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平:“印钱生孩”惹议 曝中共四大体制乱象

2022年01月14日时政评论
中国网红经济学家、前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1月10日公开发布《解决低生育的办法找到了——中国生育报告》一文,建议中共每年加印2万亿人民币建立生育基金,用10年社会多生5,000万,解决迫在眉梢的中国人口老年化与少子化问题。
文章一出,引发网民巨大反响,排山倒海的批评席卷网路,有人直指任泽平是“祸害了恒大还想祸害全国”,更有网民怒怼中共,“遇事不决就印钱,金融霸权还是厉害。”“中共从来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弯道超车”……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衍行评任泽平的观点是,“以天下大乱,实现天下大治”的思路,是异想天开的做法。财富管理资深人士、清华大学MBA张鹏则认为任泽平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尽管任泽平称印钱生孩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其团队科学论证的,但1月12日,拥有357.3万粉丝的任泽平微博帐号被禁言,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观”也处于被封禁状态,两篇关于印钱生孩的文章被删。显示出中共官方对此言论感到不快。
联合早报报道:“尽管近年来专家发表争议性言论并不少见,但因此被禁言的,任泽平仍属特例。”
印钱生娃,连中学生都知道是一个反经济常识的建议,为什么反而值得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多年认真研究,并公开发布?个中透露出中共体制怎样的乱象?本文略谈四点。

1.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反智提议

随着中共社会近年来的左转倾向,社会上所谓专家智库、中共两会代表等 “精英”人士不断抛出雷人的反智舆论。
2017年3月的中共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宇华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光宇提案“高考取消英语、中小学英语改必修为选修”。202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刘维朝建议,小学初中阶段不开设外语科目,中共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
精英们的观点和大众满拧,但并非空穴来风,2021年8月12日,上海市教育局积极响应教育部的相关政策,明确表示:上海市所有小学取消期中考试,而期末考试只考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
看起来是反智的提案,背后却有着中共的政治支撑,透露出渔利中共官场上所谓精英人士的精心算计。中共体制性荒诞催生下的施政策略,往往是集极端、功利、愚蠢与搞笑于一身。
为了挽救人口红利消失的颓势,2021年两会,中共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提议设“恋爱课”为必修课;中共政协委员、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鲁晓明建议法定结婚年龄降低为18岁;人大代表广东律师朱列玉提议“有条件允许合法代孕”。
此次任泽平印钱生孩的提议,也有专家力挺,帆贝投资创始人吴清扬表示:“2008年GDP才32万亿,为了刺激短期经济都能搞4万亿,2020年GDP已经一百多万亿了,为了人口结构扭转这种长期如此重要的事,每年花1万亿-2万亿不为过。”

2. 放水是中共近十年货币政策常态

很多人评论任泽平是为了博眼球,忽悠大家才抛出的这个观点,笔者认为并非完全是这样。任泽平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曾参与向十八大献礼的“383改革方案”制定,属于体制内官员,下海后在国泰君安、方正证券、恒大集团做过实业经济研究,任泽平应该对中共经济体制内外的台面上政策、台下潜规则都比较熟悉。
过往的言论中,任的言论一向被认为是极具“争议性”,透其本质,是因为其建议基本是在体制内外线的边缘游走,和在政策与潜规则交界处谋取利益最大化。
中共从2010年开始至今,GDP增速从12.2%一路下滑,2021年可能破5。目前,中共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而从2011年年底至今,中共央行的货币政策一直是宽松措施,刺激流动性,从2011年至2020年,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近十年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在2.51%(按消费者价格指数衡量)。
央行数据显示,央行的存款准备金从2011年底的19%降至2021年12月15日的8.4%。2015年股灾,中共央行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2020年疫情以来,共5次下调存款准备金,其中2020年3次,2021年2次。实际GDP年年下滑的结果意味着中共的货币扩张政策并没能对经济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反倒给通货膨胀留下空间。
2021年,中共经济投资增速减缓、制造业复甦缓慢、民企受到严重打压,房业萎靡,内需十分不足,能源紧张导致大宗商品涨价,下游产业链企业成本攀升。中共经济仍然处在持续的下行中。
尽管中共一再强调“稳”,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但降准必定会增加市场货币总量,在人们消费意愿不愿增强的情况下,中小微企业市场预期难看好,将会导致企业还款能力堪忧,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质量。降准的放水效果会使人民币贬值,同时利率存在下降压力,抵消了降准所带来的银行负债端成本减少的收益,金融业仍面临高风险。
但货币放水是解决经济下滑困境的“速效救心丸”,货币贬值损失由老百姓承担,负债发展游戏的末端、底层将是最终的被压迫者,食利阶层掏空了消费者的钱就跑路了。在这一点上,权贵主义者、御用学者、中共的白手套及中共自身都是心照不宣的,游戏的规则本身就是为权力者逐利而设计的,只不过是打着国家政策的旗号,国计民生发展的藉口而已。
所以,任泽平说,印钱生孩不是临时起意,是经过长期认真研究的。其实,他并没有说假话。中共体制的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类似印钱生孩的制度性乱象。

