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4月29日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句成语很常见,本作“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凡事态发展到难以挽回的地步,思前想后别无良策,此时什么都得放下,唯有一走了事。“三十六计”古称“三十六策”,历史上真有“三十六策”吗?又为什么出“三十六策”而不是十八策、六十四策⋯⋯呢?原来它和中国哲学《易》之思想有关呢。
先来说说“三十六策”的出处。这话不是纵横家大师鬼谷子的计策,也不是出自空城计借东风的诸葛孔明,它是和南朝刘宋的开国名将檀公有关连。
檀公就是沙场老将檀道济,他少小就成孤儿,奉姊事兄以和谨致称,天生很有干才,领兵打仗智勇双全。他追随刘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创义,身先士卒,东征西战、南征北讨,所向披靡,战功彪炳。当他在世时,就像是南朝的移动长城一般,北魏对南朝出兵总也无功而返,北魏军士都很惧怕他,甚至奉他的画像“禳鬼”驱邪。
元嘉八年,兵力强盛的魏军,抢回被刘宋收复的河南洛阳等地。檀道济奉命再攻河南,在二十多天里和魏军打了三十馀战,多次告捷,但是打到历城的时候,因为连日转战粮草已经快告竭了,只好准备罢攻还朝。当时,军队中有士卒投降了北魏,并带去情报邀功,说檀军中粮食已罄。檀营的士兵也因为忧惧而士气涣散,军心大动。
檀道济心生一计,趁着夜色上演一场“唱筹量沙”糊弄敌军耳目,动摇敌营军心。他亲自到营寨中查点粮食,让士兵用斗量米,旁边的兵拿竹筹唱数,地上则摆着一个个饱满的粮袋(其实内装沙子),敞开的口子露出雪白的大米。魏军的探子连夜急急送敌情,赶早向将领报告檀营还有许多剩馀粮食,魏军因而放弃追击。
檀道济趁机南返之时,命令军士都穿上铠甲,他自己则身穿一袭白服,舍马乘车舆,从容不迫地徐徐突围。魏军忧惧有埋伏不敢逼近檀军,也罢战北归。这一次,檀道济虽然没有取得屡次常胜的战绩,然而大敌当前全军而返,使他雄名大振。
南齐的叛臣王敬则说:“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南史.列传第三十五/王敬则》),说的就是檀公的这桩战事,虽然檀公雄才多策也只能一走为上。这是我们一般说的“三十六策,走是上计”、“三十六计,走是上策”的出处。不过叛臣王敬则说这话的当时,是出于讥讽,“盖讥檀道济避魏事也”。
古人用坚韧的蓍草卜卦;“三十六策”的出处和蓍草有关。(pixabay)<br/>
那么,为什么说“三十六策”呢?“策”和“三十六”之数,可以回溯到古人用蓍草卜卦问吉凶的“揲蓍” (音同“舌诗”),也称“筮”法。
古人用来卜卦问吉凶的蓍草即称为“策”。揲蓍时,先在五十根蓍草中抽出一策(一根),再将其馀作两部分,然后四策(四根)一数,以定阴爻或阳爻。荀爽着《易传》,说六十四卦“策取始于干,犹万物之生禀于天”[1]。彖曰“大哉干元,万物资始”, 干之阳气是资生万物生命的元气来源,干元用九之数,揲蓍时九之数是为36策 (9×4)。故而为何取“三十六策”的意义由此可见,即代表万物由此而始,由此而生,从而产生无穷的变化。
明末清初,有人将一些历史上的军事典故,实名凑足三十六个,名为“三十六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灭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2]
回归“三十六策”的源头,本义是虚数,是说计策可如天地衍生万物一般,变化而无穷。诚如《史记.褚少孙补.龟策传》所言“摓策定数[3] ,灼龟观兆,变化无穷”之意也。@*#
注释
[1] :荀爽《易传》:“六十四卦,万一千五百二十策,皆受始于干也。策取始于干,犹万物之生禀于天。”
[2] 见《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3]摓策定数:“《索隐》按:徐广(集解)摓音逢。摓谓两手执蓍分而扐之。”
主要参考
《南史.列传第五/檀道济》
《宋书.列传第三/檀道济》
《南齐书.列传第七/王敬则》
《周易注释》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