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11月15日讯】官居尚书,文名远播,享不尽荣华富贵,对于晚年的北宋名臣宋祁来说,这一生或许已经完满。这一年春意正盛时,暖风薰然,宋祁和几位好友踏春游湖,只觉风光无限好,内心有说不出的欢娱畅快。
眼前的一切,就像他的人生一样热闹繁华。湖面清波如薄纱微皱,游人泛舟湖上,面对着绿杨如烟、红杏盛放的景色,彷彿在画中徜徉。宋祁原本陶醉于赏心乐事,然而夕阳西下,韶华将逝,让他不由得想起平生经历,不禁联想到,漫漫人生路,欢乐之时太少,千金之富怎敌真心一笑?
大概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经看透个人的荣辱得失,不再一味地伤春悲秋。他反而劝慰大家,举杯遥祝夕阳,请它停驻片刻,再为锦绣繁花留下片刻的明媚霞光吧!
正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宋祁作为填词大家,怎能不留下一首宴饮酬唱之作?于是便有了《玉楼春‧春景》一词: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词境赏析
一首赞美春光的《玉楼春》,抒发了词人对美景和青春的眷恋,题材看似平凡,文字看似随意,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大宋才子特有的风华气度。北宋初年,国力正盛,崇尚文化的国策,又让这个中华王朝增添了许多风雅气息。宋祁,才情纵横的一代才子名臣,年华老去,风采却不减少年,写下这首热情洋溢而流丽多姿的婉约之作。宋祁因为《玉楼春》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得到“红杏尚书”的雅号。图为盛开的杏花。(Shutterstock)<br/>
“东城渐觉风光好”,上片以游赏东城为起点,从词人感受出发发觉了春天风光之美。在传统五行文化中,春季、东方都和木对应,所以古人认为春自东来,赏春必然是在“东城”。句中“渐”字也很传神,传达出了词人从容游览,逐渐发现芳春美景的过程,有种渐入佳境的意味。接下来,词人将眼中所见一一描述,逐步展开东城外的春日画卷。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春波绿水。微风吹拂,湖水荡漾,层层波纹就像是皱起的细纱。水波慢慢展开、扩散,彷彿带着盈盈笑意,召唤游人的舟楫。所以词人说道:“縠皱波纹迎客棹。”
《玉楼春》不讲究对仗,词人却在上片结尾采用工整的对仗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描绘出绿如烟、红胜火的繁盛景致,成为全词最知名的佳句。作者宋祁,还因为这句词得到“红杏尚书”的雅号。
初春时节,杨柳早早抽出嫩黄浅碧的枝芽,远远望去犹如一片如梦似幻的云雾,也就是“绿杨如烟”。在乍暖还寒的天气里,寒气正在逐渐消散,带走严冬的沉闷,所以词人用“晓寒轻”这一独特的感受,传递出精神上的轻快之感。
最后的景色就更妙了。杏花红润娇美,那鲜艳的色彩、摇曳的姿态,将人间妆点得更加妩媚动人。句末的“闹”字,采用拟人手法,使得烂漫春花绽放的形象呼之欲出,彷彿就在眼前。而且,它把无声的静物,化作有声有色的动态场景,衬托出整个春天的生机盎然。正如《人间词话》所评:“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上片写尽春日风光,到下片,词人由景入情,转向对光阴、人生的感慨。“浮生长恨欢娱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回首往事,词人只感叹平生欢娱之时太少,憾恨之事苦多,因而“肯爱千金轻一笑”?他怎会吝啬将千金之财,换取真心一笑?
