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师炼成仙丹 却只吃了半服
中国古代道教的创建者就是东汉时期的张道陵,又叫张天师。张道陵是沛国(今江苏徐州)人,他七岁读通《道德经》,天文地理、河洛谶纬,无不通晓,为太学书生时,又博通四书五经。但他感叹人生百年苦短,满腹诗书不能延年益寿,遂探求长生之道。后来张天师得到黄帝的《九鼎丹经》,照法修习,他炼就了各种神通和道术。当时张天师徒弟中,只有王长一人得其真传。其馀弟子抱怨师父偏心,张天师就说:“你们这些人还贪恋世俗的东西,怎么能上天当神仙?”后来张天师炼成了仙丹,却只吃了半服,不急着升天,他要等他的另一个徒弟出现。
收徒弟
一天,张天师说:“明年正月七日午时,有一人从东方来,方脸,个子不高,穿着貂裘锦袄。”到了来年正月初七日中午,张天师对王长说:你师弟到了。
果然有一人到了门口,长相穿着与张天师所说一模一样。自称姓赵,名升,吴郡人氏,想求师问道。
门人按张天师的指示,不给通报,又无缘无故辱骂赵昇,赵昇静静听着,骂不还口,夜里阶前露宿,无怨无怒。
如此四十馀日后,张天师看赵昇过了第一关,确实真心求道,就开门收他做了徒弟。
设难考验
张天师让赵昇在农田里看守庄稼,驱赶野兽。到了晚上,一妖艳女子出现在赵昇面前,自称是走远路的旅客,请求在赵昇房中过夜,进了房,却非和赵昇同床睡觉。第二天那女子又说脚痛,走不了,赵昇只好留她又住了几天。期间,女子经常搔首弄姿,有意挑逗赵昇,但赵昇始终行为端正,不受诱惑。
张天师让赵昇去山后砍柴。偶然砍倒一株枯松,拔起松根,下面露出了黄灿灿的一窖金子。忽听空中有人说:“天赐赵昇。”赵昇心想:“我出家之人,要黄金何用?况且无功,岂可贪天之赐?”便用土掩住了金子。
收拾了柴担,赵昇觉得困倦,就靠石而坐。休息片刻,忽然狂风大作,山坳里跳出来三只黄斑老虎,赵昇安坐不动,其中一虎撕扯赵昇的衣服,没有伤及他的身体。不惊不惧的赵昇面色不变,他对老虎说:
“我是求道之人,从未做过坏事,不远千里拜师学长生不老之术。如果我前世欠你们宿债,今生被吃掉也是果报。死生有命,没什么可畏惧的。如果不是这样,你们就不要打扰我,赶紧走吧。”
三只老虎安顺下来,待了一会儿就离去了。当日赵昇担柴而归,也没对同辈说这些事。
赵昇又奉命去给张天师买绢。付完钱走后,卖绢主人追上来,诬他没有给钱,赵昇没有争辩。脱下貂裘以抵绢价,卖绢主人嫌少,赵昇又脱下锦袄给了他,卖绢主人方才离去。
只穿着里衣的赵昇把绢呈给张天师,张天师问:“你身上貂裘锦袄哪去了?”赵昇回覆说:“我发热病,穿不了了。”张天师叹道:“不吝己财,不谈人过,真难及也。”于是赐给了赵昇一件布袍。
又一日,赵昇和同辈一起在田间收谷子,见一个衣裳破烂的人在路边叩头讨饭,他两脚皆烂,不能行走。同辈人人掩鼻,喝令他离开。赵昇心中不忍,扶他坐于茅屋之内,把自己的饭给他吃,又烧热水,给他清洗臭秽,还脱下一件里衣给他避寒。
夜间,赵昇去陪伴他,白天节省饭食分给他,自己常常吃不饱。十几天赵昇都这样照顾他,没想到那人疮病痊愈后,忽然就不辞而别了,赵昇也无嗔怨。
“谁能摘下那桃子 我就把修道的秘诀传授给他”
一天,张天师带众弟子登上悬崖,崖壁石缝间长着一棵桃树,桃树上结着大桃。张天师对弟子说:“谁能摘下那桃子,我就把修道的秘诀传授给他。”二百多弟子趴在崖边,看着崖下万丈深渊,都吓得双腿发抖,汗流浃背。
只有赵昇大声说:“有神灵保佑,有什么危险呢?何况还有我师父在这里,他能眼看我摔死吗?既是师父让摘桃,就一定能摘到。”
说罢,赵昇纵身一跃,稳稳落在那桃树上,开始摘桃。然后他把桃一只一只扔了上去。
张天师接了桃,自己吃一颗,给王长一颗,把一颗留给赵昇。然后把馀下的二百三十四颗桃分给众弟子,每人一颗,不多不少。
“你们谁能引导赵昇上来?”张天师问弟子,大家面面相觑。
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张天师的手臂突然加长到两三丈,伸到了桃树上,赵昇随臂而上,一下子就上来了。
张天师把留的桃给了赵昇,赵昇吃后,张天师笑着说,“赵昇心术端正,所以跳到桃树上,连身子都不晃。我也想下去,看能不能摘个大桃。”众弟子劝阻,只有王长和赵昇沉默不语。
张天师不听劝,径直跳了下去。大家急忙去看,桃树上不见师父,下面茫茫无底,无道路可通。弟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赵昇和王长没有哭。
赵昇对王长说:“师父就像我们的父亲,现在师父跳崖,生死不知,我们如何心安?不如一同下去,看看师父下落。”于是两人奋身投崖。
二人下落后,一抬眼,师父竟在面前!盘腿坐在一磐石之上,师父笑着对赵昇和王长说:“我知道你俩会来的。”于是把修道的秘诀传给他俩了。
三天后他们一同到家中,弟子们见后,又惊又喜。
后来,张天师和赵昇、王长三人,在众弟子面前白日飞升。弟子们仰着头,看着他们渐渐飞入云中不见了。
张天师演化种种关难,就是考验徒弟,经过多次考验合格的徒弟,才能被选中得到真传啊。
这也让人想到修炼界的一个说法——“师父找徒弟,不是徒弟找师父”(《转法轮》)。
参考书目:
《神仙记》
《后汉书》
《喻世明言》@*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