,岳飞放心不下,不得已留下妻子奉养母亲,独自出征。
后来河北(宋朝北方行政区划)陷落,岳飞失去了母亲的音讯,多年寻访却无老母下落。终于有一天,岳母托人从家乡送来口信:“勉事圣天子,无以老媪为念也。”[3] 竟然无一句提及自身近况,一心安慰儿子为国效力。但岳飞仍然连续派人悄悄穿越战区迎接母亲。前前后后寻访十八次,岳母才终于被接到了岳家军在鄂州的驻地。
见到日夜牵挂的母亲,岳飞既欣喜又愧疚,向她恭敬地拜泣,表达未在身边尽孝的愧意。由于多年饱经忧患,岳母和儿子团聚后便痼疾缠身,饮食起居都需人照顾。岳飞尽管军务繁忙,每天黄昏也要到岳母住所,亲自尝药、送膳。
除此之外,岳飞对母亲的照顾也达到无微不至、事无巨细的程度。根据四季节气的湿燥、寒暑,岳飞及时为母亲更换衣物、器用;在寝室中,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走一步路,生怕发出声响,影响母亲静养;如遇出征,必然严格要求家人用心奉养,如果发现有照顾不周之处,便从妻子开始一一训诫、处罚。
古人视孝为做人的基础,也就是“百善孝为先”,总是竭尽所能地孝亲敬老,出现了许多孝道故事。在岳飞心中,母亲不仅是生养自己的人,更是教会他国家大义的启蒙导师,因此,岳飞无论身在何处,都不忘为母尽孝,报答她莫大的恩情。
也就是大约两年的光景,在岳飞平定杨么叛乱后,这位贤明的母亲在营中病逝。当时的岳飞目疾发作,痛苦难当,但面对母亲骤逝的噩耗,他不顾自身病体放声恸哭,一连三天滴水不进,向母亲表达最沉痛的哀悼。这样一来,岳飞容颜消损且病情加重,必须整日待在重重帘幕遮蔽的幽暗室内养病。
岳飞还上表请求,辞官为母守孝三年。当身体有所好转,他等不及高宗批覆,便和长子岳云一同扶灵归葬。从鄂州到江州庐山近千里的远途,都靠岳飞父子不顾道路泥泞及烈日薰蒸,赤着脚一步步走了下来。将士们心有不忍,提出愿为岳飞代劳,但是待母一片赤诚的岳飞怎会答应?一路上,见到岳飞父子者,无不感动。
安葬了母亲,岳飞在墓旁筑庐隐居,继续守孝。后来,由于战事紧急,高宗不断下诏、遣人请他再次出山。岳飞回想父母生前的教诲,终于决定重返鄂州军营,继续主持北伐大业。而他的一片至孝,化作亲手为母亲雕刻的一尊木像,每日晨昏定省,视之如生,以全人子最后的孝道。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孝子岳飞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更是立下终生报国的志向。面对国破家亡、金兵肆虐的乱世,他报效国家最直接的行动,便是在戎马生涯中,力主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迎回二圣,一雪靖康之耻。而他为了这个志向,浴血奋战、忧劳一生,也最终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可能要问了,对国家一腔精忠热血的岳飞,为何会在高宗十二道金牌的催促下,班师还朝,让北伐取得的战果付诸东流?因为岳飞是至孝至忠之人,忠国也忠君。而且他的选择也不仅仅是简单地忠于皇命,而是从国家大局出发,不得已而做出的无奈选择。因而他的忠义之心,才更令人唏嘘感佩。
在接到班师令之初,岳飞立即上奏反对,认为北伐胜利在望,千万不要错过一举驱逐金兵的大好战机。之后岳飞乘胜追击,直取朱仙镇。但是朝廷为了让岳飞班师以促成议和,便命令其他各路宋军或撤军或原地驻军,同时连下十二道金牌班师令。这招“釜底抽薪”让岳飞意识到,纵使岳家军孤军深入能够连连告捷,但因失去援军支持,无法长久维持战果,更会让数万岳家军人身陷被围困的险境。
前有金兵虎踞,后有奸相掣肘,北伐注定会功败垂成。正是天意难违,岳飞看到了违诏进军的可怕后果,只得忍痛放弃北伐救国的夙愿。班师途中,岳飞考虑到当地百姓的安危,特意停留五日,掩护百姓南迁避难。当听到金兵卷土重来、屠戮中原时,岳飞发出历史上最沉痛的悲叹:“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干坤世界,无由再复!”[4]
虽然,岳飞恪守君臣之道,但他绝非不顾原则、一味地迎合皇帝。很多时候,他看到高宗被奸臣蒙蔽或者做出错误决策时,便忘记个人的得失荣辱,向君主疾言力谏。凭藉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岳飞真正完成了一位忠臣应尽的使命。
