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入诗、入画 绽放在世界舞台

2023年08月01日文化漫步
梅花香自苦寒来。梅,原产自中国,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元素之一。几千年来,梅花的美,入诗、入画,入于缥缈琴声,其神韵亦传于中国古典舞的舞台艺术中。
梅花通常在晚冬至早春开放,一般有五枚花瓣,最早的品种为白色或淡粉红。梅花属于长寿花卉,湖北黄梅县有株晋朝所植梅花,历经一千六百春秋,仍吐芬芳。
在万物凋落的季节,梅花傲然独秀,清逸、俊雅,正似世间淡泊之人,无欲无求。因此,历代文人歌之咏之,许多画家也通过墨彩描摹表达赞赏。
着名的古琴曲“梅花三弄”借物抒怀,以梅花来歌颂保持高尚节操的人。1609年,明朝的杨抡所辑的《伯牙心法》中有此一评:“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
《枯木禅琴谱》也谈到这首古曲:“曲音清幽,音节舒畅,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清幽”“孤高”正是梅花开放的独特状态。以声状物,奏出梅之清香,真是妙不可言。
梅花入诗、入画 绽放在世界舞台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干坤。”元 王冕《墨梅图》。(公有领域)
赞颂梅花的诗词往往以朴素、自然动人。许多佳句传诵千百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北宋隐逸诗人林逋《山园小梅》其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淡淡的香气,彷彿透过古老的文字飘散开来。
陆游酷爱梅花,留下了馀韵深长的名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元代着名诗人及画家王冕一生钟爱梅花,别号“梅花屋主”。他的两首诗《白梅》和《墨梅》精准地刻画出梅花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前者写道:“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干坤万里春。”后者则是题画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干坤。”
这两首诗平易、清淡,其中“干坤”、“万里”、“淡”、“满”等字词的妙用,化出博大、开阔的境界,也是作者本人心境追求的体现。
当时光流转来到2011年,神韵艺术团创作了舞蹈《梅》,音乐和编舞精妙融通,展现了新一层意蕴。
冬日的阳光里,悠扬、清亮的乐声流响,穿透寒意。一队女演员身着白粉相间的服饰,手持花瓣形状的粉红扇子,跃动、旋转,恰似朵朵寒梅,凌寒傲放。富有民族特色的旋律时而舒缓、深情,时而欢快、高昂,似乎在叙述着天地间一个个坚韧、高洁的故事。青年舞蹈家们面带笑容,轻盈地变换队形,排出一幅幅报春图景,展现出光明和希望。
神韵艺术团以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不畏险阻,一往直前。神韵创作的梅之舞,其创意令人赞叹,而神韵艺术家的志向与使命感,更与梅花的清丽坚贞两相契合,为世间带来一股艺术清流。
观赏完整影片:《》(二零一一年神韵制作)
欢迎了解更多神韵作品: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