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东周列国时期,世卿世禄的制度开始瓦解,官僚制度逐渐形成。国家的政治制度也从周代的分封制演变为秦朝开始的中央集权制度。我们看到,秦以后凡是试图恢复或者部分恢复分封制,最后都酿成了战乱,如汉景帝时的吴楚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清朝的三藩之乱等。秦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国的政治制度基本上为郡县制。
我们再说一说文学和哲学。文学在春秋和战国时期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春秋时,开始出现系统的孔子总结的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就是《诗经》。《诗经》一共是三百零五首诗,分为风、小雅、大雅和颂,它就是民间、宫廷中和在祭祀时唱的歌曲。春秋时期的一种文学形式,就是诗经。
诗经虽然有三百零五首诗,但我们并不知道每一首诗的作者是谁,因为春秋时期是一种庄园经济,就是在广懋的农村地区,很多人他们做了这个歌之后,以传唱的方式来流传的,大家都在唱,至于歌词是谁写的就没有传下来。孔子把当时民间和宫廷中的歌曲蒐集起来整理成为《诗经》。
孔子当时对《诗经》有一个总结,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在《诗经》中,虽然有一些关于政治方面,还有一些关于祭祀方面,还有一些关于男女爱情方面的诗,但是这些诗,这些歌唱起来是没有邪念的。
到了战国时期就不一样了,在战国的时期出现了大量的都市,都市兴起,使很多的士人在都市里聚集起来。士是最低的一级贵族,他们的钱并不多,但是他们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士人往往拥有一技之长。
到了战国时期,这些拥有一技之长的士人们开始在列国之间周游,看在哪个国家能够得到际遇。所以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叫做养士,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齐国的孟尝君,包括后来的吕不韦等等都是养士的。这些士人,文学方面比较好的叫做文士,武功好的叫做武士,口才好的叫做辩士,给人出谋划策的叫做谋士。这些士人流动性很大,能量也非常大,其中有一批人就开始着书立说,然后互相辩论,这就是战国时期的,或春秋末年开始的百家争鸣。
在百家争鸣之前,中国能够记录下来的东西,基本上是以诗歌的形式,像《诗经》啊,包括《周易》啊,《尚书》啊等等,这些古代的典籍基本上是以诗,或者说是一种很短的,这种散文的形式把它记下来。
但是战国时期,由于都市的兴起,和士人们的聚集,百家争鸣的需要,就使在先秦诸子中散文变得非常地发达。如果我们去读中国文学史,看到散文的发达就是从春秋末年,或者是战国初年的时候开始的。所以我们去读《古文观止》,我们看到它最开始选的文章,是《左传》里边,然后是《国语》里边,然后是《战国策》里边,然后是《史记》里边,就整个先秦诸子的散文,极大的影响后代写作的方式,包括用词的方式。像司马迁这样的人,他其实是深受了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
同时由于都市的兴起呢,有一些人的文采就会被大家认可,并传播出去,不像过去在春秋时,像庄园啊,通过像唱歌的方式传播。战国时候人口比较密集,是另外一种文学的传播方式。所以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第一个有名有姓的诗人屈原。屈原写的楚辞,它的文体在文学史上,在春秋和战国等于是开了先河,楚辞这种文体和后来的散文,都是先秦诸子,把它们变得非常地发达。
在哲学方面,先秦诸子他们留下非常多的各种各样的学说,或者说是哲学思想。中国的这个哲学史,哲学思想,是按照朝代来划分的: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除了佛学是从印度传来外,其他别的学说中,都可以找到先秦诸子的一些思想的影子。
如果我们要去读《中国哲学简史》,你会发现它有一半到三分之二的篇幅,谈的都是先秦诸子的思想,他们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那些哲学家。
所以这段历史,从军事方面,它是一个军事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从政治方面,它是从世卿世禄到官僚制的转变,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转变;在文学史上散文的发达;哲学上是先秦诸子的出现。所以这段历史,这个五百年的变局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一个非常大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的时期。