3. 体制性造假,凄惨民生成“盛世”代价

中共体制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不是真的踏踏实实的解决问题,而是用眼前利益诱惑人,用政治高压控制人,官员们为保乌纱帽,层层传到压力,忤逆民意、不顾民生。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是因为中共体制下,造假是常态,只讲手段,不讲公序良俗、践踏道德秩序。
这种中国社会的反智倾向,基本上是从上而下贯穿下来的。数字脱贫、疫情清零无不是这种政治生态、民生丑剧的活脱脱的表演。2020年的南方安徽大水,中共为保中上游,不惜引洪淹没下游的安徽,凄惨的民生成“盛世”的代价。
有网友评价印钱生孩:“这个与西安清零有一拼:西安把人转到外地就算清零,这个也是。中共从来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总想弯道超车。”
“每年印钱2万亿生娃不如直接开放边境自由移民2亿外国人,现生还得投资20年,直接引进20岁以上移民马上就能割韭菜。”
“首先中共通过印钱抢劫是事实,但也不敢这么公开直白,他等于在提醒大家印钱和通胀的事。”

4. 经济下行,雷人提议落井下石撞枪口

印钱生娃,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就如同“警匪一家”一样,中共早就在这么做,但表面的政策文本还得是“扫黄打黑”。
任泽平此次错误在于没有拿捏好分寸,呛了中共喉管了。联合早报称:“任泽平此次提出印钱发钱,让人联想起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为规避金融危机风险采取的‘4万亿’刺激政策。这项政策带来的后遗症,如房地产泡沫积聚、地方政府债务攀升、银行坏帐风险加大以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直至今日仍饱受诟病。”
“当年的‘4万亿’的伤口仍未完全愈合,任泽平却在此时建议‘印钱生娃’,因此成为官方的眼中钉倒也不意外。”
其实原因可能还不止这些。中共2022年的经济除了面临三重压力外,另一只黑天鹅可能要提前到来。
外媒报道,美联储1月5日公布的2021年1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提到为降低美国通胀,遏制经济过热,估计将在3月美联储会提前加息和启动缩减资产负债表,届时将会导致美元升值,缩小中美利差,促使中国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存在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去年12月发布的2022年《经济蓝皮书》称,建议将2022年GDP增长目标设定在5%以上。彭博社12月16日的报道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中国需要实施量化宽松财政和货币政策,助力经济增长。
央行2022年上半年预计将下调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中美货币政策的背道而驰,强化了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预期,美元资产价格上升,人民币资产价格下跌,资本外流冲动定会加强。
中共改革开放三四十年,外汇储备目前3万多亿美元,“外资一枝独秀”将面临大规模的持续外流压力。此时,任泽平抛出“印钱生孩”的大招,岂不是为资本流出而落井下石吗?此外,人民币贬值,美元王道,也势必挫败中共人民币国际化企图,如果中共实施外汇管制或操纵汇率,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止损作用,但同时会影响人民币信誉,人为设置人民币走向国际化障碍,这并非中共所乐见。
俗话说“不打勤,不打懒,就打不长眼”,中共内外交困,人口与经济下滑都是其不能承受之痛,任泽平哪壶不开提哪壶,中共当然翻脸。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