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吃饭、叫外卖别吃下病毒!2关键给食物灭毒

2021年05月18日美食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5月18日讯】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在户外拿下口罩吃一口餐点可能有感染风险,叫外送、买食物回家,也可能让病毒进家门。究竟,要如何安心用餐呢?有2个关键。
新冠病毒不从口入2关键:高温加热、消毒食物外包装
想吃的安心,先要了解新冠病毒的特性。它喜欢干冷的地方,温度和湿度越低的环境,越有利病毒存活。
新冠病毒怕高温,在温度56℃持续加热,30分钟内能杀死它。烹调的温度能达到100℃,甚至更高,病毒能立即被杀死。因此疫情期间,无论是买来的熟食、生食,都建议高温加热或煮熟再吃。
它也怕75%的酒精,这种浓度的酒精能破坏新冠病毒的外套膜,使病毒失去活性。因此,用酒精消毒食物的外包装,以及餐具、桌面,能进一步降低被传染的机会。
餐馆用餐:随时消毒、少点3类食物
疫情大流行期间,在餐厅用餐,脱下口罩享受美食之馀,也要有防疫的意识。
前台北荣民总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尚文诊所医师郑元瑜表示,病毒传染途径有飞沫传染、环媒传染。飞沫传染风险最高,因病毒量大,且直接进入眼口鼻。因此,正确戴好口罩能挡住绝大多数的飞沫。
环媒传染则是指间接接触性传染。例如A的口水喷到物体表面,让B摸到,再经由触摸眼口鼻,使病毒进入体内而感染。环媒传染的风险不定,因为病毒的数量多少是能否引起传染的重要因素。
虽然购买餐点,从触摸发票、钞票、食物的外包装,再到直接吃进食物,都是环媒传染的可能途径。但只要餐厅员工从下厨、分装食物、上菜都做好防疫措施,例如戴口罩、戴手套、手部清洁等,就能大幅降低传染风险。
而民众则要留意下列几点:
1. 餐厅类型:自助式餐厅比一般餐厅传染源多,因共同夹取的菜较容易被污染;但若是自助式火锅,食材煮熟再吃就可降低感染风险。到自助式餐厅用餐,建议夹菜前戴上口罩、以酒精消毒手部;盛菜回来脱下口罩后,再消毒一次双手。一次夹取较多份量,减少夹菜次数。
2. 用餐流程:用餐前不仅要洗手,还需用酒精擦拭桌椅。用餐时会脱下口罩,记得保持用餐距离,并少用手去触摸眼口鼻。如果用餐的中途离开座位,回来时要再做一次手部清洁。
无论是点餐时结帐,或用完餐再付费,手碰过钞票后务必消毒,钞票是病毒常见的藏身之处。
3. 食物生熟:点餐时,建议少吃生食、冷盘及其它冷藏、冷冻的即食食品。郑元瑜指出,冷盘有温度低、容易被触摸、可能被飞沫污染等问题,摆越久易积累越多病毒,直接吃较危险。就算没有疫情,冷盘也存在较高危险性,例如引起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感染。
生食中以生鱼片为例,因缺点是完全不能加热,干净与否全靠厨师的防疫措施是否落实,因此容易成为防疫破口。更不建议将生鱼片外带回家食用,因为放置时间越长食用风险越高。
4. 餐具:最好自备餐具,或是将餐厅提供的筷子、汤匙等再以酒精消毒一次。
5. 共用酱料罐:共用区的酱料罐最好不要用,“只要是共用的都危险”,郑元瑜说。特别是开口大、需用小汤匙舀取的酱料罐,飞沫较容易掉进去。若真的需要,开口小、倒出式的酱料罐属安全范围内。拿取之前,记得先消毒罐子表面。
外送食物:用餐前再加热、注意2个洗手时机
疫情期间许多人改叫外送,如果担心餐点和免洗餐具有病毒,可将食物再加热一次,并使用自己的餐具。
方法:先洗手并准备自己的餐具,然后拆掉餐点的所有外包装并拿去丢掉,将饭菜倒入备好的餐具里。接着,再洗一次手,把餐点拿去微波或用电锅加热。
郑元瑜表示,疫情期间,接触食物那一刻要再洗一次手。因为在那之前,都有机会触摸到很多物品的表面。
采买回来的食材:外包装消毒、分层存放
从超市买回家的食物,在存放前建议先做清洁、消毒的工作。美国密西根家庭医师范威根(Dr. Jeffrey VanWingen)去年在网路上发布影片教导民众,从超市买回来的食物,外包装皆需以喷酒精的纸巾擦拭过,再放入冰箱。
方法:将桌子分成干净区、未清洁区,购物袋放在未清洁区,取出带包装的食物擦拭消毒后,再放到干净区。
餐厅吃饭、叫外卖别吃下病毒!2关键给食物灭毒
取出带包装的食物擦拭消毒后,再放到干净区,可以避免感染新冠病毒。(Shutterstock)<br/>
食物放入冰箱时,生熟食要分层存放,熟食放上层,生食放下层。郑元瑜指出,冰箱平时就是家庭要做好卫生管理的地方。
若是蔬菜、水果和肉等散装食物,食用前仍需再处理。水果最好能削皮,不能削皮则以流水冲洗,蔬菜和肉类经清洗后,要煮熟再吃。用流水清洗,可将食物表面的病毒洗掉百分之八九十。若再经过加热烹煮,更能安心食用。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