比如高宗在初即位时,与群臣商议迁都之事,岳飞以从七品武官的卑微身分,直接上表反对南迁,也因此丢了官职,无处容身。对于宋金议和之事,岳飞也自始至终极力反对,还对皇帝直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5]并痛斥奸相秦桧,令高宗无言以对。议和达成后,高宗沉浸在主和派奸臣粉饰的太平中,遍赏群臣。是岳飞,又呈上苦心规劝的奏疏:“切惟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6]
再到了第四次北伐前,高宗见战局缓和,密令岳飞班师。然而岳飞不愿让宋朝错失殄灭敌军的大好时机,毅然“违诏”挥师北上,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郾城、颍昌大捷,让直捣黄龙府的梦想近在眼前。
根据史料记载,岳飞从少年时起,就具有刚正耿直的性格,言谈举止不避祸福。他面对军国大事,思虑的是整个大宋基业,还有万千大宋子民的福祉。岳飞这一生,不仅忠君报国,同时也从利国利民的角度出发,规谏皇帝。其忠耿之心、正义之音,天地神明可鉴, 因此后代帝王、臣民也对岳飞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注释:
[1]出自《鄂国金佗稡编》卷14,《乞终制札子》。
[2] [3]出自《鄂国金佗稡编》卷9,《行实编年六‧遗事》。
[4] 出自《三朝北盟会编》卷207:《岳侯传》。
[5]出自《宋史》卷365:会金遣使将归河南地,飞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桧衔之。
[6]出自《鄂国金佗稡编》卷14,《辞开府札子》。
点阅【千古神将岳飞传】连载文章。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张信燕)
因为岳飞,早已是中华民族之魂。谈到岳飞,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或许就是“岳母刺字”的故事。岳母刺下的“精忠报国”,既是岳飞一生的理想和写照,也是他恪守父母教诲的一片纯孝。“若内不克尽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臣?”[1]在古代,忠孝是古人最重视的道德观。岳飞也认为,在家孝顺父母的人,在外才能是忠君报国的义士。
岳飞成年后,戎马倥偬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军营里或战场上度过。他在为国尽忠的同时,也做到了事亲至孝。
克尽事亲 移孝作忠
岳飞的后人回忆先人遗事,起句便谈到岳飞的孝道:“先臣天性至孝。”[2]这宛若天性的孝顺,在岳飞侍奉母亲的故事中,完美地展现。岳飞参军之初,岳母也鼓励他离开家乡,从戎救国。由于家乡也处在战乱中,岳飞放心不下,不得已留下妻子奉养母亲,独自出征。
后来河北(宋朝北方行政区划)陷落,岳飞失去了母亲的音讯,多年寻访却无老母下落。终于有一天,岳母托人从家乡送来口信:“勉事圣天子,无以老媪为念也。”[3] 竟然无一句提及自身近况,一心安慰儿子为国效力。但岳飞仍然连续派人悄悄穿越战区迎接母亲。前前后后寻访十八次,岳母才终于被接到了岳家军在鄂州的驻地。
见到日夜牵挂的母亲,岳飞既欣喜又愧疚,向她恭敬地拜泣,表达未在身边尽孝的愧意。由于多年饱经忧患,岳母和儿子团聚后便痼疾缠身,饮食起居都需人照顾。岳飞尽管军务繁忙,每天黄昏也要到岳母住所,亲自尝药、送膳。
除此之外,岳飞对母亲的照顾也达到无微不至、事无巨细的程度。根据四季节气的湿燥、寒暑,岳飞及时为母亲更换衣物、器用;在寝室中,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走一步路,生怕发出声响,影响母亲静养;如遇出征,必然严格要求家人用心奉养,如果发现有照顾不周之处,便从妻子开始一一训诫、处罚。
古人视孝为做人的基础,也就是“百善孝为先”,总是竭尽所能地孝亲敬老,出现了许多孝道故事。在岳飞心中,母亲不仅是生养自己的人,更是教会他国家大义的启蒙导师,因此,岳飞无论身在何处,都不忘为母尽孝,报答她莫大的恩情。
也就是大约两年的光景,在岳飞平定杨么叛乱后,这位贤明的母亲在营中病逝。当时的岳飞目疾发作,痛苦难当,但面对母亲骤逝的噩耗,他不顾自身病体放声恸哭,一连三天滴水不进,向母亲表达最沉痛的哀悼。这样一来,岳飞容颜消损且病情加重,必须整日待在重重帘幕遮蔽的幽暗室内养病。
岳飞还上表请求,辞官为母守孝三年。当身体有所好转,他等不及高宗批覆,便和长子岳云一同扶灵归葬。从鄂州到江州庐山近千里的远途,都靠岳飞父子不顾道路泥泞及烈日薰蒸,赤着脚一步步走了下来。将士们心有不忍,提出愿为岳飞代劳,但是待母一片赤诚的岳飞怎会答应?一路上,见到岳飞父子者,无不感动。
