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布林肯对华政策演讲三点评论

2022年05月31日时政评论
5月26日,布林肯发表对华政策演讲(The Administration’s Approach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这距拜登政府上台之初(2021年3月3日)发布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方针》(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已1年2个月;距今年2月11白宫发布的《美国印太战略》,已三个月;但却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出台之前。
这表明什么呢?表明应对中共是拜登政府的核心课题,它决定着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的定型问题;如果找不到有效应对中共的途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就难以出台。相对于上届政府罕见地在执政第一年就推出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拜登政府可谓步调迟缓。我们知道,拜登可是外交老手,为什么步调迟缓呢?这既有美国国内政治的因素,又有拜登政府执政能力的因素,当然也是因为应对中共的难度空前之大。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文对布林肯对华政策演讲作三点解读。
第一,融内政外交于一体,显示拜登政府从国家总体战略角度应对中共
《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方针》认定“威权国家”中(共)国是唯一有潜在综合实力挑战国际体制的“主要竞争者”。在其发布会上,白宫发言人莎琪(Jen Psaki)即说,这份文件旨在抓紧在这一代人仅有的一次机会,能够同时更新美国国内与国外的优势。
这表明拜登政府有强烈的危机感,并一以贯之。在这次演讲中,布林肯说,“中(共)国是唯一不仅具有重塑国际秩序的意图——其日益增强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又使之具备这样做的能力的国家。”的确,中共比苏联更危险、更难对付,成为美国空前的挑战。
美国怎么办呢?2021年6月7日,兰德公司发表《中国对全球领导地位的追求》(China’s Quest for Global Primacy)报告,认为从中国的现状来看,中国仍不可称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内部正面临经济失衡、贪腐、地区动荡、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挑战。该报告指出,决定中美竞争结果的关键因素是内政治理水平,哪一方的社会科技创新能力更强、经济状况更稳定、政治制度更有效,哪一方就能够赢得中美竞争。
显然,拜登政府采纳了这个思路,过去一年里,“制定并实施了一项综合战略”。对此,布林肯说,“为了在(未来)这个决定性的十年取得成功,拜登政府的战略可以用三个词概括:‘投资、协同、竞争’”。
“投资”什么?“我们将投资于我们在国内的实力基础——我们的竞争力、创新和民主。”包括,拜登去年签署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投资法案;在教育和劳动者培训领域进行战略投资;对研究和创新进行历史性投资(众议院和参议院已通过法案支持这项议程,但中共正在游说反对这项立法),等等。
“要增强我们的全球地位和影响力,实现我们的国内振兴是最佳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外交政策演讲,大谈内政的原因所在。
第二,强调国际秩序、“联盟”的基础——普世价值观与人权,是瞄准了中共死穴
美国是全球国家,唯一的超级大国,当今国际秩序的主导者和维护者。而当今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是国际社会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共同建立的法律、协议、原则和机构机制体系,以管理国家之间的关系,防止冲突和维护所有人的权利。” “其创始文件包括《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其中确立了自决、主权及和平解决争端等概念。
而中共,却对“这些概念”进行了系统性的歪曲,抢夺解释权。中美较量激烈。布林肯特别指出, “这些概念不是由西方国家构建的,它们反映了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并认定:对国际秩序的最严峻的长期挑战,“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带来的挑战。”因为中共是唯一一个既有能力又有意图在这样干的政权,“北京的愿景将使我们远离过去 75 年来保障世界持续进步的普世价值观” 。
