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8月15日讯】中国导演徐峥的新片《逆行人生》,上映6天票房超过2亿元(人民币,下同),成为中国最热门的电影之一。但影片也引发“消费苦难”的争议,徐峥对此做出了回应。
《逆行人生》由徐峥编剧、导演和主演,影片触及了中国当下最主要的一些经济问题:就业市场的不确定、向下流动的风险、数百万打零工者的艰苦生活。
电影讲述了徐峥饰演的中年男子高志垒,45岁时突然被裁员,失业后投了上千份简历却石沉大海,在生活压力下被迫选择做一名外卖骑手。
影片刻画了中国外卖骑手这个行业的艰辛,更投射出整个中国底层民众生存的不易,引发共鸣。许多外卖员观看影片时流泪,纷纷在社交平台推荐观看影片,称影片拍得“很真实”。
不过,网路上也出现一些负评,称影片是“富人演穷人”“消费苦难美化苦难”等。
对此,徐峥回应说:“现在做电影我觉得好难,因为拍一部电影没办法让所有人都满意。看完电影以后,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观众会看到不同的细节,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期待。但如果没看电影直接喷,这样对一部电影来说不太公平。”
他也表示,看完电影以后,不管是好评还是差评都会接收,因为每个观众的人生态度不一样,感觉也会不一样。
许多大陆网友也对影片“消费苦难”的说法持否定态度,有网友说:“非常接地气,将中年IT男的尴尬,底层的内卷和挣扎,以及最后啃馒头的老板的隐喻刻画得淋漓尽致。”
还有人称:“说‘消费困难美化苦难’的,知道什么是苦难吗?”
“反应现实,被你说消费苦难,那还拍什么片子,拍拍上流社会嘛?”
(百度截图)
“呵呵这难道不就是真实的缩影吗?所有企业招聘只招聘35岁以下的,大多数35岁上有老下有小,失业的大把人在呐。”
(百度截图)
“我觉得这电影更多的是想引起对就业环境,中年人困境的关注,就跟我不是药神一样啊,反映社会问题。”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不是消费苦难,这是对苦难的理解与解读,愿世间的苦难能被感知,被消失。”
“就一部电影,导演又不是政府领导,能够引起共鸣,给予社会思考和探讨,就不错了。”
《逆行人生》是继《我不是药神》后,又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2018年《我不是药神》上映,不仅票房大卖,还激发了关于药品公平性的广泛讨论。该影片首周票房13.33亿元登顶全球票房冠军,最终票房达到31亿元。
(记者罗婷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文慧)