安葬了母亲,岳飞在墓旁筑庐隐居,继续守孝。后来,由于战事紧急,高宗不断下诏、遣人请他再次出山。岳飞回想父母生前的教诲,终于决定重返鄂州军营,继续主持北伐大业。而他的一片至孝,化作亲手为母亲雕刻的一尊木像,每日晨昏定省,视之如生,以全人子最后的孝道。
耿耿战将 忠义许国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孝子岳飞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更是立下终生报国的志向。面对国破家亡、金兵肆虐的乱世,他报效国家最直接的行动,便是在戎马生涯中,力主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迎回二圣,一雪靖康之耻。而他为了这个志向,浴血奋战、忧劳一生,也最终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可能要问了,对国家一腔精忠热血的岳飞,为何会在高宗十二道金牌的催促下,班师还朝,让北伐取得的战果付诸东流?因为岳飞是至孝至忠之人,忠国也忠君。而且他的选择也不仅仅是简单地忠于皇命,而是从国家大局出发,不得已而做出的无奈选择。因而他的忠义之心,才更令人唏嘘感佩。
在接到班师令之初,岳飞立即上奏反对,认为北伐胜利在望,千万不要错过一举驱逐金兵的大好战机。之后岳飞乘胜追击,直取朱仙镇。但是朝廷为了让岳飞班师以促成议和,便命令其他各路宋军或撤军或原地驻军,同时连下十二道金牌班师令。这招“釜底抽薪”让岳飞意识到,纵使岳家军孤军深入能够连连告捷,但因失去援军支持,无法长久维持战果,更会让数万岳家军人身陷被围困的险境。
前有金兵虎踞,后有奸相掣肘,北伐注定会功败垂成。正是天意难违,岳飞看到了违诏进军的可怕后果,只得忍痛放弃北伐救国的夙愿。班师途中,岳飞考虑到当地百姓的安危,特意停留五日,掩护百姓南迁避难。当听到金兵卷土重来、屠戮中原时,岳飞发出历史上最沉痛的悲叹:“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干坤世界,无由再复!”[4]
虽然,岳飞恪守君臣之道,但他绝非不顾原则、一味地迎合皇帝。很多时候,他看到高宗被奸臣蒙蔽或者做出错误决策时,便忘记个人的得失荣辱,向君主疾言力谏。凭藉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岳飞真正完成了一位忠臣应尽的使命。
比如高宗在初即位时,与群臣商议迁都之事,岳飞以从七品武官的卑微身分,直接上表反对南迁,也因此丢了官职,无处容身。对于宋金议和之事,岳飞也自始至终极力反对,还对皇帝直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5]并痛斥奸相秦桧,令高宗无言以对。议和达成后,高宗沉浸在主和派奸臣粉饰的太平中,遍赏群臣。是岳飞,又呈上苦心规劝的奏疏:“切惟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6]
再到了第四次北伐前,高宗见战局缓和,密令岳飞班师。然而岳飞不愿让宋朝错失殄灭敌军的大好时机,毅然“违诏”挥师北上,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郾城、颍昌大捷,让直捣黄龙府的梦想近在眼前。
根据史料记载,岳飞从少年时起,就具有刚正耿直的性格,言谈举止不避祸福。他面对军国大事,思虑的是整个大宋基业,还有万千大宋子民的福祉。岳飞这一生,不仅忠君报国,同时也从利国利民的角度出发,规谏皇帝。其忠耿之心、正义之音,天地神明可鉴, 因此后代帝王、臣民也对岳飞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注释:
[1]出自《鄂国金佗稡编》卷14,《乞终制札子》。
[2] [3]出自《鄂国金佗稡编》卷9,《行实编年六‧遗事》。
[4] 出自《三朝北盟会编》卷207:《岳侯传》。
[5]出自《宋史》卷365:会金遣使将归河南地,飞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桧衔之。
[6]出自《鄂国金佗稡编》卷14,《辞开府札子》。
点阅【千古神将岳飞传】连载文章。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