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新韵】贤妇人太姜 贞顺贤正 广布德教

2018年12月20日文史新韵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文史新韵”,我是扶摇。
在之前的节目中,我们和大家介绍了历史上有名的“周室三母”中的两位,也就是周文王姬昌的母亲太任和妻子太姒,那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是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姬亶和祖母太姜。
当时北方的戎狄经常侵扰邠地,使得百姓不得安宁。周太王是一位非常仁慈的君王,人门常叫他“古公亶父”。他不忍心百姓长期因为土地而惨遭杀戮或受战事所苦,于是决定率领族人离开邠地。他们顺着西水来到岐山下。
岐山下这块土地非常肥美,连苦菜都像糖一样的甜。他们通过龟板占卜,明白了神给他们的指示,因此决定在岐山脚下定居下来。
古公迁居的消息,传播得很快。邻国的老老少少,都希望能和这样的君主一起生活,所以都跟着来到岐山归从于这位仁爱的君王。
他和妻子就带着百姓,在这片未开垦的土地上修筑田亩,建造屋舍、王宫与庙宇,重新建设他们的家园。
太王古公的夫人叫做太姜,是有台氏的女儿,传说她的容貌非常端庄美丽。她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和王季。太姜的性情十分坚贞柔顺,她也这样去教导她的儿子,因此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太姜者,王季之母,有台氏之女。太王娶以为妃。生太伯、仲雍、王季。”
当时还有一段故事是这样的,太王认为自己的孙子姬昌天生与众不同,将会继承王位使家族兴旺。另外两个儿子太伯和仲雍知道了太王的心意后,就一起离开,到了南方的荆蛮之地。
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呢?他们就是要让位给弟弟王季,以便于未来王季的儿子姬昌能够继承王位。他们兄弟之间的礼让和友爱、无私无我、不执着于王位和自身的利益,也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
人们常说,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兄弟三人高尚的道德,与母亲太姜对他们的良好教育是分不开的。因为她的品德贤正,相夫教子有功,《史记·周本纪》中把她称为“贤妇人”。
不过,太姜可不只是一个好母亲,她更可说是太王的贤内助、左右手。这何以见得呢?
也就是说太王在迁徙的过程中,无论何事都会与太姜商量。而有德君子也都会称赞太姜能够广布德教。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人们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句话,用在太姜身上可说是恰如其分。太姜就如同大地孕育万物般,以厚德载物,柔顺体贴,不旦辅佐协助太王,更以德教育儿子。
而王季的妻子太任也因此十分敬仰婆婆的德行。她知道这两位兄长的所为,都归功于婆婆昔日的谆谆教诲。她把婆婆当成自己的典范,更加注重自身的德行修养。
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之《孝事周姜》
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之《孝事周姜》(局部)。(公有领域)
清代的宫廷画家焦秉贞画的《历朝贤后故事图》,其中一幅叫做“孝事周姜”,就是描述生活中太任对婆婆太姜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孝顺。可以想见,懂得修身重德的太姜和太任生活在一起,当然是非常和睦。不像现代社会中的“婆媳关系”,婆婆和媳妇常常会在家里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有的家庭就是因为婆媳的关系不好,夫妻离婚。
君王的道德品行,和国家基业的兴旺和传承是密不可分的;对下一代的教导和培养,更是至关重要。而太王太姜这对夫妻不仅恩爱互敬,并且以德化民,他们的子孙也深受他们的影响,文王、武王更开创了中国历史最长的周朝。
而周朝的这些开国先君和他们的夫人们,也一直被后世传颂。
好了,那今天就和您先分享到这儿,欢迎您继续关注“文史新韵”节目,我们下期节目时间,再见。
欢迎订阅视频: http://bit.ly/WSXYYT
点阅【文史新韵】系列文章
撰稿:扶摇;制作:雅红;
(责任编辑:王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