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现代人常识的瘟疫大劫(上)

2020年06月19日时政评论
在《《大明劫》中的大疫之劫》一文中,讲述了一个奇怪的、令学术界一直困惑的历史现象:明朝亡于大瘟疫,但是那场瘟疫却不染清军。清军入关后,一路杀到南方,统一了中国,瘟疫也奇怪地消失了,好像这场瘟疫,就是为了毁灭大明王朝而来。为什么会这样?该文讲过:吴有性(字又可)治瘟有绝招,凭着道家的真言和达原饮,治愈了所到之处的瘟疫。但是游医走的范围很有限,瘟疫的四散传播,速度之快,绝不是游医可以阻止的。但是,全国性的大疫却随着明朝灭亡而消失了,为什么会这样?
下面就开始揭开这段历史的谜语。
1.天定历史设谜语,颠覆常识见玄机
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崇祯皇帝在景山上吊的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它的背后却有一个惊天的秘密。
 (1)顺势速得天下,逆势骤失江山
崇祯十七年元旦[1](1644年2月8日),李自成在西京(今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满清掌权的多尔衮以顺治帝(虚7岁)的名义致书李自成,提议共取中原。因为大明城防坚固,特别是北京包砖的厚城墙,实在不好打,先主皇太极和多尔衮都曾顿于坚城。对满清瓜分中原的提议,李自成不予理会。
3月10日,李自成亲率骑兵、步兵50万人东征,从禹门渡黄河进入山西[1]。此后大顺军连战连捷,很多地方望风而降。3月下旬占领山西全境之后,兵取河北真定(正定)、保定[2]。4月23日,兵抵北京外城(西直门外)[1]。当天,明军三大营守军溃败投降[3],夜间,太监开外城彰义门投降[4]。25日,内城陷落,崇祯帝没逃出去,自缢于景山。
东征定天下之顺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特别是满清的多尔衮。而后就是人们熟知的大顺军在北京拷打官员追赃助饷[5],义军将士骄奢淫掠[6,7],逼反了准备归顺的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李自成东征山海关,吴三桂请满清入关,大顺军被清军击溃,一路败逃。李自成覆灭大明之后仅仅39天,江山再次易主。
(2)顺势有玄机,瘟疫出奇迹
李自成的义军,前期打仗并不顺利,三度全军覆没,三次顽强复起,从崇祯十四年(1641年)才开始时来运转。1642年称雄于河南,1643年在潼关歼灭了明朝主力孙传庭的大军,1644年东征横扫晋冀,轻取北京。
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顺利?对照另一组史料就能看出:瘟疫使然。
1641年,大明瘟疫复起,开始了最大的一次流行,泛滥的地区相当于现在的京津冀[8]、江浙沪[9]、鲁豫皖等地[10]。有些地方“十户九死”,“一巷百馀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一直盛行到1644年。这在电影《大明劫》里有所展现,要不是神医吴又可,孙传庭的军队就完全没有战斗力了。
但是吴又可并没有去北京,而京城疫情最重。当时北京萧条肃杀,街头巷尾连玩耍的孩童都没有了。到1644年4月,李自成围攻北京时,北京被瘟疫扫荡得基本没有抵抗能力了。
把军事和疫情的两方真相拼合在一起,惊人的奇迹就出现了——
(3)义灭大明,疫情骤停?
李自成的义军进京,隔离病人了没有?没有! 他们戴口罩蒙面了没有?没有! 他们被告知要勤洗手了没有?没有! 他们和京城人保持社交距离了没有?没有! 他们封闭京城街坊、让百姓禁足了没有?没有! 他们责令百业俱息,让社会停摆了没有?没有!
那次大瘟疫可是鼠疫[11],从症状上看,是兼具肺鼠疫、腺鼠疫之厉的“混合鼠疫”,其传染力、危险等级比当今的新冠瘟疫还高!《崇祯实录》记载:“十六年(1643年)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10]”北京城中的人口死亡率约为40%甚至更多。北京郊区的疫情也很严重。在通州,“夏七月大疫,名曰疙疽病,挨家挨户传染,常常是全家死绝无人收尸。”
《明季北略》记载:“大明兵科给事中曹良直家里来了客人,与客人对坐饮茶,刚端起茶杯弯下身子请客人喝茶,还没起身,就死在当场。兵部梁希莱拜客后急忙回家,进屋就死了。武将钱晋明,同客交谈,话没说完即死,一会儿,夫人婢仆连死15人。”
“又有两个人骑马,一前一后,边走边聊。后面的人问了一句话,前面的人却不再答话了,走近看时,才发现前面的人已经死了,尸体仍端坐在马上,手里扬起的马鞭还兀自垂着。”
“更有一富户,全家感染鼠疫,满门死绝。有两个小偷趁机进来偷东西,一个小偷入室打包财物,一个趴在屋檐上,俯身朝下接取包裹。两个人分工合作,屋檐上已然堆满了,屋檐下还有许多堆积。檐下的小偷又托起一个包裹,屋檐上的小偷正把接住的包裹向上提拽,两人突然都死了,手里各拿着的包裹也没有落地。”[12]
李自成大军开到北京之时,京军三大营的军队因为鼠疫死亡过多,北京内外城墙15.4万个垛口只能由5万兵据守。这些大疫之下侥幸存活下来的士兵们,“衣装狼狈,等于乞儿”,失去了抵抗能力。
鼠疫是病菌致病,不只是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才传染。上面的历史事实和当今的科学理论都证实:鼠疫人传人,没有跳蚤作为媒介传染的更快、更惨烈,呼吸、接触就传播病菌。那么,为什么在混合鼠疫大流行的北京城里,李自成的义军不但没有被烈性鼠疫感染,31天后(远远超过了腺鼠疫的潜伏期2~8天、肺鼠疫的潜伏期3~5天)还在山海关和吴三桂的军队激战?!
