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9月01日讯】南宋名臣洪迈(1123年—1202年)耗用多年,编撰了笔记合集《夷坚志》,收录了许多他听闻的神奇轶事。其中,他记载了三件神奇器物,用现代科学也难以解释。通常烤肉需要很大热量,但将食物投入铜铫后,用一张纸捻就可以很快把肉烤得熟烂;古代没有冰柜冰箱,但用铁甑煮食,可保持一个月都不腐坏;金国皇帝完颜亮有一块镇国奇石,又有着怎样的奇特之处?跟随《夷坚志》,回溯古风留下的传奇故事。
一、铜铫:点燃纸捻就可把食物做熟
天台县(今浙江省天台县)陈达善先生,在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一1189年)由“监左藏库”的职务,升任开州(今四川开县)太守。他在开州得到了一个铜铫(音掉),“铫”字的解释为:便携的小金属锅。这个铜铫直径才刚刚三寸,像小圆鼎一样下面有三只脚,上面有像纸一样薄的盖子,陈达善开始并没有在意它。后来有人告诉他:这是一件异物,“投食物于中,燃纸炬燎之,少顷即熟”,也就是只要把食品放到铜铫里面,点燃一张纸捻在下面烤,很快食物就熟了。陈达善听后决定做实验,他拿一双猪石(一对猪肾、猪腰子),让厨师像平时那样切好,上面撒上盐和酒,放入铜铫再加水,盖好盖。他亲自点燃个纸捻放到铜铫下面烧,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顷刻间就听到水烧开的汩汩声,纸捻烧完后揭开盖子一看,猪肾已烂熟。从此他每天早上都用铜铫自己做早饭,吃完再办公。后来他又当了湖北转运使,洪迈的长子从湖北鄂州江边经过时,听他说了这件事。
二、铁甑:可保食物一个月不坏
南宋孝宗干道三年(公元1167年),北人东路总管李邦也派仆人带了几种异物来到楚州(今江苏淮安),委托当地统领陈涉替他卖掉。其中有一件异物是一铁鼎,这铁鼎可装下一斗东西,口径有七寸,看起来粗陋拙劣。还有一口铁甑(音赠),甑是古代蒸饭的器物,好像现代的蒸锅,外观就像一只瓦鼎,甑底的宽度与鼎口的宽度一样,甑口径一尺七寸。铁鼎、铁甑都是一尺五寸高,甑底有孔,以透蒸饭的蒸汽。铁鼎、铁甑可能是一套,所以两样东西打包价五千缗(音民)铜钱。缗的原意是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在这里用作计量单位,指一串钱。五千缗就是五千串铜钱,古代一般每串一千文,就是五百万文铜钱。陈涉不明白为什么这两件物品要价这么高,李邦也的仆人说:“三伏内炊物于中,经一月不馊腐。”陈涉让人做了二斗米饭放铁甑里试验,果真一个月都不腐坏。陈涉这才相信了。铁鼎、铁甑都没有铭文记载制造时间,也没人知道这两件奇物是哪朝哪代的东西。可惜大家认为这个功能不重要又太贵,所以无人购买。李邦也的仆人只好又把它们带回去了。
三、镇国奇石:金主完颜亮的珍宝
刘通判曾告诉洪迈说,他过去在江陵时,见过一个淮甸(淮河流域)客商,刘通判与他聊起世间奇珍异宝,谈得很是投缘。这客商说:南宋高宗绍兴辛巳年(公元1161年)冬,金主完颜亮死于内乱,宋军趁机反攻,很多金军运载财物的随行舟船都被宋军缴获。客商当时还是个小军官,也俘虏了一个金人,拿剑威胁要杀他,那金人哀求说:船上有宝物,我拿过来,你不要杀我。他把捆绑金人的绳索放开,派两个士兵跟着他。不久,那金人抱着一个匣子来了,打开一看,里面还是一个匣子,两个匣子都是金玉装饰,再打开第二道匣子,里面还是一个匣子,就在这第三层匣子里装着宝物。宝物是一块石头,三棱的,上尖下大,颜色微黄。石头腰部有条玉龙缠绕。龙仰首抬头,左爪在扑一颗玉珠,龙爪、龙牙狰狞雄健,如同活物般逼真。这龙的形象跟世间所画的龙不太一样。
那金人说:我们金国的皇帝完颜亮把它当作镇国之宝。要看这宝物的神奇之处,只要打盆净水,等到夜半将石头放到水里,很快那石头上方会升起一层黑云,覆盖在石头上。当黑云出现,完颜亮就会赶紧把这奇石收起来,认为如果稍微晚一点,它没准就会飞升离去!于是当场试验,一看果真如此!于是就把这奇石珍藏至今。
刘通判当时听完他的讲诉,就问那客商:此物还在吗?客商说:我这些年经常随身带着。刘通判提出要看一看,第二天客商就把石头拿来了。刘通判在夜半时打一盆水,一试,果真石头上方出现了黑云。天亮后刘通判就把石头还了回去,宝物后来的下落他就不知道了。
这三件器物都经过了实际的检验,而且有明确见证者,见证者还都是当时的朝廷官员。铜铫只要纸捻燃烧的很小热量就能让食物烂熟,似乎可以放大热量;铁甑保存食物的功效,类似现代的冰箱、冰柜,但不用能源,这两件都是超越了现代科学的认识,说明古代存在着超越当今科技的另外一条科学发展道路。完颜亮的镇国奇石能产生黑云,还怕它飞升离去,看起来更加神奇,或许来自于另外空间吧!
原题为:《夷坚志》中的三件神奇器物,有删减。
(转载自正见网/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