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牧墓遗址成菜地 学者感慨

2018年11月26日毁灭传统文化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6日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是许多人熟悉的名句。但有学者日前发现,杜牧在西安的坟墓遗址已沦为一片菜地,一代诗人的墓落得如此下场,学者为之感慨。
史书记载,杜牧是唐代着名诗人,京兆万年人,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人。名作有“秋夕”,内容是: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他还有“遣怀”诗作,原文是: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2012年,西安公布一份文物名录通知,认定杜氏家族墓位于长安区大兆街道,也就是今天的大兆街道司马村。
据长安县志转述“咸宁县志.陵墓志”记载,“杜牧墓,葬少陵原司马村先茔(墓地),自为墓志。”其墓在司马村西南,高约7公尺,面积约1亩,墓顶有一大树,1960年代遭平毁。
不过,中国唐史学会专家学者和陆媒记者11月25日到杜牧墓遗址探访时,却发现这里已沦为一片低洼菜地。学者为此发出感慨。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这首诗广为人知。(网络图片)
报导引述司马村68岁的关山回忆说,杜牧墓遭毁坏发生在1967至1968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为了修筑中共生产队饲养室,官方指使民众挖掉了墓土。
随后,当时村民不时挖土盖房,短短一两年时间内,7公尺高的墓土便被挖尽。如今,塚的中心只遗留下一个方坑。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徐卫民看到现场感慨地说,希望能按照史书记载将杜牧墓封土恢复起来,并建一个纪念馆,在清明节能够开展祭祀杜牧的活动,既是对杜牧的纪念,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中共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华传统文化是一场浩劫,中共打着破四旧的口号,将中华历史文物古迹几乎被摧毁殆尽,多少圣君帝王、历史先贤、文人墨客的坟墓被毁。
如,文革期间,炎帝陵主殿及其附属建筑遭严重破坏,并刨挖陵墓内存物抢夺一空,最后全部夷为平地;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改造成了“烈士陵园”;山西舜帝陵被毁;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板车上游街示众。
世界佛教第一至宝,佛祖释尊在世时亲自开光的三圣像之一八岁等身像被捣毁。
曲阜孔庙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孔子墓被铲平挖掘,其内孔子遗物与骨骇示众后焚毁,“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大碑被毁。庙碑被毁,孔庙的塑像被毁。
最早进行的破坏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的200馀名师生组织,被摧毁的之前登记在册的文物就有6618件,其中画929幅,书籍2700馀本,石碑1000馀块,墓葬2000馀。孔子的七十六代孙孔令贻的坟墓被掘开。
杭州革命青年砸了岳庙,连岳飞的坟也刨了个底朝天。岳武穆被焚骨扬灰。河南汤阴县中学生将岳飞等人的塑像、铜像,秦桧等“五奸党”的铁跪像,连同历代传下的碑刻“横扫”殆尽。
医圣张仲景的塑像被捣毁,墓亭、石碑被砸烂,“张仲景纪念馆”的展览品也被洗劫一空。“医圣祠”已不复存在。
河南南阳诸葛亮的“诸葛草庐”(又名武侯祠)。的“千古人龙”、“汉昭烈皇帝三顾处”、“文韬武略”三道石坊及人物塑像、祠存明成化年间塑造的十八尊琉璃罗汉全部捣毁,殿宇饰物砸掉,珍藏的清康熙《龙岗志》、《忠武志》木刻文版焚烧。
书圣王羲之的陵墓及占地二十亩的金庭观几乎全部平毁,祗剩下右军祠前几株千年古柏陪伴书圣失去了居所的亡魂。
朱元璋巨大的皇陵石碑被拉倒;石人石马被炸药炸得缺胳膊少腿;皇城也拆得一干二净。
红卫兵掘开蒲松龄的坟,教书匠蒲松龄真穷,墓里除了手中一管旱烟筒、头下一迭书外,只有四枚私章。他们对蒲氏私章不屑一顾,弃之于野。尸体被捣毁。
(记者罗婷婷报导/责任编辑: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