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臭有7大原因 4茶饮和1汤饮消除身体异味

2021年03月02日美食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3月02日讯】体臭是让人很尴尬的事,也许自己觉得闻起来还好,却让周围的人受不了。为什么身体会散发出恼人的异味?这与情绪、生活饮食和环境都有关,而中医可用有香气的茶、好喝的汤来驱臭。
为什么有体臭?7种原因造成身体有异味
在人挤人的捷运车箱、狭小的电梯里,难免会有这样的情景:当一个人有浓厚体味,旁边的人忍不住移开脚步,或不禁皱眉、摀鼻子。
为什么身体会散发出臭味?睿鸣堂中医诊所院长吴宛容指出,这与湿热体质、肝肾阴虚体质有关。
肝肾阴虚体质、湿热体质的形成因素:
1. 年龄增长: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体内的阴(肝阴、肾阴)会越来越少。年过40岁之后,肝肾阴会减少一半,这也是年长者容易有老人味的原因之一。
2. 情绪易波动、压力大:中医的肝跟情绪有关,容易紧张、爱生气及情绪易波动的人,会出现肝火过旺,进而灼伤肝阴形成肝阴虚。压力及负面情绪也会导致肝气不疏,进而损伤脾胃运化、代谢水湿的能力,形成湿热体质,进而产生体臭。
3. 房事过多:肾阴与生殖有关,房事不节制的人容易消耗肾阴,造成肾阴虚,这类人也容易有体臭。
4. 常吃太燥热的食物: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很疲累,想要补一补,而吃太多补品、十全大补汤或姜母鸭。但阴属水,这些较温、燥热的食物会耗损体内的肝肾阴。
5. 熬夜、上夜班:晚上11点到3点这段时间没有睡觉,容易有口臭、体臭。
6. 吸烟或饮酒过度:烟酒易造成肝胆湿热,有这些不良习惯的人,身体气味都不好闻。
7. 环境太湿热:季节、生活或工作环境太湿热,例如湿热的厨房、闷热的工厂、梅雨季节等,也容易使人体味变重。
体臭有7大原因 4茶饮和1汤饮消除身体异味
补汤吃太多,也会反过来耗损体内的肝肾阴。(Shutterstock)<br/>
不只体臭 失眠、湿疹、便秘也会找上门
湿热体质、肝肾阴虚体质不仅会让身体散发难闻的异味,也会引发其它症状。
吴宛容表示,肝肾阴虚体质的体臭者会有燥热的情况,例如手脚心热热的、觉得头面部有热气;头晕耳鸣、失眠;眼睛干涩,甚至眼睛可能干到刺痛,看东西有点模糊。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血量很少、生理期久久来一次的情况。
湿热体质可分为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脾胃湿热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肠胃和皮肤,因脾也与肌肤有关。患者会感到肠胃闷闷的、噁心、厌食没胃口、大便软黏、湿疹,雨季时皮肤容易发痒。
肝胆湿热的体臭者会感到口苦、大便偏硬,容易便秘。因肝胆湿热会影响到生殖器,男女患者都容易有私密处搔痒、湿疹发炎的情形。女生还会出现白带偏多,且色黄有异味。
体臭有7大原因 4茶饮和1汤饮消除身体异味
不同体质的体臭者常伴随的症状。(健康1+1/大纪元)<br/>
4茶1汤调整体质 去除身体异味
通过调理体质,能去除体臭。由于生活环境、饮食作息等因素,现代人容易同时兼具湿热体质、肝肾阴虚体质。调养身体时,要留意自己的症状是偏向哪一种。
● 偏肝肾阴虚体质,喝麦冬玉竹茶。
肝肾阴虚的体臭者需要滋阴,“但也不能太滋阴”,吴宛容提醒,像熟地、枸杞太滋阴反而不易使体内的湿热排出,因此不要吃太多。四物汤有熟地,有阴虚和湿热体质的女性更要留意。
比较适合的食材、药材有:黑木耳、白木耳、百合、麦门冬、沙参、玉竹。它们较清润,可滋肝肾阴,又不会让体内的湿气滞留。百合可加入料理,麦门冬和玉竹则可泡茶饮用,调理体质,进而改善身体异味。
麦冬玉竹茶作法:麦门冬、玉竹各3钱,以1000毫升的水煮开饮用。
● 偏湿热体质,喝荷叶薏仁茶、四神汤。
偏湿热体质的体臭者,也不宜使用白术、陈皮、生姜等太温燥的药材去湿。因为对于混合两体质的人,容易伤阴。
四神汤是较适合的药膳,可平补、不伤阴,排湿效果又好,能改善湿热体质,常常饮用有助除身体异味。
也可将荷叶、薏仁泡茶喝。薏仁可健脾除湿,荷叶则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荷叶又带有点芳香,湿热体质的患者若有口臭,喝此茶也有除口臭的作用。(推荐阅读:消口臭其实很简单!中医教你1招除臭)
荷叶薏仁茶作法:请中药房将荷叶、薏仁全磨成粉,每次各5小汤匙,再用500毫升的水泡开饮用。
吴宛容表示,剂量原则上是1:1,但也可微调。如果觉得火气大一点、长口疮,荷叶可加多一些。若是大便软黏或觉得很累,四肢沉重,则薏仁多一点。
体臭有7大原因 4茶饮和1汤饮消除身体异味
带点芳香的荷叶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又能消口臭。(Shutterstock)<br/>
● 两者体质皆可喝玫瑰花茶、茉莉花茶。
中医调理很有意思,通过吃带有香气的食物,也能香体。玫瑰花茶、茉莉花茶都适合受体臭所苦的患者饮用,因为这两种体质都有火气大的情形。饮用份量为一天喝保温杯的量1到2杯即可。
此外,还要避免韭菜、大蒜等有异味的食材及烤、炸、辣等燥热食物,并戒烟酒。最好保持作息规律,不熬夜,规律运动以加强排汗。例如通过快走、慢跑都可排除体内湿气,消除难闻异味。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