在演讲中,布林肯以鲜明的例子揭露中共,例如“在俄罗斯显然在为入侵乌克兰进行部署之时,习主席和普京总统宣布,他们两国之间的友谊——原话是——‘上不封顶’。就在本周,在拜登总统访问日本之际,中(共)国和俄罗斯在该地区共同进行了战略轰炸机巡逻。”“例如去年春季,北京禁止中国学生和游客前往澳大利亚,并且对澳大利亚大麦出口课收80%的关税,就是因为澳大利亚政府呼吁对新冠起源进行独立调查。再如去年11月,中国海警局的舰艇在南中国海用水炮阻止一艘菲律宾海军舰船补给。”
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决定了将有什么样的人类未来。在这点上,美国没有退路。因此,布林肯说,“我们的战略的第二部分是同我们的盟友和合作伙伴协同一致,以推动我们对未来的共同愿景。”这就“需要以更现实的态度对待与北京的关系”——而由于“我们许多合作伙伴已经从痛苦的经历中知道,当北京不喜欢他们的选择时会如何大力施压”,这已成为“一个日渐趋同的共识”。
国际秩序和人权(一个政权如何对待其辖下的人民)是密切相关的。在演讲中,布林肯批评中共在新疆、西藏、香港等地的人权迫害行径,强调“我们将继续提出这些问题并呼吁作出改变——不是要反对中国,而是要维护和平、安全和人的尊严” ,并指这是美国与盟国和伙伴协同一致的“另一个领域”。
布林肯曾于去年5月12日宣布,制裁前四川省成都“610办公室” 主任馀辉,因其参与严重侵犯人权行为,即由于法轮功学员的精神信仰而任意拘押他们;今年3月21日,布林肯又宣布,美国将限制部分中(共)国官员的签证,因为他们参与了对少数民族、宗教团体及精神信仰人士的“压迫行动”。
美国强调普世价值观和人权,正是瞄准了中共的死穴。在这个领域,美国大有可为。
第三,拜登政府对华战略具有两重性:进取与退让并存
上面两条,都是讲拜登政府对华战略的进取性;但是,也有退让这一面,其突出表现就是有人总结布林肯演讲中的新“四不一没有”:“我们不是在寻求冲突或新的冷战。相反,我们决心避免这两者”;“我们不寻求阻止中国作为大国发挥作用,也不寻求阻止中国——或任何其他国家——发展经济或促进本国人民的利益”;“我们不寻求改变中国的政治体制”。
这或许是拜登政府为美中关系设置的“护栏”。布林肯说“但我们不能指望北京改弦更张。因此,我们将塑造北京所处的战略环境,以推进我们建设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国际体系的愿景。”
这其实是与其所强调的“国际秩序、联盟的基础——普世价值观与人权”相矛盾。一个与普世价值观背道而驰、践踏人权的政权,始终是个祸害,是对国际秩序的威胁,是美国的敌人。固然,美国“不能指望北京改弦更张”,但是这不等于美国不能为中国的内部改变作出贡献。事实上,只要美国强调普世价值观、强调人权,中共就害怕。中共为什么全网删除布林肯的这篇演讲?恐惧啊!
中共不等于中国。中共代表不了中国人民。布林肯既然说,“我们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有重大分歧。但这些分歧存在于政府和制度之间——不存在于人民之间。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怀有极大的尊重。”那为什么就不能想像,中国人民解体中共、重归自由的那一天并非不可能到来、并不遥远呢?当然,解体中共主要是靠中国人自己,但美国也不会是袖手旁观者。毕竟,解体中共,不仅关系着中国人的命运,也关系着美国的切身利益。
拜登政府对华战略之所以有两重性,要害就在“护栏”意识。布林肯说,“拜登总统总是说,唯一比故意冲突更糟糕的冲突是无意的冲突。我们将负责任地管理这种关系,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已将与北京的危机沟通和降低风险措施列为优先事项。”如果是君子之间的竞争,如此思考无可厚非。关键是,中共是魔鬼。
一些美国学者早就批评“护栏”意识。例如,在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哈尔·布兰兹(Hal Brands)看来,美国的规则与中共的目标格格不入,中共也无意尊重这些“护栏”,拜登政府对稳定的渴望将阻碍有效竞争,这也是为什么北京方面在过去30年来热衷于开展中美经济与安全高级别对话的原因。又如,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迈克尔·奥斯林(Michael R. Auslin)认为,白宫方面强调“负责任地管理竞争”以及构建“护栏”,更多是一厢情愿,拜登政府能做的不仅仅是守住底线,更多的是在维护美国利益上“向前推进”。哈德逊智库高级研究员丽贝卡·海因里希斯(Rebeccah L. Heinrichs)则直言拜登政府在继续推行对华强硬举措的努力仍“严重不足”。
从中美关系史讲,美中之间发生重大冲突,从来都不是因为“误判”或“无意的冲突”。举例而言,中共 “志愿军”入朝偷袭美军,致使朝鲜战争扩大、持续三年,都是中共出于战略考量的精心策划。美国已经吃过一次大亏了,可不要再吃一次。
结语
当今中共面临着空前危机,上海封城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动态清零”搞得天怒人怨,“二十大”在即内斗激化,习近平三连任充满变数······中共气数已尽,人心思变,有论者称“拜登逢百年机遇”,美国政府抓住时机,推倒那堵墙。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