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9年08月23日讯】“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时光流逝,夏天的热气将要退去,秋天的清凉也如期而至。8月23日18时01分(北京时间),将迎来今年的处暑节气。
处暑是中华24节气之一,秋天的第2节气。每年的8月23日前后,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为处暑。
处暑即为“出属”,“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表示炎热的天气要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古书《群芳谱》说:“阴气渐长,暑将伏而潜处也”。
处暑三候
处暑节气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处暑后,老鹰感知秋日的肃气,开始大量捕猎鸟类。捕获之物先陈列而后食,古人称为“义举”。
阳气炽热催熟万物后退位,阴气开始弥漫,万物开始凋零,萧瑟之气弥漫。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
《吕氏春秋》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
到了第三候,五谷及各类农作物成熟,在肃杀中又给人们丰收的喜悦。亦喜亦悲,构成了丰富而不单调的人生。
处暑民俗——庆赞中元
处暑前后民间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传说七月是鬼门关打开之日,人们焚香烧纸,以祭奠孤魂。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娘。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香飘彩殿凝兰麝,雾绕轻衣杂绮罗。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从这首唐诗中,可以窥见晚唐中元夜的节俗盛况。
放河灯
放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据说,那些不得托生的冤魂怨鬼,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托着一盏河灯,就可托生。
处暑饮食——吃鸭子
《本草纲目》中记载,鸭肉清热,能生津滋阴润燥。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流传“处暑送鸭,无病各家”的俗语。北京人至今还保留着处暑吃鸭子的习俗,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以应节。
吃盖浇饭
在古代,处暑是个社日。社日要有祭品,久之形成了一个食俗:吃盖浇饭。米饭放上代表五行的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的菜,一般是胡萝卜、鸡蛋、柿子椒、木耳、藕,上面盖上勾芡的鸡肉。
煎药茶
这个习俗流行的时间也比较长,从唐代就已经开始盛行了。每年到了处暑时节,两广地区会煎茶,首先会去药店配置药方,然后在家煎茶等待饮用,这样做的意思就是入秋之后要吃点“苦”,可以起到清热、去火、消食和除肺热等作用,由此看来对身体极好。
而且在处暑时节,还可以食用一些清热安神类食物,比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海带,芹菜,菠菜,糯米和芝麻等。此外,在饮品方面,我们可以选择果汁饮料,豆浆和牛奶等。而且要格外注意的是,此时千万要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
处暑养生--防燥
处暑时节,气温下降,万物收敛,养生也有新重点,那就是防燥。因处暑期间空气湿度低,不过“处暑秋梨最养人”,梨子爽脆多汁,清甜滋润,是补水润燥的佳品。
防“秋乏”
民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此时,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不适。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称为“秋乏”。
秋乏是人体顺应自然变化而需要休整的讯号,这时应保持良好、充足的的睡眠,可常开窗使空气流动,让残存的暑热湿浊之气排出。
养阳气
处暑节气之际,天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人的阳气从夏天旺盛的顶点慢慢下降,所以此时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
处暑诗词欣赏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秋日的景色,或萧瑟或壮阔,因此吟咏秋天的诗歌作品,也呈现着多样的思想情绪。
唐代孟浩然在《初秋》诗中写道:“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诗人静录下秋夜的物候景色及其自身的感受,似乎并未过多流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宋代仇远的《处暑后风雨》也写得颇有特色:“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物转星移,昨是今非,世态炎凉,人走茶凉。诗的起首和结尾都是实写,而中间抒发感情,笔意挥洒,开阖自由。
清代皇帝也写过一首《七夕处暑》的诗: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这首诗将天上人间一并入诗,用典信手拈来,感情上愁而不悲,是处暑诗中颇具特色的一篇。
(记者李蒨蒨报导/责任编辑: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