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8月11日讯】中国大陆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采取实名认证,虽然政策实施至今已逾3年,但最新调查显示,近8成未成年人会使用他人信息登录游戏,这意味着官方实施的“防沉迷”实名认证系统,在部分地区接近失效。
8月1日,一份由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的《县域未成年人网络消费调研报告》,反映出了中国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现状。
该《报告》对中国6个省、8个县12岁左右的学生进行调查。为保证数据尽量客观,调查人员与未成年人面对面沟通,不允许老师、家长旁听。
报告显示,在河北、贵州、江西、安徽、陕西、山东6省8县的1108名未成年人中,每天上网时间3小时以上的占比49.10%;每天上网时间超过5小时的占比32.04%。周末及节假日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的占比79.90%。
根据这份报告,尽管当局要求未成年人实名认证,但这项规定对大多数未成人来说,形同虚设。《报告》显示,不用自己的信息进行实名认证的青少年,占比77%。使用过青少年模式的占比41.52%;没有使用过青少年模式的占比58.48%。
青少年模式又称“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这是中共官方用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社交、直播等网络平台的系统设置,这种设置使未成年帐号无法在规定时间外登录。但受访的青少年都会以各种方式,避开这种实名认证模式。
报告显示,56.6%的县城未成年人会使用父母资讯认证游戏,12.8%的人则使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信息,5.7%的人求助于其他亲友,还有1.4%则使用淘宝代认证。
一位周末及节假日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2小时的学生介绍,大部分同学都是用这种“连蒙带骗”的方式,让家长帮忙实名认证。
中国教育报引述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苑甯甯称,实名认证是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的首道关卡,若实名认证失效,后面的其他保护政策将没有意义。
一位受访的未成年人表示,他们并不是只愿意玩游戏,而是没有其它娱乐方式。
调查人员在8个县城走访了13所学校,发现情况确实如此,几乎每所学校的操场、体育馆在放学后和周末时间,校门紧锁,不允许学生进入。在县城走访时,也没有看到可以让未成年人运动或进行室外娱乐的场所。
(责任编辑: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