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9月14日讯】安徽亳州白衣庵,现代名称为白衣律院,是亳州第一伽蓝,中国着名佛寺之一。中国传统建筑往往讲究坐北朝南,可是白衣庵的山门朝向却是西北方,形成一与众不同的格局,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和一段轮回转生奇事有关。
白衣庵的山门朝向,原来是为了纪念清朝时重建白衣庵的山西人董继先,铭记着一桩轮回转世完成大愿的奇缘。
德升和尚 擘画重建白衣庵
亳州白衣庵最早造于宋代,当时只有一间草堂,于明末时尽毁。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五台山的德升和尚得到点化,到此白衣大士结庵之处,立志创建江北特大寺院。他化缘数十年,省吃俭用,建成大殿、偏殿十馀间,取名“白衣庵”。然而,整体的工程尚未完成,德升和尚却涅槃了,修建工作便停了下来,这一年是干隆五年(公元1740年)。轮回转生山西年轻商人 回复前世记忆
二十年后,也就是干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有位二十岁的山西商人到亳州做药材生意,偶然间来白衣庵游览。这个商人名叫董继先,少年时曾参加科举考试,可惜落选,于是就专心从商,年纪轻轻已经致富。董继先在白衣庵中见到佛殿和堆积如山的建筑材料,越看越熟悉,好像似曾相识,恍然间竟唤醒了前世记忆,想起了自己就是德升和尚的转世,再来到发愿的故地。他想起了前世抄写的佛经,收藏的度牒,而且能一一指出放置在哪里,他取出来阅读,真的丝毫不差。回想起这一切,董继先不禁悲从中来,伏地痛哭。
当年德升和尚戒行甚深,圆寂前因兴建寺院的宏愿还未实现,于是就发誓来生继续工程。如今,虽然建筑材料堆积如山,然而,要完成寺院的修造工程,还需要很大一笔钱,因此董继先回到家中谘询父母意见。
不料,当他的父母听他陈述了心愿后,并不意外,还告诉他:你年幼学说话时,就曾问过亳州白衣庵在哪里。在父母支持下,董继先遂捐巨资修建白衣庵,完成了德升和尚生前规划的修造工程,建成环殿经阁、藏经楼、钟楼、鼓楼、厢房一百馀间,山门修了四大金刚,院中置假山,种花木,广植牡丹十馀亩,寺院内外苍松翠柏,掩映红墙绿瓦,宝殿飞檐挑角,气势恢宏。
他还亲手书写联跋,详细自述转世而来完成前世心愿的经历。从此白衣庵的山门就朝向西北方,也就是山西的方向,纪念建造白衣庵的缘起牵系的这一轮回转世事件。
在此事件中,董继先在小时候还保存着一些前世记忆,对白衣庵的记忆,只是不久又隐藏了。后来,是怎样的一个命中注定的牵系让他来到了前世的现场,在这特定场合中又激发了前世记忆?前后两世的情节钜细靡遗得到了印证,这也是一个生命轮回转生证据凿凿的实例。其实,中国历史上神奇之事比比皆是,要想真正认识中华文化,就必须首先破除无神论的枷锁,才能找到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是神传文化,与生命的来源紧密相系。
(*在文革十年的浩劫中,白衣庵遭到毁坏,后来在九〇年代改建的白衣律院,山门也改了方向。)
资料来源:《洞灵小志》等@
【正见网标题──前世今生:山西药商忆前世,修建亳州白衣庵。文字略有修改。】
──点阅【轮回转生.前世今生】系列──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