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蝗虫大军杀到中国 云南502架次无人机难挡

2020年07月10日社会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7月10日讯】肆虐10多个国家的亿万蝗虫大军到了!已由老挝边境直扑中国西南一带。9日,云南官方证实,蝗虫持续入侵态势严重。目前已有近10万亩林农地受害,云南虽已累计出动502架次无人机灭蝗,但预计7至9月份蝗灾可能爆发成灾。
据中共央视报导,7月10日从云南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中国和老挝边境的云南普洱市出现黄脊竹蝗(蝗虫)入侵,目前累计发生灾害面积近10万亩。
云南省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9日发布消息称,自6月28日普洱市江城县牛倮河保护区与老挝接壤的边界沿线,首次发现黄脊竹蝗入侵。
目前灾情的发展趋势,一是境外黄脊竹蝗持续入侵态势严重,每天都能监测到新入侵种群;二是扩散速度加快,并有向周边县区蔓延趋势;三是入侵种群有向农田扩散蔓延趋势,对农作物存在潜在灾害风险。
初步研判,边境一线7月至9月份黄脊竹蝗爆发成灾的可能性大,需要做好监测、加强防控。
截止7月8日发生的蝗虫灾害累计面积98872.3亩,无人机飞防作业累计502架次。9日下午,在墨江县文武镇马甫村曼干组监测到少量黄脊竹蝗迁飞入境。
亿万蝗虫大军杀到中国 云南502架次无人机难挡
云南普洱市出现蝗虫入侵。(TONY KARUMBA/AFP via Getty Images)
黄脊竹蝗俗称竹蝗、蝗虫。早在3月2日,中共林草局就曾发布紧急通知说,肆虐10多个国家的亿万蝗虫大军,恐随季风通过三条路线入侵中国,分别从巴基斯坦到西藏、从缅甸到云南及从哈萨克到新疆。
当时中共派遣到巴基斯坦考察蝗灾的大陆专家发现,此次蝗灾比预想还严重。不但个体较大,攻击性也较强,专家团队甚至在视察的过程中被蝗虫咬。
云南大理3月10日已经储备防控药品15.5吨,防治器械162台,专业队伍18支460人,以及20架无人机灭蝗严阵以待。
央视称,沙漠蝗虫一旦爆发,将直接威胁农业生产、破坏生态环境,影响正常生活秩序,甚至成为引发社会危机的公共事件。直接威胁粮食安全。
亿万蝗虫大军杀到中国 云南502架次无人机难挡
9日,云南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证实,蝗虫持续入侵态势严重。目前已有近10万亩林农地受害。( RIJASOLO/AFP via Getty Images)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资料,此次蝗群源于2018年夏季在阿拉伯海形成的飓风。在飓风侵袭沿岸国家后导致环境改变,使蝗群于同年秋冬至2019年间,逐渐在东非形成,且蔓延到中东,并在2019年下半年逐渐入侵巴基斯坦及印度。
FAO早前向全球发布沙漠蝗灾害预警,并称此次沙漠蝗灾因初期控制不力,2020年6月蝗群规模可能增长至当前的500倍,一年半内将增加6400万倍。
沙漠蝗虫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毁灭力的迁徙性害虫,每天可移动150公里。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资料,每只沙漠蝗虫每天进食的食物重量与自身体重相当,大约两克。
据悉,占地一平方公里的蝗虫群一天可吃掉3.5万人的口粮。蝗虫吞噬农田、市场无物可卖、牲口无物可吃,非洲东部已有约1900万人面临食物短缺危机。
联合国粮农组织害虫防控专家巴耶说,2020可谓蝗害之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否则整个区域都会被蝗灾吞没,是很大很大的危机。
亿万蝗虫大军杀到中国 云南502架次无人机难挡
除了外来蝗虫大军入侵。多省相继出现本土蝗虫灾害。( Getty Images)
除了外来蝗虫大军入侵。吉林、湖南、黑龙江、广西佳林等多省已经相继出现本土蝗虫灾害。
中共吉林市农业农村局和黑龙江省林草局6月上旬均发布紧急通知,提醒当地农民积极组织各级农业部门,全力做好蝗虫监测与防控工作。
通知称,吉林全市蝗虫发生面积约13.4公顷,密度最高可在每平方公尺发现50只蝗虫。随着天气转热,蝗虫蔓延的速度会非常快。农作物受到很大威胁。
哈尔滨市周边有5个区、县(市)已经发生严重蝗虫灾情,受灾面积已经达到24631亩。另外,佳木斯市郊区和桦川县也发现蝗虫灾情。其它地区暂未有灾情通报。
根据网友发布的视频,湖南也出现了蝗虫灾害,永州市宁远县发现大量蝗虫,稻田里的庄稼上、树叶上、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密度非常大。
6月30日多名网友爆料,广西桂林的农业大县全州县一夜之间遭遇“蝗虫大军”侵扰。视频显示,蝗灾已蔓延,全州县的安和、石塘、庙头等村镇都出现蝗虫,其中绍水镇受灾最严重。 农作物也差不多被吃完了。
7月3日,网友发布视频显示,湖北襄阳市、云南普洱市江城区等地也出现大量蝗虫。漫天飞舞,铺天盖地。这些蝗虫都是在当地长成的,目前还处于幼虫阶段。
网友们担忧,根据经验判断,这是蝗灾大规模爆发的前奏,若不及时控制,后果堪忧。加上中国南方暴雨成灾、瘟疫、鼠疫等灾害,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饥荒。
7月9日,非政府组织“乐施会(Oxfam)”发表报告警告,中共病毒疫情将成为压垮食物供应体系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导致多达1.22亿人饿死。
(记者李韵报导/责任编辑: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