铁的事实让我们理性面对一个深层真相:瘟疫当时就是不染李自成的义军;那些说李自成军队因为染疫才迅速败于清兵的“假说”是没有根据的猜测。要知道,史料记载的是:当时李自成的军队顽强奋战,战斗力极强,在山海关大战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如果不是风向(一种小天象)突变,满清大军趁机出击,关宁铁骑眼看就要被李自成全歼了。当时,吴三桂的一些军队拼死也抵挡不住,有的已经开始投降了。
清朝的史料说:李自成的溃兵跑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13],这也是猜想外加栽赃。是清军追击到哪里,就发现哪里有疫情残留。其实瘟疫早已在那些地方流行了,不是溃兵带去的——假如真是溃兵带去的,清军和李自成在山海关大战时,随着将士的呼呼喘息,大疫就把清军放倒了。
正因为人们不理解,所以电影《大明劫》里才虚构了李自成义军也染疫的情节。现在看来,那是不合历史真相的。但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义军也是明朝的子民,为什么他们造反之后,瘟疫就远离了他们呢?
也许有人会说:是不是形成了群体免疫了?义军都是由有免疫力的人组成的?
2.科学对比,再现玄机
(1)惨烈的鼠疫,人类无法“群体免疫”
现代科学对鼠疫有三条“科学结论”:
结论一:“而今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医治,腺鼠疫的死亡率约为75%,肺鼠疫的死亡率为100%。”在人类发现抗生素之前,没有特效药,人类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死亡率。
结论二:“人体对鼠疫杆菌没有天然免疫力,都易感。“也就是说所有人都会被感染。”
结论三:“患过鼠疫的病愈者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很少再次感染。”
明末大瘟疫的症状表明:那时是肺鼠疫、腺鼠疫的混合鼠疫,典型的通过呼吸道传染,没有人有抵抗力,感染后很少人能活下来。疫情从崇祯六年(1633年)开始起于山西,而后泛滥全国,疫情间断发作,此起彼伏、扫荡回旋;表面人类没有形成“群体免疫”,每一次幸存下来的人也没有抵抗力,抵挡不住疫情的复发。
(2)李自成的义军,颠覆了无神论
但是历史事实告诉世人:李自成的义军横扫疫区的明军,又轻取疫情最重的北京城,还保持了强大战斗力东征山海关——在烈性鼠疫发作的中国内地,他们甚至对肺鼠疫都产生了免疫力,唯一的解释就是天意所为。
上述史实再次告诉人类,瘟疫真有眼睛,定向感染人,定向取命。无神论在瘟疫面前可谓全面瓦解。
3.马防跳蚤防鼠疫,一叶障目盖玄机
为了解释清军不染瘟疫的奇怪现象,有学者提出了“战马防疫说”,说清军主要是骑兵,战马身上的气味能驱赶跳蚤,所以清军不得鼠疫。然而,这只是为了解释而造的解释,不能成立。
清军也有步兵,为什么步兵不染疫?明军也有骑兵,为什么在瘟疫打击下战斗力大减?李自成东征的50万大顺军,主要也是步兵,为什么不染疫呢?
何况前面刚讲,鼠疫的传播,不只依靠老鼠身上的跳蚤;见面说话(飞沫传染)、接触伤口、物品、货物、财物等等,病菌照样人传人。而且,从上文史料的记载疫情惨状来看,当时的瘟疫,不是在传播传染病,而是在传染死亡,完全不需要跳蚤叮咬的时间,甚至不需要潜伏期。
清军一路杀过去,杀人、抢劫、屠城,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他们干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烈性传染的鼠疫却不染清军呢?
因为大明王朝的一件天大的罪恶,更伤天害理。揭开这段历史的真容,也就揭开了当今世界性的瘟疫大劫的答案……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计六奇(明末清初),《明季北略·卷二十》。 [2]《明实录·崇祯实录·卷十七》。 [3]汪楫(明末清初),《崇祯长编·卷二》。 [4]张廷玉(清),《明史·本纪·卷二十三》。 [5]谈迁(明末清初),《枣林杂俎》。 [6]彭孙贻(明末清初),《平寇志》。 [7]毛奇龄(清),《后鉴录》。 [8]《明史·本纪·卷二十四》:“(崇祯)十四年(1641年)秋七月,京师大疫。” [9]吴有性(明末清初),《瘟疫论·原序》就着重指出:“崇祯辛已(1641年),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 [10]《明实录·崇祯实录·卷十四》:“(1641年,崇祯十四年四月)开封大疫”;“(崇祯十四年七月)北京疫甚,死亡昼夜相继,阖城惊悼”;“自(1643年,崇祯十六年春二月)迄今(七月),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 [11]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 [12]《明季北略·卷十九》。 [13]河北省怀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来县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出版,2001年8月版。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明慧网/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