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教的文化组成,其中儒家文化主导着传统文化中的入世部分。
中共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破坏和诋毁,批判儒家和孔子是其中的一部传统文化分。除此之外,包括学术界还存在着一种对孔子的误解,那就是:孔子不信鬼神,是一个无神论者。
这种观点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于对《论语》中孔子关于“鬼神”言论的歪曲和错误解读。孔子的思想主要见于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的着作《论语》里,后来孔子的弟子孟子、程子、朱子等也主要是通过注释《论语》,来解读孔子的思想。
认为孔子不信鬼神、是无神论,主要来自《论语》记载的孔子关于“鬼神”的三个言论:一是“敬鬼神而远之”,二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三是“子不语怪力乱神”。
在《论语》中,“鬼神”一词出现了三次,除了“敬鬼神”、“事鬼神”,还有“孝鬼神”一语,见于《论语‧泰伯》: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1:“敬鬼神而远之”,语出《论语》之《雍也》篇。“敬”本身就包含着相信,孔子这话是在教学生樊迟教一种中庸的对待鬼神的态度:要信鬼神,祈祷时务必虔敬,但不能太亲近,以免失去敬畏之心。
2:“事鬼神”语出《论语‧先进》篇:“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这里也明显可见孔子是信鬼神的,因为信鬼神才谈论事鬼神。
3:“子不语怪力乱神”,语出《论语‧述而》篇。传统的解读是根据“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标点断句,解读为“孔子不说怪异、勇力、悖乱之事,不轻言鬼神之迹”。
另外有一种对“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解释: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一段的全文意思是:叶公向子路问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出来。孔子知道后说:“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是用功学习时便忘记吃饭,以至于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孔子还说:“其实,我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礼德,勤奋敏捷求取知识的人。”孔子说到这里,停止不说了,惟恐用力分心扰乱心神。一会儿孔子才说:“一行人中只有三个人,其中必定有一个人我可以拿他当老师,我选择他的长处加以学习,改正他有我也有的缺点。”
在这样一个记述关于孔子“乐于学习”的文字段落里,“子不语怪力乱神”并非孔子突然思绪混乱,讲起无神论思想来了,而是描述孔子突然止语凝思的情形。根据古代私塾学习的场景,我们可以想像当时的情景是:孔子在跟子路讲他如何以学为乐、好古勤学时,突然沉思不语——不说话了,微闭着眼睛凝神思考起来,而后再睁开眼睛,告诉子路如何以人为师、学优点去缺点的道理。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句话里的“怪”,为动词非名词,意谓疑惑、惟恐;“力”是名词,指力气、力量;“乱”是动词,指扰乱、搅乱;“神”非鬼神,而是指心神、精神。如此看来,“子不语怪力乱神”七字的原义是:孔子不说话了,惟恐用力分心扰乱心神;并无孔子不谈论精怪、勇力、叛乱和鬼神之意。
以上“敬鬼神”、“事鬼神”、“子不语”不能证明孔子不信鬼神,相反,孔子对鬼神是相当笃敬和虔诚的。以下再看孔子其他三处言行:
1:“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斋明盛服,以承祭祀。……’”语出《中庸》之第十六章。孔子不但信神,而且赞叹鬼神是造化之主宰,具有完美的德性,寻常人看不见,听不到,却能在阴阳合散之物体上留下遗迹。因此孔子强调对鬼神要“斋明盛服”地诚拜。
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语出《论语‧八佾》篇。这是在讲孔子祭祀时的笃敬状态,好像神就在他身前一样。孔子亲自祭祀鬼神,认为别人代祭等于没祭,亲自祭拜才显诚意。
3:《论语‧述而》:“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只。’子曰:‘丘之祷久矣。’”这里讲在学生请孔子祷告治病之前,他早就祷告过了。孔子有祷告治病的习惯,一以贯之于生活始终。
孔子学识渊博,对于怪力乱神的知识,在其当世无双。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干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问仲尼云‘得狗’。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水之怪龙、罔像,土之怪坟羊。上面这一段,就是语“怪”。
《史记·孔子世家》: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吴客曰:“谁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其守为神,社稷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为厘姓。在虞、夏、商为汪罔,于周为长翟,今谓之大人。”客曰:“人长几何?”
仲尼曰:“僬侥氏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于是吴客曰:“善哉圣人!”这一段,就是语“神”,这个叫防风氏的神,属于“山川之神”。
综上所述,认为孔子不信鬼是无神论,是多年来对孔子的一个很大的误解。
——转自《大纪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