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纯阳正气辟阴邪

2020年06月27日文化漫步
端午节不是欢乐吉祥的日子,而是需要避疫、驱邪的一天。
端,是开头、初始的意思,午是像形字,在古代同忤、迕,有抵触之意。黄历五月是天地间阴阳处在交替变化的关键节点,阴气忤逆阳气冒地而出。根据阴阳学说,端午节的月、日均为阳性,那么同性相斥,就会有冲突与不谐,古人就称端午节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 认为不吉利,所以,这一天要避疫、驱邪,人们在这天祈福纳吉,求神避祸。
端午:纯阳正气辟阴邪
端午的粽子(小温绘制/沁德居创作组提供)
“午时水”的功效
每天都有午时,但只有五月五日端午这一天午时的水称为“午时水”,又叫“极阳水”,因天地纯阳之气的循环达到了至高位置,阳刚至极的午时水便有了神奇的力量。
“午时水饮一嘴,胜过补药吃三年”,这是台湾的一句俗谚,说的是极阳水的奇效,同一般的水相比,极阳水口感纯净、甘醇且耐久不坏,用来泡茶也特别好喝。
因午时水吸收天地阳刚之气的精华,自古讲究用午时水铸造剑器,或者用之打铁、磨刀,刀剑都特别锋利耐用。
在中华文化中,镜是辟邪的神器。古代的镜铭中,常常能见到“五月丙午日”或“丙午镜”的铭文字样,指的就是用午时水所铸的明镜。因午月午日午时具三重之火,阳盛至极至刚之时,以火克金,是熔金铸镜的最佳时刻,此时铸成的铜镜具有不可思议之神力,辟邪效果宛如神明;还有一种五月丙午日午时铸造的铜镜叫“阳燧”,是聚焦取火用的器物,也可辟邪。这都符合中国阴阳学的以阳刚制阴毒之理。
端午:纯阳正气辟阴邪
丙午日午时的“阳燧”(小温绘制/沁德居创作组提供)
午时水制的药,可以禳解阴毒之气,制成的疟痢疮等丹丸治邪毒病症的效果特别明显。
端午节正午时分,如果立鸡蛋于平地,非常容易就可以立起来,虽然平日也能立住鸡蛋,但端午节正午时分,鸡蛋特别容易久立,甚至可以几个月不倒,为什么呢?也是因为端午节正午时分阳气盛极所致。
以纯阳植物克“五毒”
端午节午时,是一年中最潮湿闷热之时,阳气于此日至极,阴气于此日始兴,“五毒”齐出。“五毒”一般指蜈蚣、蛇、蝎、蟾蜍、蜘蛛这些阴性的毒虫。于是端午节当天,人们就会把菖蒲、艾草等植物悬挂于门柱、檐下以辟毒,为什么呢?
端午:纯阳正气辟阴邪
艾草(小温绘制/沁德居创作组提供)
端午:纯阳正气辟阴邪
端午香囊(小温绘制/沁德居创作组提供)
艾草是纯阳植物,昇阳气,有杀菌功能。艾绒可“灸百病”,干艾草泡水熏蒸可以消毒止痒,佩戴放入艾叶的香囊,也可以驱虫保健;菖蒲叶也是一种非常耐阴寒的阳刚植物,形如挺直不屈的剑刃,古有“蒲剑斩千邪”之句,说的就是菖蒲的阳刚之性可辟阴邪。这是阴阳学说中以阳制阴的运用。
还有些地方,端午时家门前悬五月盛开的石榴花,也可以辟禳邪气、驱除毒虫。
古人使用纯天然植物以克制毒虫,现代人却用对人或环境有副作用的化学药品去杀毒虫,相比之下,怎么能说现代科学在进步呢?
端午:纯阳正气辟阴邪
端午祥瑞之物(小温绘制/沁德居创作组提供)
在古代,五月是禁欲、斋戒的日子,有很多诸事不宜的禁忌。古人顺应阴阳之理,修身处事慎言慎行,同时戒杀、节制房事,以防造业损气耗散精元。天人合一的理念使古人相信,只有应天顺时,保持人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顺协调,才能消灾除邪。
当然,如今世道已人心不古,阴阳失调,过去到了夏至,天才会渐渐热起来,现在没到夏至就已燥热无比,四时失序,万物变异,很多端午习俗中的至阳植物及神秘的“午时水”,可能也没有过去那样灵验神奇了。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