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秋晓”的薄纱

2021年04月23日文化漫步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4月23日讯】《秋晓》
晓风吹落霜天月 溟濛秋水阔 柳岸渔灯半熄灭 荒草虫声歇 旋朝日升东方 闻晨鸡齐高唱 好梦觉来倚窗看 浓霜处处白如雪
这首《秋晓》是一九六零年代中学音乐课本里的一首歌曲。在那个年代的中小学音乐教材里,有些歌曲是由世界名曲改编过来,配上典雅的中文歌词,让学子们以为是中国的古曲,李叔同填词的《送别》即是一例。这首《秋晓》也是一样,和着苏格兰民谣“安妮罗蕾(Annie Laurie)”的曲调,不只旋律优美,而且歌词飘逸隽永。使得在中学时代唱过此曲的人,一直铭记在心,深深的喜爱着。
多年前,流行了由潘越云唱红的《浮生千山路》,歌词出自陈幸蕙老师之手,以集句诗的文体写成,每一句歌词都有它的典故,把古典文学的美很自然地传达出来,在文坛中传颂一时。
因之联想到一向喜爱的《秋晓》一曲,歌词也是句句美不胜收,实有同工异曲之妙。可惜《秋晓》歌词作者迄今佚名,在此让我们先看看歌词的原典出处,试着揭开“秋晓”的薄纱,一起来揣摩填词者的心境。
晓风吹落霜天月
(宋.张抡《霜天晓角》):晓风摇幕。敧枕闻残角。霜月可窗寒影,金猊冷、翠衾薄。
溟濛秋水阔
(清.端木采《齐天乐》五十首 其九):江湖秋水正阔,有溟蒙远影,鸿雁初到。
柳岸渔灯半熄灭
(元.张可久《小桃红.淮安道中》):一篙新水绿于蓝,柳岸渔灯暗。
荒草虫声歇
(唐.白居易《村居卧病三首》):尽日不逢人,虫声遍荒草。
旋朝日升东方
(唐.刘禹锡《百舌吟》):东方朝日迟迟升,迎风弄景如自矜。
闻晨鸡齐高唱
(唐.王绩《春旦直疏》):叹息万重隔,已闻晨鸡鸣。
好梦觉来倚窗看
(宋.聂胜琼《鹧鸪天.别情》):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浓霜处处白如雪
(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
“晓风吹落霜天月”与“溟濛秋水阔”这起首的两句,把歌词所要表达的时辰、节令,以及地点和意境都点了出来。晓风轻拂,霜月将沉,眼前开阔的秋水尽处,一片溟濛幽晦,描绘的是一个深秋江畔的拂晓时分。
“柳岸渔灯半熄灭”与“荒草虫声歇”:眼看着柳岸渔灯半熄,耳边的荒草虫声已歇,心上的千头万绪,方始初定,诗中的人儿也行将入眠。
“旋朝日升东方”与“闻晨鸡齐高唱”:只是好梦苦短,不久朝阳旋将升起,晨鸡也将鸣唱。
“好梦觉来倚窗看”与“浓霜处处白如雪”这最后的两句,是整首歌词的关键所在。好梦虽寻,一梦醒觉,只见窗外浓霜似雪。在聂胜琼的原作中,行将分别的情人,隔窗“泪共阶前雨”;这首歌里,吟歌的人,倚窗只见“霜华浓似雪”。未道出的是王国维的名句:“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在似雪的浓霜中,斯人已经远去。
整首歌,以景诉情,心境深藏在歌词的原典之中。所以这首歌词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欣赏:一个是依随着歌词所描绘的美景,去浏览暮秋水畔,黎明前后的景物变幻;另一个是揭开歌词的薄纱,去领会作者藉着原典所要表达的情怀:友人离别的前夕,辗转悱恻,久久无法入眠;在短暂的梦中,虽然重温了美好的交谊;及至苏醒,却发觉友人已经远去,留下的是怅然的秋晓。这首歌,在揭开了原典的薄纱之后,唱来更是耐人寻味。@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