词人在朝做官,政务缠身,又经历过几次仕途起落,自然会有世事无常、浮生如梦的感触。人到暮年,他越发感到生命的可贵,何必为了浮名小利在宦海中苦苦挣扎,迷失了本心呢?趁着大好春光,难道他不应该抛开俗世烦扰,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景吗?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虽然流光容易把人抛,但是词人还是振作精神,把酒畅饮,藉此劝说夕阳暂缓落山的脚步,在花间多停驻片刻,为他们的宴会多保留一抹霞光吧!在下片,词人以乐观的精神,传达出轻财惜时、及时行乐的意味。笔法一气贯注,在一片乐景中流露出对生命的省思。
词人背后的故事
宋祁,字子京,他和哥哥宋庠都是北宋初期的大才子,通过寒窗苦读、科举考试而跻身朝堂,因而誉满天下,并称为“大小宋”。更为传奇的是,他们那次科考,宋祁文章最为出众,被考官拟定为第一,宋庠则排在第三。但是临朝的章献太后认为,长幼有序,弟弟不应排在哥哥前面,于是重新调整名次,把宋庠排在第一,宋祁被判为第十。宋祁的人生中也许充满许多遗憾,但是他不顾世俗眼光,活出了自己的姿态,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永不老去的“红杏尚书”。示意图。(Pixabay)
虽然宋祁和状元郎失之交臂,宋家却流传出“一门两进士,兄弟双状元”的佳话。兄弟俩也是叱吒风云的朝臣,哥哥宋庠一路做到了宰相,宋祁也官至尚书。特别是宋祁,精通诗文词赋,负责编修《新唐书》,在文学和史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代的蔡襄,名列书法宋四家之一的文士,曾评价宋祁为人“英采秀发”,“久视之无一点尘气,真神仙中人也”。而宋祁的生平事迹,更成了文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自金榜题名后,宋祁一直奉行他在《玉楼春》中的行乐理念,享受着功名带给他的荣华富贵。“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他生活的写照。
古代的笔记小说,多次提到宋祁是怎样“肯爱千金轻一笑”的。比如,宋祁常常在高楼大厦中广邀宾朋,宴饮笙歌不断,传出“不晓天”之名。原来,他特意在门窗处盖上几层厚重的帘子,屋内点燃明亮的蜡烛,这样大家聚会时就看不到天色变化,等到众人曲终尽兴时,才惊觉天已大亮。宋祁的宴会,总是这样通宵达旦,极尽欢乐。
他在家办公的时候,更是把书房装扮得灯火通明,侍女们在一旁红袖添香,俨然一座“富贵温柔乡”。宋祁就是在这种华丽旖旎的环境下,完成了二十四正史之一的《新唐书》。
可以想像,宋祁府上一定姬妾成群。有一次,他在外赴宴,吩咐太太给自己送件外衣。由于他没有明确指明请谁来送,结果太太们每人都送来一件,数一数,竟有十几件之多。宋祁觉得,无论穿谁送的衣服,都会让其他美人伤心,只好自己顶着寒风回家了。
宋祁大半生都过着享乐甚至是奢华的生活,他的诗词大多表现宴饮游乐、离愁闺怨等内容。他的人生,正像“红杏枝头春意闹”那样繁华似锦。但实际上,宋祁耽于享乐的另一面,却是心忧国事、有治世之才,堪称贤臣。在边境战事紧张的情况下,宋祁上疏天子,提出了着名的“三冗三费”观点,直陈时弊。之后,他着有《御戎论》七篇,提出宝贵的巩固边防的策略。
另外,宋祁及时行乐的生活理念,或许也是出于对生命和时间的珍惜。他早年的生活非常艰苦,潦倒贫困,体弱多病,而且年纪轻轻失去双亲。宋祁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有过多次被贬官、外放的经历。因而他才三十多岁,就形容憔悴,在诗中以“衰翁”自嘲。一个人尝尽人间悲苦,美好青春不再,当他凭藉一己才华扭转命运时,怎么会不加倍珍惜快乐的时光呢?
品读《玉楼春》,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热爱春天、积极生活的才子宋祁。他就像是夕阳下枝头上的杏花,哪怕韶光即将逝去,依然肆意绽放属于它的美丽,最终占尽春日风光。宋祁看似美满的人生,也有许多缺憾,但是他不顾世俗眼光,活出了自己的姿态,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永不老去的“红杏尚书”。
点阅【品读宋词】连载文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