到了汉代以后,儒家的学问成了官方认可的学问。儒家学问为甚么被官方认可呢?在《中国哲学简史》上的一种解释,我觉得也很有意思。它讲中国是农耕文明,就是以农业立国,以农业作为生产发展的基础。农耕文明不同于古代希腊的商业文明,也不同于匈奴人,它是游牧民族。
中原地区这种农耕文明,和匈奴那种游牧民族之间有一个天然的界线,这个界限就是每年的降水量是否超过四百毫米,超过四百毫米的地方适合于耕种,靠农业来养活这些人口;如果不到四百毫米,就发展畜牧业,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今年这地方闹旱灾,别的地方水草丰美,他们就会把全部家当放在车上,搬到水草丰美的地方去放牧。
所以蒙古人住在蒙古包里边,这样搬迁方便,但是经常搬迁,教育就比较成问题,文明不容易一代一代传下去,所以这个匈奴,或者其他别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文明程度相对于农耕文明来说比较低下,所以中国人把他们看作是野蛮人,东面叫做夷,东夷,西面叫做戎,南面叫做蛮,北面叫做狄,不认为他们是华夏民族。
农耕文明和匈奴的游牧文明之间天然的分界线除了降水量四百毫米这条分界线外,还有一个人工建筑,就是秦始皇所修建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之外,基本上属于游牧民族,不适合于种地;万里长城之内适合于种地,属于农耕文明。
过去有一种说法,耕读传家。需要干农活时,那么就去种地,农闲时,冬天时就在家里面闭门读书,比较有利于文明的传承,因为土地不能移动,所以一个家族的人会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土地上。所以中国古时是大家族聚族而居的,一个家族中有许多关系需要处理,比如说父子的关系、兄弟的关系、妯娌之间的关系,有很多样的关系需要处理,就需要有一套维系家庭的伦理。
而儒家,就是维系这套家庭伦理的非常正的这样一种学说。比如儒家提倡父亲要慈、儿子要孝、兄弟互相之间要友爱,把这种家庭扩展社会的伦理,就把国君比做父亲,把大臣比做儿子,都说如君如父,臣就是臣子,家庭的伦理,父慈子孝,推广到社会上,就是国君应该仁,大臣应该忠,君仁臣忠对应了父慈子孝,在家庭中兄弟之间要友爱,推广到社会上,儒家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社会上处理跟别人的关系就像处理兄弟的关系,我们讲义也好,或者其他别的甚么描述,兄弟关系的这种价值观也是从这种家庭的伦理所推展出来的。所以这就是为甚么儒家的文化,它很容易被社会所接纳,因为它本身在家庭中,大家就已经接受了,只不过是把它推展到整个的国家,推展到社会上而已,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当然在一个家庭中,父亲的地位是天然地高于儿子的,儿子从小生出来,他就听他父亲的话,长大之后父亲还在,还需要去孝敬父亲,还需要听父亲的话。那么这样在家族中,就有一个天然的等级,父亲的权威天然地高于儿子,这种等级观念往社会上推广,就变成了国君的地位天然地就高于大臣,所以这就是《中国哲学简史》对为甚么儒家的文化在后代成为官学,能够被整个社会,也能够被执政者所接受的原因。
它当时还举了一个例子,农耕文明和希腊的商业文明不一样,为甚么古代希腊是城邦民主制呢?因为当时希腊都是一些很小很小的城邦,大家来做生意,谁也不认识谁,那么就很难说张三的地位天然地比李四要高,既然张三和李四是平等的,那么要决定一件事情,只能大家商量着来,这就是一种原始的民主制度。大家来讨论应该怎么解决,就变成了古希腊的这种城邦的民主制度。
而中国这种农业文明,由于大家族的这样一种天然的序列,就带来了整个后来儒家所提倡的,这种君臣、父子这样的一种社会伦理。
中国的家族是很大的,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像辞典一样的书,叫做《尔雅》,这里边提到的这种家族关系,大概有一百多个,就是甚么父亲和儿子呀,舅舅和外甥呀,叔叔和侄子呀,甚么伯父呀,甚么妯娌,甚么连襟,有很多很多类似于这样关系的辞,在西方的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的翻译的,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待续)#
(《笑谈风云》是新唐人制作的视频版中国通史,目前已出版《东周列国》、《秦皇汉武》、《隋唐盛世》和《两宋繁华》四部,第五部《大明王朝》2019年面世。购买和浏览《笑谈风云》音像制品,请访问 https://xtfy.ntdtv.com )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